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4217)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宁华吴建宝王芒芒汪丽莉赵新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原子
  • 1篇原子结构
  • 1篇再构
  • 1篇合成催化剂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振动
  • 1篇氨合成
  • 1篇氨合成催化剂
  • 1篇RU(000...
  • 1篇STM图像
  • 1篇SURFAC...
  • 1篇
  • 1篇BAO
  • 1篇BE
  • 1篇ELECTR...
  • 1篇H2O
  • 1篇IR
  • 1篇MONOME...

机构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作者

  • 1篇季鑫
  • 1篇陶向明
  • 1篇宓一鸣
  • 1篇谭明秋
  • 1篇赵新新
  • 1篇汪丽莉
  • 1篇王芒芒
  • 1篇吴建宝
  • 1篇宁华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Water adsorption on the Be(0001) surface:from monomer to trimer adsorption被引量:2
2012年
In this paper,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has been used to perform a comparative theoretical study of water monomer, dimer, trimer, and bilayer adsorptions on the Be(0001) surface. In our calculations, the adsorbed water molecules are energetically favoured adsorbed on the atop sites, and the dimer adsorption is found to be the most stable with a peak adsorption energy of - 437 meV. Further analys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essential 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ater monomer and the metal substrate is the hybridization of the water 3al-like molecular orbital with the (s, P2) orbitals of the surface beryllium atoms. While in the case of the water dimer adsorption, the lbz-like orbital of the H2O molecule plays a dominant role.
宁华陶向明谭明秋
Ir(110)表面原子结构、氧原子吸附和STM图像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Ir(110)表面结构以及氧原子的吸附状态.计算得到Ir(110)-(1×1)的外层表面间的弛豫分别是-13.3%(△d12/d0)和+6.1%(△d23/d0),表面能σ=175meV-2,功函数Φ=5.22eV;相应的Ir(110)-(1×2)缺列再构表面的△d12/d0=-9.7%,△d23/d0=-2.4%,表面能为169meV/2,Φ=5.33eV.研究Ir(110)-(1×1)和(1×2)再构表面氧吸附,发现各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值均为正值,表明吸附为放热反应,且氧原子最有可能吸附在短桥位(shortbridgesite,SB).同时我们还模拟计算Ir(110)-(1×2))缺列再构表面和氧吸附再构表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并记录STM针尖的起伏变化,结果显示表面吸附氧的位置远高于{001}方向的铱原子列,但是在STM形貌图上氧原子基本上没有凸起.
王芒芒宁华陶向明谭明秋
关键词:STM图像
Ru(0001)表面BaO吸附层的原子结构和氮分子的吸附性质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Ru(0001)/BaO表面的原子层结构和氮分子的吸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覆盖度下氧化钡倾向于以相同的构型形成Ru(0001)表面原子层.在此构型中,氧原子位于表面p(1×1)结构的hcp谷位,而钡原子则位于同一p(1×1)结构的顶位附近.钌氧键键长等于0.209 nm,比EXAFS的实验值大0.018 nm.在Ru(0001)/BaO表面氮分子倾向吸附于钡原子附近.相应位置的氮分子吸附能位于0.70到0.87 eV之间,大于氧原子附近的氮分子吸附能.钡原子附近的钌原子对氮分子具有更强的活化性能.相应位置的氮分子拉伸振动频率等于1946 cm^(-1),比氧原子附近的最大分子振动频率小约130 cm^(-1).Ru(0001)/BaO表面氮分子键强度介于清洁Ru(0001)和Ru(0001)/Ba表面之间.Ru(0001)/BaO表面不同位置的氮分子吸附性质差异是由钡和氧原子化学性质不同造成的.表面钡原子的作用能够减少吸附氮分子的σ~*轨道电子密度,增加π~*轨道电子密度,从而增强氮分子和钌原子间的轨道杂化作用,弱化氮分子键.
赵新新陶向明宓一鸣季鑫汪丽莉吴建宝谭明秋
关键词:氨合成催化剂分子振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