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11447)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6
相关作者:邵淑丽张伟伟杨志宏李旭艳肖越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凋亡
  • 6篇基因
  • 5篇树麻雀
  • 5篇蒜素
  • 5篇大蒜
  • 5篇大蒜素
  • 4篇细胞凋亡
  • 4篇耐药
  • 4篇沉默
  • 3篇肿瘤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阿霉素
  • 3篇RNAI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诱导人肝癌细...
  • 2篇体温
  • 2篇逆转

机构

  • 23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温州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邵淑丽
  • 11篇张伟伟
  • 5篇李旭艳
  • 5篇杨志宏
  • 3篇肖越
  • 2篇孙婴宁
  • 2篇隋文静
  • 2篇赵彬
  • 2篇陈闯
  • 2篇李凤英
  • 2篇李怀永
  • 2篇刘锐
  • 2篇柳劲松
  • 2篇张珍珠
  • 2篇李妍
  • 2篇恽冬泽
  • 1篇刘迁
  • 1篇付博
  • 1篇张宇
  • 1篇李爽

传媒

  • 6篇基因组学与应...
  • 4篇高师理科学刊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蒜素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被引量:17
2015年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大蒜素(allicin)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做初步的探讨。通过利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以及Real time PCR等方法,对大蒜素处理后的HT-29细胞的形态、存活率、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驻追m)以及Bax/Bcl-2基因表达比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蒜素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大蒜素作用于HT-29细胞48 h的最佳药物浓度是6滋g/m L。在此条件下,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早期和晚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8依0.38)%和(10.07依0.78)%,驻追m显著下降(p<0.01),细胞被阻滞于S期和G2期,Bax/Bcl-2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因此,我们推测大蒜素可能通过调节Bax和Bcl-2两个基因的表达比例,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凋亡,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邵淑丽刘锐隋文静赵彬张伟伟杨希婷张楠
关键词:大蒜素BAXBCL-2人结肠癌
短期持续限食对树麻雀体重和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及生态学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为探讨短期持续限食对树麻雀(Passer monanus)体重和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及其生理适应的调节机制。以正常饲喂树麻雀为对照组(0D组,D为饥饿天数),以进食量相同和持续限食时间不同的4组(1D、3D、5D和7D)树麻雀为研究对象进行限食驯养。结果显示,体重与个体BMR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0.512,P=0.001);5组树麻雀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率(BMR)差异不显著,5D和7D组树麻雀的个体BMR组间差异显著(P<0.05);树麻雀的体重驯养前后变化为对照组增加而4个实验组降低,驯养后,1D和7D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降低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3D和5D组相对于1D、7D组出现小幅度的上调,1~7d持续限食树麻雀的体重出现降升降的趋势。结论是:当摄食量不足时,消耗体内的能量储备和降低个体的基础能耗对缓解短期持续限食的生存压力有利,但个体适合度随之降低。体内能量储备和个体基础能耗的相应增加是树麻雀应对饥饿环境的关键,也是其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杨志宏柳劲松邵淑丽
关键词:树麻雀体重
大蒜素联合阿霉素诱导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凋亡
目的:观察大蒜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QGY-7701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大蒜素与阿霉素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肝癌QGY-7701细胞后,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合用指数(CI),流...
李凤英邵淑丽张伟伟
关键词:大蒜素阿霉素
文献传递
白藜芦醇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被引量:24
2015年
本实验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白藜芦醇(Res)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用不同浓度Res处理A549细胞48 h后,癌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反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确证这些变化是特征性的细胞凋亡现象,采用MTT法检验了细胞存活率;光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结构;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ψm);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了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A549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经Res处理后的A549细胞48 h的最佳药物浓度是30μmol/L,增殖抑制率为(60.85±0.84)%,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明显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率为(17.44±0.28)%,△ψm显著下降(p<0.01),使细胞阻滞于G2期和S期;下调Bcl-2,使Bax的表达明显增加,从而导致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这些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基因的途径,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并抑制癌细胞的进一步增殖。
刘盛楠邵淑丽隋文静张伟伟赵彬陈微微
关键词:凋亡白藜芦醇A549细胞BCL-2/BAX
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7年
姜黄素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凋亡,其机制主要是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下调多个转录因子活性,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诱发细胞周期停滞而诱导细胞凋亡.对近年来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探求和开辟治疗恶性肿瘤的新途径。
李念邵淑丽
关键词:姜黄素肿瘤细胞凋亡
P糖蛋白及其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gp/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是最经典的耐药机制.目前,对肿瘤细胞P-gp的检测主要从mRNA水平、蛋白水平及细胞水平进行,对其表达水平的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李旭艳邵淑丽
关键词:P糖蛋白多药耐药
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手术、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但是肿瘤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其治疗机制.靶向治疗是现阶段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可针对多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或消除肿瘤.对此,相关研究者们已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恽冬泽邵淑丽
关键词:肿瘤抗体治疗基因治疗病毒治疗
大蒜的药理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大蒜是百合科属植物的鳞茎,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免疫以及抗肿瘤作用,其中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不尽相同,其在抗肿瘤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张宇邵淑丽
关键词:大蒜大蒜素抗肿瘤
树麻雀的体温调节被引量:1
2011年
为探讨树麻雀的体温调节,对不同环境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的气候箱驯化树麻雀日体温、光照和黑暗两时段体温,以及季节驯化树麻雀的体温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环境温度对树麻雀体温影响显著(P﹤0.05),低温环境中树麻雀体温调节标准升高;光周期是树麻雀体温日节律调节的信号,光消失时树麻雀将启动相应的降低体温标准的节能预算对策;树麻雀体温的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0.01),夏、秋、冬和春四季树麻雀体温依次降低。总之,能量收支预算决定了树麻雀体温调节,高的体温和体温调节能力是树麻雀能够成为具有较高适合度的遍布物种的重要生理基础。
杨志宏邵淑丽陈闯
关键词:树麻雀温度光周期体温体温调节
干扰MDR1基因表达提高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T9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被引量:2
2017年
以人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T9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干扰MDR1基因表达,提高HT9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构建了3种靶向MDR1基因的重组干扰载体,稳定转染HT9细胞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MDR1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MT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药物外排功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3种靶向MDR1的重组干扰载体p3.1-1、p3.1-2和p3.1-3。3种重组干扰载体不同程度抑制HT9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其中重组干扰载体p3.1-3对MDR1基因沉默效果最好,对m RNA和蛋白的沉默效率分别为73.80%和47.6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3.1-3重组干扰载体的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由(1.26±0.17)μg/m L降至(0.46±0.07)μg/m L,逆转率达到(63.48±5.91)%,并且药物外排功能也明显降低。以上实验结果表明,3种靶向MDR1的重组干扰载体均能抑制MDR1基因表达,其中p3.1-3对MDR1基因干扰效果最好,并且能够有效提高HT9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降低细胞药物外排功能。
邵淑丽肖越张伟伟李旭艳张珍珠
关键词:RNA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