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1-G1-17)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禅友胡志辉郭瑞陈高汪艳杰更多>>
相关机构:江汉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豇豆
  • 6篇凝集素
  • 6篇菜豆
  • 5篇植物凝集素
  • 4篇细胞分裂
  • 4篇细胞分裂素
  • 3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胰蛋白酶抑制...
  • 2篇营养
  • 2篇植酸
  • 2篇生理生化
  • 2篇生理生化指标
  • 2篇抗营养
  • 2篇花荚
  • 2篇长豇豆
  • 1篇单株
  • 1篇单株产量
  • 1篇蛋白质
  • 1篇电泳

机构

  • 16篇江汉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12篇陈禅友
  • 8篇胡志辉
  • 7篇郭瑞
  • 6篇陈高
  • 4篇汪艳杰
  • 3篇吴华
  • 2篇潘磊
  • 2篇刘彤
  • 2篇兰红
  • 1篇曾长立
  • 1篇张凤银
  • 1篇李依
  • 1篇尚蕊
  • 1篇王红波
  • 1篇刘琴
  • 1篇李佳楠
  • 1篇杜振海

传媒

  • 6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长江蔬菜
  • 1篇种子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菜豆品种4种抗营养因子水平差异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菜豆中植物凝集素、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是引起菜豆食物中毒的内源物。以56份食荚菜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了鲜荚中4种抗营养因子含量或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菜豆品种群体4种抗营养因子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植物凝集素含量(均值为1.743 mg·g^(-1))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值为1.680 mg·g^(-1))变异系数均在100%以上,品种频率分布曲线主峰明显,但在极高和极低区域均有品种间断分布,出现了品种水平的数量等级差异;皂苷含量(均值为3.730 mg·g^(-1))和植酸含量(均值为3.102 mg·g^(-1))变异系数均低于41%,品种频率分布曲线呈近正态分布,主峰明显,双尾有低频率连续分布。相关分析表明,植物凝集素含量与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56份菜豆品种划分为3个品种群,近80%品种聚于抗营养因子中等水平品种群,近12%品种居于较低水平。由于菜豆植物凝集素是食用致毒性的主要内源物,同时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均与菜豆田间抗病虫性密切相关,预示着筛选出极低水平植物凝集素的菜豆品种是可行的,但同时可能会降低其田间抗病虫性。
尚蕊吴华郭瑞刘琴潘磊李佳楠胡志辉陈禅友
关键词:菜豆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
不同番茄品种单株产量构成性状和品质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因经济效益高、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是中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对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5个番茄品种的单株产量构成性状和品质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同一栽培条件下,从单果质量、单株分支数、单枝结果数及单株结果数等单株产量构成性状分析,产量最高的是T-3-2,其次是T-28、T-29-1和红樱桃,T-3-1最低;从成熟果实大小、颜色及可溶性固形物等外观商品品质来看,绿色的T-3-1风味最佳,其次是黄色的T-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显著优于其余3个品种。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表明,供试5个品种中,以黄色番茄品种T-3-2产量高、风味好,综合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品种,可以进入中试示范阶段。
兰红郭瑞郭瑞陈禅友
关键词:番茄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
辣椒种子贮藏蛋白质亚基构成及亲缘关系分析
2018年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辣椒3个主栽变种12个品种的种子贮藏蛋白质亚基组成,并采用系统聚类最短距离法对12个辣椒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溶蛋白、盐溶蛋白、碱溶蛋白共检测出25条蛋白质亚基带,多态性率为92%,亚基分布范围是10 093~96 232 bp,亚基出现频率变化幅度为0.08~1.00;长椒类品种共检测出20条蛋白质亚基带,多态性率为85%;灯笼椒类品种共检测出23条蛋白质亚基带,多态性率为65%;簇生椒类品种共检测出15条蛋白质亚基带;12个辣椒品种被分为2大类,类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36 7、0.250 6,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13 1;簇生椒类与灯笼椒类2个变种间具有很近的遗传距离,为0.223 8,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小,具有较紧密的亲缘关系;簇生椒类与长椒类2个变种间具有相对较远的遗传距离,为0.310 3,遗传变异程度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灯笼椒类与长椒类2个变种间的遗传距离相对最远,为0.313 1,遗传变异程度相对最大,亲缘关系最远。
胡志辉陈禅友
关键词:辣椒种子亲缘关系
豇豆叶绿体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在近缘种的通用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豇豆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全序列分析,揭示豇豆cpSSR的分布特点和基序特征,进一步研究豇豆cpSSR在豆类植物中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叶绿体基因组上共有52个微卫星,主要分布于LSC区,且以A/T为单碱基重复基序的微卫星为主;从豇豆的52个叶绿体微卫星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豇豆cpSSR引物,在豌豆、利马豆和菜豆中均成功扩增,表明这些豇豆cpSSR引物在其豆类近缘种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潘磊李依郭瑞张凤银曾长立胡志辉吴华陈禅友
关键词:豇豆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近缘种
不同耐湿性长豇豆开花结荚期和苗期叶片全蛋白电泳分析
2016年
采用改进的低温液氮样品制备技术,运用SDS-PAGE方法对24个不同耐湿性基因型豇豆在开花结荚期和苗期做叶片全蛋白电泳图谱分析。根据两个时期各参试品种的亚基信息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获得了2个系统聚类树。结果表明:在开花结荚期受湿涝害后,24个不同耐湿性的长豇豆品种叶片蛋白质亚基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其聚类成4个品种群,中等耐湿的16个品种在0.40距离处首先聚为一类,对湿涝极敏感的美国地豆独成一簇且在最大距离0.81处才与其余23个品种最终聚为一类。在开花结荚期和苗期两个时期间,长豇豆品种叶片蛋白质亚基分布差异很大,而同一时期内差异较小,12个品种的聚类树明显依两个时期聚为不同的簇,在0.39距离处苗期所有品种聚为一簇,而在0.63距离处开花结荚期所有品种聚为另一簇,两簇在0.75距离时聚为一类。说明长豇豆植株蛋白质表达的时序性差异大于基因型差异,因此不同时期鉴定可能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苗期叶片蛋白质类型丰富,是植物生长发育最活跃而复杂的时期,故选择苗期鉴定具有鉴定方便和信息丰富等优势。
胡志辉杜振海陈禅友
关键词:苗期结荚期SDS-PAGE
豇豆摘叶对产量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明确摘除叶片对豇豆植株的落花率、成荚率、产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效果,以鄂豇豆6号为试验材料,在植株不同的生育时期摘除不同程度的叶片,统计了豇豆植株的落花率、成荚率及产量的高低,研究了蕾、花和荚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初花期摘除1/3的叶片,与未摘叶对照相比,落花率降低了14.95%,成荚率增加了10.01%,产量增加8.37%。在盛花期不同程度的摘叶处理,落花率均高于对照,其中,轻度的摘叶处理(1/4)将成荚率提高了40.11%,对应的产量提高了5.23%。落蕾、落花和落荚中的丙二醛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与新鲜的蕾、花和幼荚相比都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故在生殖生长时期,摘除适量叶片,可以促进落花率的降低和产量的提高,同时,植株脱落材料的生理指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汪艳杰胡志辉兰红郭瑞陈高陈禅友
关键词:豇豆摘叶生理生化指标
喷施细胞分裂素对长豇豆产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提高长豇豆产量,在塑料大棚直播栽培条件下,以长豇豆柳翠、早翠、矮虎和地豆为材料,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现蕾期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分别于喷后7d、14d、28d和42d取豇豆三出复叶的中间小叶测定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比较喷施前后长豇豆的产量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喷施细胞分裂素后7d和28d各长豇豆品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比各对照品种分别提高89.04%和73.44%,差异极显著;喷药后28d和42d各长豇豆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比各对照品种分别提高72%和45.85%,差异极显著;喷药后14d和28d各长豇豆品种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比各对照品种分别降低25.21%和28.22%,差异极显著;喷药后42d各长豇豆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品种提高47.65%,差异极显著。喷药后,各长豇豆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喷施后平均增产13.99%,差异极显著。喷施细胞分裂素能有效提高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胡志辉汪艳杰陈禅友
关键词:细胞分裂素长豇豆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
菜豆子叶节诱导成苗技术初步研究
2018年
以"Bean white rice"菜豆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生长素IBA和NAA以及细胞分裂素6-BA和KT对菜豆子叶节诱导不定芽和根的影响,并对菜豆组培再生苗进行炼苗和移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KT+1.0 mg/L IBA,不发芽分化系数平均达到2.8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 mg/L IBA,生根率为100%;菜豆组培再生苗移栽后可以正常存活。
陈高代祥德邵景杰任三国陈禅友
关键词:菜豆子叶节再生苗炼苗移栽
植物凝集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近年来,植物凝集素的检测方法得到一定发展,但由于植物凝集素的检测难度高于一般生化物质,目前的方法尚未达到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要求。在介绍植物凝集素的种类以及生物学活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植物凝集素相关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植物凝集素的检测方法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冷艳孙宪迅王璐徐媛陈禅友
关键词:植物凝集素糖复合物免疫学检测
喷施细胞分裂素对豇豆花荚脱落率及花荚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以4个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inn.)品种‘鄂豇豆6号’、‘鄂豇豆2号’、‘鄂豇豆7号’和‘美国地豆’为材料,在现蕾期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CTK),于喷施后第7、14、28、42 d测定脱落花荚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活性,并统计花荚脱落率和豇豆产量,研究CTK在豇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花荚脱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CTK后,豇豆各品种的花荚脱落率均小于对照,豇豆产量均高于对照,且差异极显著(P<0.01);喷施CTK后第14、28、42 d豇豆各品种脱落花荚的PG活性显著降低(P<0.05);喷施CTK后第7 d各处理组脱落花荚的PG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喷施CTK后第7 d和第42 d豇豆各品种脱落花荚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喷施CTK后第14 d和第28 d各处理组脱落花荚的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结果表明喷施CTK可调节脱落花荚的PG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从而降低花荚脱落率,实现对豇豆产量的调控。
胡志辉汪艳杰陈禅友
关键词:豇豆细胞分裂素花荚脱落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