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科研项目(Gtz2011033)
- 作品数:6 被引量:177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泳毛婕王全燕赵杏花何宁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步行活动与轨道交通的共生--德国老城步行化发展的公共交通策略被引量:3
- 2017年
- 以德国6个城市作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而有序的公共交通组织支持老城步行区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案例中公共交通空间布局的相似性特征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公共交通工具的支持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步行区形态的差异性特征分析,考察不同步行区形态的公共交通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归纳德国公共交通支持老城中心步行区发展的成功经验:(1)通过公共交通的优先层级引导人们对不同交通工具的选择;(2)通过多元而有序化的公共交通组织满足不同人群的可达性需求;(3)步行区形态与轨道交通布局呈现契合性,相互促进发展。
- 陈泳严佳
- 关键词:公共交通轨道交通
- 哥本哈根可持续城市更新及其启示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对哥本哈根如何通过积极而全面的旧城更新建设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概述,重点分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中心区复兴、滨水区再生以及旧居住区整治等四种城市更新模式,探讨其更新策略及理念,为中国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 陈泳刘明昊
- 关键词:城市更新
- 街区空间形态对居民步行通行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步行不仅在短距离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大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文章以上海中心城区21个生活街区为研究对象,提取与居民步行通行活动相关的街区空间形态变量,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基础模型模拟和预测模型建立三种方法探索街区建设环境变量对各类步行通行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散点图分析进行适宜值估算,在此基础上从街区空间形态角度提出步行友好街区的优化建议。
- 陈泳王全燕奚文沁毛婕
- 关键词:城市形态
- 基于步行者视角的街道底层界面研究——以上海市淮海路为例被引量:93
- 2014年
- 选取上海市淮海路为研究案例,对商业性街道的底层界面变量与步行逗留活动进行数据收集与模型推导,分析沿街建筑底层界面的形态特征对街道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临街区宽度是影响各类步行逗留活动的关键因子;建筑底层临街面的透明度、功能密度与店面密度对于吸引商业性逗留活动具有积极影响,但对于吸引社会性逗留活动的效应不明显。借鉴国外街道的设计导则,对商业性街道的底层界面设计提出指引与建议。
- 陈泳赵杏花
- 机动化时代大城市居民步行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13
- 2016年
- 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从步行出行特征、步行意愿和步行环境满意度等3个方面分析居民步行行为,发现:居民通勤步行大幅减少,但混合步行仍是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居民年龄与日常步行距离和时间呈正相关,家庭私家车数则与其负相关;居民普遍认同步行有益身体健康,偏爱便捷、活力与安全的步行环境;居民步行行为既受到社会因素影响,也受到街区环境因素影响,机动化发展引发的步行安全、环境品质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值得关注。
- 陈泳毛婕奚文沁王全燕肖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