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3DFA21720)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乔建平欧国强黄栋季宪军杨宗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碎屑
  • 4篇碎屑流
  • 3篇运移
  • 3篇黏性
  • 3篇滑坡
  • 2篇单元法
  • 2篇直剪
  • 2篇坡面
  • 2篇汶川地震
  • 2篇离散单元法
  • 1篇地震灾区
  • 1篇动力过程
  • 1篇岩土
  • 1篇应力应变曲线
  • 1篇有限体积
  • 1篇有限体积法
  • 1篇诱发滑坡
  • 1篇原位直剪
  • 1篇运移过程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广州地理研究...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欧国强
  • 6篇乔建平
  • 5篇黄栋
  • 5篇季宪军
  • 4篇杨宗佶
  • 4篇潘华利
  • 4篇梁瑛
  • 3篇王钧
  • 2篇乔成
  • 2篇李倩倩
  • 1篇宇岩
  • 1篇王爽
  • 1篇赵宇
  • 1篇杨顺
  • 1篇陈宇龙
  • 1篇崔中兴
  • 1篇陆桂红
  • 1篇陈权亮
  • 1篇孟华君
  • 1篇唐俊峰

传媒

  • 4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岩土力学
  • 2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顶风电场风机倒塌对埋地管道的冲击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中缅管道工程中面临的风机倒塌砸管的安全性问题,在总结风机倒塌的四种常见失效模式的基础上归纳三种工况,利用侵彻力计算公式,对风机倒塌的冲击力和冲击深度进行估算,并结合管道应变设计理论分析了冲击载荷作用下管道的应力应变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结果表明:仅风机倒塌冲击时,管道椭圆度变化较大,管道不被破坏,但难以保证管道正常运行;当风机和叶片或者叶片单独破坏时,下侵力较大,管道直接剪断。因此,建议适当加强管道上方叶片的连接强度,以防管道叶片破坏剪断中缅天然气管道事件发生。
黄栋赵宇陈宇龙唐俊峰
关键词:埋地管道安全性评价
基于KP模型的滑坡破坏概率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提出了将滑坡稳定性分析(K法)与滑坡发育率(P法)相结合的KP模型计算滑坡破坏概率的方法。其中,稳定性分析采用滑坡常规方法计算,发育率采用赋值定量及专家系统方法获取。最后通过概率统计模型,计算滑坡破坏概率。该方法避免了仅仅依靠人为随机调整滑坡的物理力学参数,而忽略地表宏观变形特征获取滑坡破坏概率。重点体现了以地表宏观变形为基础,定量计算为参考,综合评判为结果的滑坡破坏概率。
乔建平杨宗佶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发育率
汶川大地震诱发滑坡的震中距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在地震滑坡规模(体积)类型5级划分法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区的2个宏观震中(映秀、北川)烈度I0≥XI极震区(10个县市)的地震滑坡震中距进行了讨论。其中地震滑坡随震中距分布基本符合正弦、高斯和指数衰减规律。极震区最大滑坡震中距可达120km,最小滑坡震中距可达0.25km。结果表明,地震诱发滑坡的规模(体积)和分布范围都与震中距具有相关性。
乔建平黄栋杨宗佶孟华君
关键词:大地震滑坡震中距
基于PFC^(3D)黏性碎屑坡面运移动力过程阶段划分与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黏性碎屑流是常见崩滑灾害运移形式,其动力特性是此类灾害致灾过程中研究的关键环节。为探讨黏性碎屑流坡面运移全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在实验测定泥浆力学参数基础上,利用PFC3D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模拟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全过程。通过监测颗粒间平均接触力、平均不平衡力及特定颗粒坡面运动过程空间位置、平动速率、转动速率等运动力学参数变化过程,将运移过程划分为启动、运移和堆积三阶段,结合颗粒间平均接触力及不平衡力变化过程,对各阶段动力学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阶段内部平均接触力变化表现为,减小—增加—稳定;运动速率变化表现为,高频小幅波动及缓增速—低频大幅波动及快增速—高频小幅波动及减速稳定。
季宪军梁瑛潘华利欧国强
关键词:离散单元法
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检验被引量:3
2015年
由无黏粗颗粒与黏性泥浆组成的黏性碎屑流,其运动过程会产生不连续变形,基于连续介质假定的流体理论无法描述。根据散体材料理论,在考虑黏性泥浆影响情况下,以PFC3D为平台,编写黏性碎屑坡面运动数值模型试验程序,根据泥浆(成都黏土,密度1.413 g/cm3)室内拉伸试验和旋转剪切试验结果,设置数值模型参数,开展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数值模型试验,再现黏性碎屑坡面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不连续变形现象,并通过同尺寸黏性碎屑坡面运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散体材料理论的PFC3D离散单元法能很好地再现黏性碎屑坡面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不连续变形现象,为深入分析黏性泥浆介质影响下黏性碎屑坡面运动过程提供新的途径。
季宪军梁瑛欧国强杨顺王钧陆桂红
关键词:物理模型试验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抗滑桩破坏概率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以抗滑桩桩顶位移变形和滑坡地表变形为研究目标,采用决策树模型分别构成抗滑桩桩顶设计位移量、实测位移量、滑坡地表破坏概率的三个决策方案枝,以及抗滑桩破坏概率分析决策终结点的决策树概率分析模型。从而建立了一种分析抗滑桩可靠性的判断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将桩顶位移变形特点与滑坡地表宏观变形现象相结合,对抗滑桩的可靠性作出综合判断,其结果更具合理性。
乔建平黄栋李倩倩
关键词:决策树抗滑桩可靠性
塔子坪滑坡治理前后危险性对比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塔子坪滑坡地质条件与力学参数进行调查和分析,利用有限体积法,在充分考虑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流态化性质的基础上引入流变模型,借助于GIS平台对塔子坪滑坡治理前后的运动全过程进行模拟,给出了滑坡运动过程中堆积体厚度、速度、压力等运动特征参数,并结合滑坡空间尺度的危险性评价指标,对塔子坪滑坡治理前后的危险性进行三维分区成图。计算结果表明:塔子坪滑坡工程治理前后的危险区范围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高危险区面积减小最为显著约为治理前面积的三分之二,且防治后的运动特征参数减小为防治前的三分之一。因此,塔子坪滑坡虽然进行了工程防治,但局部区域仍处于高危险度区,建议处于高危险度区房屋进行搬迁或加强防护。
石莉莉黄栋乔建平张晶何宇琼李虎
关键词:有限体积法
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线性优化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重要性,以大量工程实例为依据,以统计误差分析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最小二乘法与M-估计法在分析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时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难以判断粗差的数量和比例时,很难对两种线性回归方法的优劣进行规律性的比较。考虑到数据是具有工程特性的,为更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应用于计算李家河水库的抗剪强度参数。
李倩倩黄栋乔建平崔中兴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原位直剪
南阳黄褐土力学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及粗颗粒砂含量的南阳重塑黄褐土开展直剪实验,分析含水率、粗颗粒砂含量对土体抗剪强度、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都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黏聚力、内摩擦角随土样的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含水率低于16%,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在16~22%间,含水率对内摩擦角影响明显;含水率大于22%,含水率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黄褐土含水率在15%情况下,粗颗粒砂含量影响对其力学特性影响明显:黄褐土和砂粒的含量分别为60%和40%时,重塑土的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粗砂粒含量由20%增加到60%,由粗颗粒砂与黄褐土组成混合体的粘聚力迅速减小到最小;粗砂粒含量由60%增加到80%,混合体的粘聚力迅速增加,其粘聚力在砂粒含量60%达最低;砂粒含量由20%增加到50%,其內摩擦角迅速增加到最大,砂粒含量由50%增加到80%,其內摩擦角迅速降低到32.92°。
季宪军王爽俞晶晶赵世晓吕大猛
关键词:直剪试验内摩擦角黏聚力
泥石流防治工程可靠性的超越概率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降雨频率重现期统计结果,汶川地震灾区近年来毁坏或失效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大多与设计标准降雨频率关系不明显,但与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雨强关系密切。所以,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可靠性评价方法中,可以引入超越概率的概念,亦即发生超出设计标准降雨频率的工程毁坏或失效概率。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以震区都江堰泥石流工程为例,讨论了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超越概率问题。建立了以雨强为标准的超越概率统计模型。
乔建平杨宗佶陈权亮张志明石莉莉
关键词:泥石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