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28404)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晋沪徐泽夕王洋张元武应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煤焦
  • 2篇甲烷
  • 2篇甲烷裂解
  • 2篇合成气
  • 1篇乙烷
  • 1篇石英砂
  • 1篇裂解
  • 1篇积碳
  • 1篇官能团
  • 1篇褐煤
  • 1篇褐煤焦
  • 1篇SEM
  • 1篇
  • 1篇BET
  • 1篇床层
  • 1篇催化
  • 1篇催化活性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山...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吴晋沪
  • 1篇赵建涛
  • 1篇王洋
  • 1篇张元
  • 1篇魏玲
  • 1篇谭猗生
  • 1篇徐泽夕
  • 1篇武应全

传媒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乙烷在煤焦及石英砂床层上的裂解实验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小型石英管固定床反应装置,在850~1000℃下,对空床、煤焦及石英砂床层上的乙烷裂解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BET 法对反应前后的煤焦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乙烷裂解产物包括氖气、甲烷、乙烯和积碳;反应温度越高,裂解越完全,生成的氢气越多;850~1000℃时,反应达到稳态后乙烷在空床、煤焦和石英砂床层上裂解的转化率及产物收率接近,乙烷转化率在95%以上,说明反应温度高于850℃时,乙烷无需催化剂和反应表面即能接近完全裂解。乙烷在新鲜煤焦床层上的裂解更为彻底,但随反应的进行,沉积的积碳使煤焦逐渐失去催化活性,乙烷裂解时更易生成甲烷和乙烯。
张元吴晋沪张东柯
关键词:乙烷煤焦合成气积碳石英砂
煤焦表面官能团对甲烷裂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1 123 K,CH_4/N_2=1∶4的状态下,煤焦表面官能团对甲烷裂解的影响。煤焦表面主要含有羟基、羰基和醚键等官能团,分别通过氢氧化钡、苯肼和碘化氢溶液对煤焦表面进行化学处理,除去煤焦表面相应的官能团,研究处理后煤焦的催化活性,得出煤焦中官能团对甲烷裂解的影响。氢氧化钡处理煤焦后,煤焦中部分羟基被氢氧化钡消耗,甲烷初始转化率和氢气初始收率分别为90.5%和65.2%,说明煤焦中的羟基不利于甲烷的裂解。通过苯肼处理煤焦中羰基并使之转化,甲烷初始转化率和氢气初始收率分别为55.4%和42.9%,说明煤焦中的羰基对甲烷裂解有利。碘化氢处理煤焦后,煤焦中的醚键转化成羟基,甲烷的转化率和氢气收率都明显下降,说明醚键的存在对甲烷裂解同样有利。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甲烷的转化率和氢气的收率降低,催化剂逐渐失活。反应前后煤焦电镜扫描照片表明,甲烷裂解生成的积炭沉积在煤焦表面,堵塞煤焦的孔道,煤焦的比表面积减小,催化活性降低。
魏玲武应全赵建涛谭猗生
关键词:褐煤焦甲烷裂解官能团催化活性
甲烷在褐煤煤焦上的裂解反应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分别考察了不同温度(1123K、1173K、1223K、1273K)及不同浓度(10%、15%、20%)下,甲烷在褐煤煤焦上的裂解反应。结果表明,褐煤煤焦对甲烷裂解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所考察温度范围内,甲烷的初始转化率最高达99.5%,温度越高,甲烷的初始转化率越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转化率逐渐降低;甲烷进气浓度越高,初始转化率越低,而且催化剂失活也越快。反应前后煤焦电镜扫描照片及物性参数的比较表明,甲烷裂解生成炭沉积在煤焦表面,导致煤焦比表面积随反应的进行逐渐降低,与甲烷裂解转化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反应后煤焦的孔容及微孔容都有所降低,平均孔径增大,说明甲烷的裂解生成炭造成了煤焦孔道尤其是微孔的堵塞,比表面积减小,导致了甲烷的转化率降低。
徐泽夕吴晋沪王洋张东柯
关键词:甲烷裂解合成气BETSE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