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985)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赵三军陈吉华芦帅李晓静高宇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山东大学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牙本质
  • 4篇粘接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聚糖
  • 2篇蛋白聚糖类
  • 2篇牙本质粘结
  • 2篇牙本质粘结剂
  • 2篇源性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性
  • 2篇聚糖
  • 1篇牙本质粘接
  • 1篇牙本质粘接界...
  • 1篇牙科
  • 1篇牙科粘固剂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布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粘固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成都军区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机关...

作者

  • 4篇陈吉华
  • 4篇赵三军
  • 4篇芦帅
  • 3篇高宇
  • 3篇李晓静
  • 2篇孙勇
  • 2篇王培欢
  • 1篇孙佳琦
  • 1篇徐帅
  • 1篇沈丽娟
  • 1篇李鹏

传媒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试样固定装置在微拉伸测试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条状试样固定方式,应用于微拉伸测试粘接强度。方法:以临床常用牙科粘接剂Adper TM Single Bond 2(SB2)制作树脂-牙本质粘接试件,切割成条状试样,随机分为2组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Ciucchi's夹具(对照组)和本试验装置(实验组),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试样断裂界面,卡方检验分析断裂模式;建立固定装置及夹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机模拟分析拉伸试验中试样应力分布方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粘接强度(MPa)分别为32.76±7.43和43.58±4.72(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粘接界面混合断裂模式分别为28/36和20/36(P<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测试过程中拉伸力沿试样长轴传导,垂直粘接界面,断裂界面应力分布均匀。结论:该实验介绍的条状试样固定方法实用于微拉伸强度应力的测定。
芦帅赵三军孙勇李鹏陈吉华
关键词:应力分布
不同光固化起始时间及粘接面处理方法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牙本质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光照起始时间及粘接面处理方法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牙本质粘接强度及粘结界面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颗新鲜拔除无龋坏人磨牙,用60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冲洗下分别预备出颊、舌侧的牙本质粘结面,沿近远中...
赵三军李芳芦帅高宇李晓静陈吉华
文献传递
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Ⅰ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在人牙本质中的分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介绍牙本质在不完全脱矿下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研究Ⅰ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在人牙本质中的分布情况,以期进一步理解牙本质湿粘接的机制.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的无龋第三磨牙8颗,制备30 μm厚的牙本质切片40张,用37%磷酸凝胶酸蚀15 s,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硫酸软骨素经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tosyl-phenylalanyl chloromethyl ketone,TPCK)处理的胰蛋白酶消化去除前后相对胶原纤维的分布位置.结果 硫酸软骨素分布于牙本质小管管腔以及管周牙本质,Ⅰ型胶原纤维在管间牙本质和管周牙本质均存在;经特异性酶处理去除硫酸软骨素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结论 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以在牙本质不完全脱矿的情况下研究其内部有机成分的分布;硫酸软骨素分布于牙本质小管管腔及管周牙本质,Ⅰ型胶原纤维分布于管间牙本质和管周牙本质.
芦帅赵三军孙勇高宇李晓静陈吉华
关键词:牙本质COLLAGEN
老化对四种水门汀与纤维桩粘接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老化对4种水门汀材料与纤维桩粘接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宜的纤维桩粘接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16颗拔除1个月以内的单根管人下颌前磨牙,常规根管充填并预备桩道后,选用Fuji Ⅰ(A组)、Fuji Cem(B组)、RelyX Unicem(C组)和RelyX ARC(D组)4种水门汀材料分别粘接纤维桩(每组54颗牙);每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进行水储存24 h(粘接后即刻)、冷热循环和冷热循环-机械加载处理(每亚组18颗牙).每亚组8颗牙进行界面微渗漏评分,每亚组2颗牙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界面微观形貌,每亚组8颗牙测试拉出强度.结果 粘接后即刻D组拉出强度[(278±26)N]最高,随后依次为C组[(219±12)N]、B组[(104±23)N]、A组[(73±8)N],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老化处理(冷热循环和冷热循环-机械加载)后A、B组拉出强度均比老化前(粘接后即刻)显著提高(P<0.05),D组拉出强度显著下降(P<0.05).扫描电镜示两种老化处理后D组粘接界面均出现狭窄的裂隙,A、B组粘接界面更致密、均一.两种老化处理后A、B组微渗漏减少,C、D组微渗漏增加.结论 应用树脂类水门汀粘接纤维桩可获得较高的即刻拉出强度,而玻璃离子类水门汀则表现出较好的粘接耐久性.
李晓静赵三军沈丽娟徐帅孙佳琦陈吉华
关键词:牙科粘固剂桩核技术
牙本质内源性聚糖对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耐水储存老化能力的影响
2017年
目的 比较分别去除牙本质蛋白聚糖和糖胺聚糖侧链后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耐水储存老化能力,探索两者在牙本质粘接耐久性中的作用.方法 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的72颗无龋第三磨牙,制备标准牙本质粘接面,37%磷酸酸蚀15 s后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4颗),分别使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ABC)(C-ABC组,即去除糖胺聚糖)、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组,即去除蛋白聚糖)和去离子水(阴性对照组)37℃水浴振荡孵育48 h.制备树脂-牙本质粘接试件,各组粘接试件用随机数字表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8颗):即刻亚组、水储存6和12个月亚组,各亚组相应处理后测试微拉伸强度(即粘接强度),观察断裂模式、界面微观形貌.结果 胰蛋白酶组即刻及水储存6和12个月后的粘接强度[(49.04±3.57)、(37.01±3.21)和(35.27±3.56)MPa]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40.71±3.32)、(28.87±2.34)和(24.20±2.07)MPa](P<0.05);C-ABC组即刻粘接强度[(32.94±2.45)MPa]显著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水储存6和12个月后粘接强度[(26.46±2.45)和(22.50±2.58)MPa]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老化时间延长,各组粘接界面内聚破坏占比增大.水储存后阴性对照组混合层出现裂隙,其他两组均未见裂隙.结论 去除蛋白聚糖可同时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和耐久性,去除糖胺聚糖侧链可降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但提高了粘接耐久性.
高宇赵三军王培欢芦帅陈吉华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牙本质粘结剂纳米渗漏
牙本质内源性蛋白聚糖对全酸蚀粘接剂即刻粘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比较分别去除牙本质蛋白聚糖和糖胺聚糖侧链后牙本质与全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性能,探索糖胺聚糖侧链或蛋白聚糖在牙本质粘接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42颗无龋第三磨牙,制备标准牙本质粘接面,37%磷酸酸蚀15s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4颗),分别使用硫酸软骨素酶ABC (chondroitinase ABC,C-ABC)(C-ABC组,即去除糖胺聚糖)、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组,即去除蛋白聚糖)和去离子水(阴性对照组)37℃水浴振荡孵育48 h.处理后各组牙本质分别与全酸蚀粘接剂A(Adper TM Single Bond 2)和B(Primer&Bond NT)制备标准粘接试件(每亚组6颗样本牙,制作20个粘接试件),37℃水浴24 h后测试即刻粘接强度,分析断裂模式;观察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每亚组1颗样本牙).结果 C-ABC组牙本质与粘接剂A、B的即刻粘接强度[(32.9±2.5)和(26.8±2.2) MPa],与阴性对照组[(40.7±3.3)和(34.6±3.7) MPa]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胰蛋白酶组牙本质与粘接剂A、B的即刻粘接强度[(49.0±3.6)和(44.5±3.0) MPa]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牙本质蛋白聚糖参与了牙本质的粘接过程,去除蛋白聚糖可提高粘接强度,去除糖胺聚糖侧链则降低牙本质与全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高宇赵三军王培欢芦帅李晓静陈吉华
关键词:牙本质蛋白聚糖类牙本质粘结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