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SF-2009--02)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冯玲王阶任丽王淑丽刘贵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临界病变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病变
  • 4篇冠状动脉临界...
  • 3篇可溶性
  • 3篇冠脉
  • 3篇冠脉临界病变
  • 3篇斑块
  • 3篇SCD40L
  • 2篇蛋白
  • 2篇中西医研究
  • 2篇中西医研究进...
  • 2篇可溶性CD4...
  • 2篇斑块成分
  • 2篇64层CT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机构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任丽
  • 6篇冯玲
  • 5篇王阶
  • 4篇王淑丽
  • 3篇刘贵建
  • 2篇冯雪
  • 1篇赵晶
  • 1篇徐颖鹏
  • 1篇乔欣
  • 1篇徐超
  • 1篇康德强
  • 1篇谢利民
  • 1篇方继良
  • 1篇高波
  • 1篇李玉彬
  • 1篇张跃
  • 1篇杨戈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64层CTA结合血清MMP-9、sCD40L评价冠脉临界病变斑块成分及稳定性
目的:通过64层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识别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冠脉斑块成分,并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探讨其斑块稳定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64层计算...
任丽王阶冯玲赵晶康德强刘贵建冯雪
关键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可溶性CD40L
文献传递
纸板加压垫与短腿石膏托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纸板加压垫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的疗效、安全性及优势,建立纸板加压垫疗法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的诊疗规范.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采用纸板加压垫或短腿石膏外固定治疗新鲜第5跖骨基底骨折患者59例.随机纳入到纸板组或石膏组,纸板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79±11.40)岁,平均病程(11.59±6.58)h.石膏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13±17.34)岁,平均病程(11.03±7.06)h.根据骨折线分型:纸板组A型骨折14例,B型骨折15例;石膏组A型骨折16例,B型骨折14例.根据骨折移位分级:纸板组Ⅰ度移位16例,Ⅱ度移位13例;石膏组Ⅰ度移位20例,Ⅱ度移位10例.根据骨折分型采取相应的手法进行整复,纸板组给予纸板加压垫治疗,石膏组给予短腿石膏外固定,固定时间均为4~6周.于固定后第2、4、6、8周,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足部功能评分量表评价患足功能,其中第2、4、6、8周时拍摄患足正斜位X线片,对X线骨折线和骨折边缘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完成随访,治疗后8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没有压疮、骨折不愈合、骨折端移位等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4~8周,纸板组X线评分高于石膏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间及各时间点两组间具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各时间点,纸板组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石膏组,其中在治疗后2、4、6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纸板组优良率93.10%,优于石膏组的8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结论:纸板加压垫的方法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取材方便、费用经济、疗效满意等优点,是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
徐颖鹏谢利民徐超张跃李玉彬乔欣
关键词:跖骨骨折外固定器病例对照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蛋白组学研究进展及中医药临床研究思路被引量:2
2012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病理现象,然而其发生的本质怎样?只有通过对病变患者蛋白组学研究才能更深入、更贴近生命本质层次去发现和理解其发病机制。近年来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均用蛋白组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对中医药临床研究冠脉疾病蛋白组学的思路做相关阐述,希望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任丽王阶冯玲王淑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蛋白组学中西医研究进展中医药研究思路
速效救心丸干预心血瘀阻证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利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法观察速效救心丸对心血瘀阻证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供血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的101例前降支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7例,并分为前降支单支病变亚组和多支病变亚组。两组均常规每日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治疗组服用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3次/日,对照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10 mg,3次/日,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将左心室图像划分为17节段,以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方法评估不同心肌区段治疗前后的心肌供血改变情况。结果与本亚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病变亚组第7(左心室中部前壁)、13(左心尖部前壁)、14(左心尖部室间隔)节段心肌供血降低(P<0.05),治疗组多支病变亚组第13、14、16(左心尖部侧壁)、17(左心尖部)节段心肌供血降低(P<0.01),治疗组前降支单支病变亚组第11节段(左心室中部下侧壁)心肌供血增加(P<0.05)。与对照组同亚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多支病变组治疗后第16节段心肌供血降低(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可改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期前降支单支病变患者心室中部下侧壁心肌供血,速效救心丸和硝酸异山梨酯片均不能有效改善冠脉临界病变多支病变患者心肌供血。
王淑丽冯玲高波任丽杨戈王阶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冠脉临界病变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硝酸异山梨酯片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通常是指冠状动脉造影(CAG)直径法测定冠脉某一阶段狭窄20%-70%的病变,其病因、病理同冠心病(CHD)一致,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主要原因,68%-70%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狭窄的程度系临界病变。病理研究表明ACS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易损斑块破裂并诱发血栓形成致相关冠脉狭窄或闭塞而发病。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冠脉临界病变研究的文献,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其诊疗提供一定线索。
任丽王阶冯玲刘贵建方继良王淑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64层CTA结合血清MMP-9、sCD40L评价冠脉临界病变斑块成分及稳定性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64层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识别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冠脉斑块成分,并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探讨其斑块稳定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64层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冠脉某一阶段狭窄30%~70%的患者6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通过斑块CT值及冠脉管腔碘造影剂CT值确定其斑块类型: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并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及37例无心血管疾病对照组血清MMP-9、sCD40L水平,比较其差异性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冠脉临界病变患者混合斑块最多,其次为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最少,"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显著多于钙化斑块数目;患者血清MMP-9、sCD40L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冠脉临界病变斑块多为易损斑块。
任丽王阶冯玲赵晶康德强刘贵建冯雪
关键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可溶性CD40L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清MMP-9、sCD40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并探讨其与易损斑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证实一支某一节段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70%患者9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6例;无心血管病者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MMP-9、sCD40L水平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冠状动脉临界患者血清MMP-9、s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P<0.001,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清MMP-9、sCD40L水平增高,与易损斑块的形成、破裂及冠心病的预后有关。
任丽王阶冯玲刘贵建冯雪王淑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CD40配体斑块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