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J0122)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效民尹震宇赵文秀周剑寅余强锋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2篇脂肪间充质干...
  • 2篇胚胎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分化
  • 2篇肝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脂肪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衰竭
  • 1篇胎肝
  • 1篇胚胎干细胞
  • 1篇胚胎肝
  • 1篇外人
  • 1篇细胞表型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分离
  • 1篇细胞融合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效民
  • 4篇尹震宇
  • 3篇赵文秀
  • 3篇余强锋
  • 3篇周剑寅
  • 2篇杨中萌
  • 2篇殷莉波
  • 2篇张琼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肝干细胞来源的研究进展
2008年
从广义上讲,肝干细胞并非特指某一类细胞,而是与肝脏胚胎发育及再生有关的各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细胞类型的总称,是一种具有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和胆管细胞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干细胞。根据其起源的不同,通常可分为肝源性肝干细胞和非肝源性肝干细胞。
余强锋周剑寅王效民
关键词:肝干细胞肝卵圆细胞横向分化细胞融合
胚胎肝干细胞分离与移植治疗裸鼠急性肝损伤
2009年
目的探讨胚胎肝脏原始/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损伤裸鼠的可能性与有效性。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孕13.5d的BALB/C小鼠的胚胎肝脏原始/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及RT—PCR法鉴定AFP、Albumin、CK19、c—Met等肝系和胆系标志物,给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肝毒性损伤的裸鼠尾静脉注射4×10^5个干细胞,于注射前和注射后第1、2、4、7天取裸鼠血清,测定肝功能指标,观察肝脏组织学的改善情况。结果经分离可得到具有干细胞特点的胚肝原始细胞,治疗组裸鼠在干细胞移植后肝功能指标逐渐降低,第1、2、4天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裸鼠肝脏组织学的病理损伤的恢复比对照组快。结论酶消化法能够分离得到较多胚胎肝脏原始/干细胞,并且具有一定的改善急性肝损伤裸鼠的肝功能及肝脏病理指标的作用。
余强锋周剑寅尹震宇赵文秀王效民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干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被引量:6
2010年
背景: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骨骼肌细胞、肝脏细胞等中胚层细胞,同时也可以向其他胚层分化,证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多分化潜能干细胞。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方法。方法: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腹部皮下脂肪,0.075%Ⅰ型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绘制细胞增殖曲线,进行流式细胞、细胞周期、免疫荧光等检测,并验证其是否具有多功能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获得形态较均一的长梭形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良好,有明显的指数生长期,体外能长期培养存活,并保持不分化状态;流式检测细胞高表达CD105、CD90,低表达CD34、CD45;多数细胞周期检测G0/G1期占80%以上。能向成脂、成骨诱导分化。结果表明,实验分离获得的细胞是具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为深入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打下基础。
殷莉波赵文秀尹震宇杨中萌张琼王效民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
胚胎肝脏原始细胞表型及生物学特性
2010年
背景:目前肝干细胞尚无特异性标志物,从胚胎中建立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肝脏原始细胞群是鉴定及研究肝干细胞的一个可行方法。目的:观察胚胎肝原始细胞表型及生物学特性,寻找肝原始/干细胞候选细胞群。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孕13.5d的BALB/C小鼠胚胎肝原始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AFP/Albumin/CK19/c-Met/E-cadherin等肝干细胞表面标记,以及CD45、CD14、SMA等非肝干细胞标记的表达;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时相;表皮生长因子加二甲基亚砜诱导分化成熟后行PAS糖原染色。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干细胞,原代细胞多呈集落样生长,小圆形。细胞周期测定提示细胞多数处于静止期,符合干细胞特点。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浆比例大,细胞器不成熟,呈现原始细胞特点。流式细胞周期测定结果S期占10.8%,G2/M期占10.6%,无异常DNA含量。PAS染色后阳性对照组肝癌细胞的糖原主要表达在靠近一侧的核周边胞质内,呈强阳性;而胚胎肝前体细胞诱导组,核浆比例大,部分细胞胞质内可见较弱的糖原表达,充满胞质。提示实验初步建立表达AFP+Albumin+CK19+c-Met+E-cadherin+标志的集落样生长的肝原始细胞群,其表达多种干细胞表型,具有未成熟肝干细胞特点,可能作为肝干细胞候选细胞。
余强锋周剑寅尹震宇王效民
关键词:肝干细胞表型胚胎
体内外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研究其在体内外向类肝样细胞转化的能力.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皮下脂肪,贴壁分选去除造血细胞的方法获得较纯的干细胞.通过对形态观察、表面分子鉴定、透射电镜内部结构扫描以及成脂、成骨定向诱导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用EGF、FGF、OSM、HGF、TSA细胞因子体外诱导hADSCs向肝样细胞分化.尾静脉输注hADSCs至急性肝损伤裸鼠,观察hADSCs在裸鼠肝脏内定植、向肝样细胞分化情况,以及hADSCs对裸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分离获得的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低表达CD34、CD45,高表达CD73、CD90、CD105,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诱导细胞表现出肝样细胞形态,表达AFP、alb,并且和肝细胞一样具有吸脂性.体内诱导:移植细胞在裸鼠体内生存、分布,并且细胞表达人alb,细胞体积较裸鼠肝脏细胞大,形态不均一,与人肝脏细胞形态有差异.同时研究发现hADSCs可改善急性肝损伤裸鼠肝功能,降低转氨酶.结论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内外向肝样细胞分化,分化的细胞具有肝细胞样生物学性状.hADSCs对裸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殷莉波赵文秀尹震宇杨中萌张琼王效民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