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26)

作品数:34 被引量:1,451H指数:20
相关作者:王思斌熊跃根刘继同赵芳李晓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疆大学校院联合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27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社会工作
  • 8篇社会
  • 6篇社会治理
  • 3篇中国社会
  • 3篇社会政策
  • 3篇社会治理创新
  • 3篇脱贫
  • 3篇脱贫攻坚
  • 3篇经济发展
  • 3篇攻坚
  • 3篇常态
  • 2篇地震
  • 2篇心理
  • 2篇中国社会工作
  • 2篇韧性
  • 2篇社会工作机构
  • 2篇托底
  • 2篇农村
  • 2篇贫困
  • 2篇领办

机构

  • 31篇北京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国务院

作者

  • 26篇王思斌
  • 2篇刘继同
  • 2篇熊跃根
  • 1篇胡杰容
  • 1篇顾东辉
  • 1篇严俊
  • 1篇左芙蓉
  • 1篇赵芳
  • 1篇李晓慧
  • 1篇孔灵芝

传媒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东岳论丛
  • 3篇学海
  • 3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社会工作
  • 2篇中国社会工作...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治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工作实践权的获得与发展——以地震救灾学校社会工作的展开为例被引量:40
2012年
本文以四川"5.12"地震之后社会工作进入灾区学校和开展服务的过程为例,分析了社会工作在进入由自上而下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校系统所遇到的困难和过程,指出社会工作进入灾区学校是其获得实践权的过程。文章在社会空间的概念框架下,指出社会工作实践权的获得受教育系统权威人士认可、社会工作群体建构和社会空间的边界等因素的影响。文章认为,在中央18部委《意见》公布之后,社会工作的发展仍然有获取实践权的问题。
王思斌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社会空间
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被引量:102
2016年
社会治理格局是对社会管理格局的深化,社会治理在本质上应该具有共建共享性,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是对社会治理理念和体制、机制认识的新高度,也为在本质上实现社会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的特点反映了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的要求,社会工作要在社会治理舆论环境建构、促成各方理性参与和发展自身能力方面为促进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做出贡献,而社会工作的精细化服务也是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所要求的。
王思斌
关键词:社会工作
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被引量:23
2013年
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发展民族(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已相当迫切,但是这些地区的社会工作相对落后。在不同族群成员之间开展社会工作可能存在"动态差异"问题。文章提出"族群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发展思路,认为要注重培养本民族(族群)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同时要与现有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转化相结合。
王思斌赛牙热.依马木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
教会大学与早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以燕京大学为个案
2010年
专业具有重要资构成具有多在中国社会工怍教育史上,燕京大学社会服务的地位,是早期社会工怍教育的典范。它的师元化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它注重协调处理基础理论与操怍实务、中国本土指向和现『弋科学诉求之间的关系;它的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精细的特点,强调目标的针对性和层次的多样化;它还推行严格规范的实习制度,建设组织完善、功能多重的实习基地。这些可以为当前社会工怍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巨大的官发。
胡杰容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被引量:39
2011年
我国有本土社会工作,在实践形态上它主要是由政府及人民团体、单位组织进行的,面对民众和社会成员的服务活动,特别是社会福利服务活动。这是与思想工作、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密切相关的服务。本土社会工作可分为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和动员教育型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实践表现为具体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两个层面。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本土社会工作遇到挑战,借鉴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是其发展的重要选择。
王思斌
关键词:本土社会工作基本结构
袁方教授的社会工作教育思想与学科建设实践被引量:8
2014年
袁方教授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恢复重建的领军人物,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创会会长。他有深邃的社会工作教育思想,他认为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依托、面对困难群体需要的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学是社会工作的宏观视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制度依托,专业社会工作是切实达致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手段。他认为社会工作应该走专业之路,社会工作教育要与实际部门密切结合。他的思想在社会工作专业恢复重建中发挥了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
王思斌
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网络型服务治理被引量:38
2015年
社会治理有多方面的含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层面是服务,这既包括对有需要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直接服务,也包括以改善他们的困境而进行的政策倡导。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是服务型治理,其发挥治理功能的机制是网络型服务。社会工作机构要真正有效地发挥网络型服务治理功能,需要政府树立正确的社会治理理念,社会工作机构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而二者的良性互动将会促进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
王思斌
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社会治理创新
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构性承认——以北京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为例被引量:10
2015年
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动有重要的作用。结合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与北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互构性承认——承认是互动的状态和结果,互构则是实现承认的方式。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嵌入性发展和互构性演化的宏观结构背景下,这种互构性承认具有如下特征:政府主导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逐渐走向自主性;互构性承认是在平和状态下进行的;互构性承认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现了由依赖政府让渡空间到在接受政府让渡空间的同时也适当拓展空间的演变;互构性承认具有阶段性、结构性;互构性承认是一种发展过程。
李晓慧
关键词:政府
中国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一种比较的观点被引量:14
2010年
在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里,诸多国家出于应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考虑,都在不同程度地对本国的福利体制进行变革或再造。在分析了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新社会风险对建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制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转型时期的中国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重塑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一,建立和发展新型福利体制的责任共担的模式;第二,通过风险管理确立国家、非营利部门与家庭的福利三角关系;第三,建立和发展新型社会契约下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熊跃根
关键词:社会基础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被引量:127
2012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区分了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工作。根据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族群)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视角和文化视角,并以经济发展、文化持守为向度,以群体(族群)、个人(家庭)为层次,建构了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结构框架,同时指出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应具有发展的特征。
王思斌
关键词: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经济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