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2)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忠和张福成张江永王原金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英文
  • 3篇早白垩世
  • 3篇化石
  • 3篇白垩世
  • 2篇生物群
  • 2篇鸟类
  • 2篇热河生物群
  • 2篇系统发育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层序
  • 1篇义县组
  • 1篇尼安德特人
  • 1篇中生代鸟类
  • 1篇蜥蜴
  • 1篇蜥蜴类
  • 1篇无脊椎动物
  • 1篇系统发育关系
  • 1篇两栖
  • 1篇两栖类
  • 1篇恐龙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3篇张江永
  • 3篇张福成
  • 3篇周忠和
  • 2篇汪筱林
  • 2篇王原
  • 2篇金帆
  • 1篇李淳
  • 1篇贺怀宇
  • 1篇王元青
  • 1篇李志恒
  • 1篇徐星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古脊椎动物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被引量:19
2005年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 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 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 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 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 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 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 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 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 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 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 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 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 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 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 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 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汪筱林周忠和贺怀宇金帆王元青张江永王原徐星张福成
关键词:义县组地层层序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化石层
早白垩世一嗜食同类的半水生爬行动物被引量:1
2005年
汪筱林苗德岁张玉光
关键词: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早白垩世尼安德特人恐龙鸟类
骨舌鱼超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英文)
2006年
通过对中国化石骨舌鱼类及骨舌鱼类现生主要类群的比较研究,用 PAUP 软件对31个分类单元的65个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16个最简约的分支图(步长为206,一致性指数为 0.4320,保留指数为0.7194)。严格合意树显示,中国早白垩世的骨舌鱼类(酒泉鱼、狼鳍鱼、固阳鱼、吉南鱼、同心鱼、西夏鱼、昆都仑鱼和华夏鱼)主要为骨舌鱼超目中不同等级的干群;与一般的观点不同,始舌齿鱼与蛟河鱼组成了姊妹群关系;骨舌鱼目由 Thaumaturus、弓背鱼亚目和骨舌鱼亚目组成;弓背鱼类与象鼻鱼类关系更近;Ostariostoma 为弓背鱼科的姊妹群;副狼鳍鱼与[骨舌鱼亚科+犁齿鱼亚科]组成了姊妹群,该姊妹群关系的建立,将骨舌鱼科的历史延伸到了早白垩世。
张江永
关键词:系统发育
中国化石两栖类和有鳞类研究进展:过去15年回顾(英文)被引量:5
2006年
过去15年中,我国的化石两柄类和有鳞类研究取得了加速进展。共报道了16种两栖类和22种有鳞类,其中15种两栖类和11种有鳞类为新种,包括我国最古老的四足动物宁夏晚泥盆世的潘氏中国螈,湖北中三叠世的大型全椎两栖类宽头远安鲵,东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多种滑体两栖类(如无尾类三燕丽蟾和北票中蟾,有尾类奇异热河螈和东方塘螈),华北占近纪的蜥蜴类(如淅川短齿蜥和垣曲响蜥),以及内蒙古晚白垩世的多种蜥蜴类等。部分旧属种被修订,多与热河生物群的种类有关,如细小矢部龙过去依据幼年个体被认为是一种小型细弱的蜥蜴,新材料显示它实为大型强壮的种类。一批新的两栖类和有鳞类重要化石点被发现,如辽宁北票市四合屯、陆家屯和葫芦岛市水口子,河北丰宁县炮仗沟以及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和乌拉特后旗巴彦满达呼。我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两栖类和有鳞类对研究滑体两栖类和有鳞类相关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系统发育研究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
王原苏珊.E.埃文斯
关键词:两栖类蜥蜴类化石分类学系统发育
中国中生代鸟类概述(英文)被引量:32
2006年
对中国中生代鸟类的发现和研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近年来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的工作表明,这些鸟类主要属于早白垩世的中晚期(131~120Ma),延续了争少11Ma,但主要的辐射发生在125~120Ma 间。为便于分析早白垩世鸟类多样性的演变,本文依据已发表的化石,新建了6个目和科,从而将中国早白垩世鸟类目的总数提高到了15个,进一步揭示了鸟类出现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辐射事件。这一大的辐射还表现在鸟类在形态、飞行能力个体大小、食性和生态习性等均出现了显著的分异。早期鸟类进化过程中首先经历了个体减小过程,其后在今鸟类中率先开始了个体增大的趋势。早期鸟类个体大小的变化受其飞行能力的限制;同时还与食性、习性等的变化密切相关。对热河鸟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脚趾可能不具备完全对握的功能,但这并不影响其攀援树干的能力。树栖的适应对鸟类飞行的起源及其早期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适应湖岸生活方式对今鸟类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早白垩世的鸟类保存了许多食性的直接证据。推测最早的鸟类以食昆虫为主,尔后才出现了特化的植食性和肉食性(如食鱼类)的种类。早白垩世发现的惟一一件鸟类的胚胎化石表明早成性鸟类在鸟类演化史上的出现先于晚成性的鸟类。此外,根据胚胎的大小等特征推测这一鸟类可能还具有较短的孵化周期。腿羽在早期鸟类中可能具有广泛的分布,这一观察进一步表明腿羽在鸟类祖先的飞行之初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后,探讨鸟类的演化离不开它所生活的生态系统。鸟类与其他生物如翼龙竞争中的优势可能直接导致了鸟类的快速发展和分化;同时,这些类群相互间的竞争对翼龙等其他生物的地理扩散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周忠和张福成
关键词:早白垩世鸟类
原羽鸟的层位与热河生物群的脊椎动物化石早期组合被引量:3
2008年
产自河北丰宁四岔口盆地的原羽鸟是迄今所知最为原始的反鸟类化石,其产出岩段不含辽西义县组的标志性化石;该岩段所含的鱼类和鸟类化石显示了比义县组相关属种更原始的特征状态,且叶肢介化石为多见于冀北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属种.就地层发育序列而言,含原羽鸟的沉积岩段在相邻盆地伏于含义县组标志性化石的地层之下,因而确认原羽鸟的层位应低于辽西的义县组,大致相当于冀北的大店子组,这是目前国内鸟类化石与世界上反鸟类的最低产出层位.与原羽鸟相伴的还有其他鸟类、鲟形鱼类、有尾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据此新建丰宁北票鲟-丰宁原羽鸟脊椎动物组合,这一组合将热河生物群中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推进到130.7Ma前.建议以控制生物阶段性发展的大尺度构造沉积旋回来界定热河生物群,并以北票鲟替代狼鳍鱼作为热河生物群的代表化石.
金帆张福成李志恒张江永李淳周忠和
关键词:层位热河生物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