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40)
-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3
- 相关作者:余莉何隆华王晓龙张奇陈宇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Analysis of Trents of Future Temperature in the Bosten Lake Basin Based on a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
- 2010年
- 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是解决空间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有效工具,它使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得以在区域尺度上展开。本文将SDSM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流域分析它的适用性,并对流域未来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为预报量,选取合适的NCEP大气环流因子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量与预报因子间的回归关系。使用1961-1990、1991-2001年的实测数据和NCEP大气变量分别对SDSM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效果较好。把HadCM3输出的A2、B2情景下的大气环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模拟流域未来3个时期(21世纪20、50和90年代)的气温变化。结果显示,流域未来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升高幅度依次为: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且A2情景下气温增幅略大于B2情景下的增幅;冬季气温增幅最小,夏季增幅最大。分析结果可为博斯腾湖流域开展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以及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邱冰姜加虎
- 关键词:TEMPERATURE
- 基于Landsat-TM影像的鄱阳湖典型湿地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利用分层分类法,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蚌湖与赣江中支口三角洲)长序列秋季Landsat-TM影像进行解译分析,探讨了1991年-2008年间鄱阳湖典型湿地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层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Landsat-TM遥感影像的解译;从1991年到2008年蚌湖和赣江中支口三角洲湿地的植被面积分别增加18.56km2和6.01km2,其中赣江主支三角洲洲滩植被分布呈向湖体扩展态势。植被分布受水情影响比较大,蚌湖湿地的苔草面积与同时期水面积呈负相关性,而赣江主支三角洲湿地植被类型结构变化受水位影响也比较明显,苔草面积变化与秋季湖口水位表现为负相关,芦苇分布面积变化则与湖口水位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 余莉何隆华张奇王晓龙
-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遥感解译
-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对鄱阳湖典型湿地植被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1年
- 以鄱阳湖1989~2009年10景秋季Landsat—TM影像为基础,对赣江主支口与饶河口交汇处三角洲和赣江南支口两处典型湿地进行了遥感解译,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典型湿地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之前,1989~2001年间鄱阳湖湿地草滩迅速蔓延,湿地正向演替趋势明显。距离湖口远近不同的湿地受三峡工程运行影响不同,其中距离湖口较近的赣江主支口与饶河口交汇处三角洲湿地受三峡蓄水运行影响比较显著,湿地演替状态发生明显变化,部分低位芦苇滩地退化为苔草滩地,而由于滩地出露时间提前,苔草滩地仍处于向湖心拓展的状态。距湖口较远的赣江南支三角洲湿地受三峡蓄水运行影响不明显,草洲迅速向湖心蔓延,湿地处于正向演替状态。
- 余莉何隆华张奇陈宇炜王晓龙
- 关键词:鄱阳湖三峡工程湿地
- 热红外遥感反演近地层气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1年
- 近地层气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是描述地表与大气能量交换与水分循环的关键变量。气象站点观测能够提供点尺度上的准确气温资料,但是大多数地球系统模型需要空间连续的参数来模拟物理过程。遥感提供了比地表气象观测数据更理想的空间异质度信息,为快速获取大尺度的气温时空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遥感气温估算方法,包括温度-植被指数(TVX)方法、经验统计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和能量平衡方法等等,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今后应该加强辐射传输过程的机理研究、气温的时空尺度转换以及云检测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 徐永明覃志豪万洪秀
- 关键词:热红外遥感神经网络能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