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5029)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谢梅林华轶男薛洁朱路佳姚义琴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司匹林抵抗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6年
- 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常用药物,但并不是所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这一现象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对于它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说法众多,该文根据已有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
- 华轶男谢梅林
-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抵抗血栓血小板
- 阿司匹林对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雄性新西兰兔给予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制成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采用阿司匹林5~20 mg/kg治疗4周,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兔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比浊法测定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结果阿司匹林治疗4周后,血清TC降低25.7%~48.0%,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38.3%~66.2%,HDL-C升高33.3%~70.8%,LDL-C与HDL-C比值降低48.3%~81.9%。阿司匹林(5~10mg/kg^(- 1))对ADP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剂量增加至20mg/kg^(-1)时,对血小板的聚集抑制作用反而减弱。结论阿司匹林对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具有明显的调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两者发挥最佳作用的剂量不同。
- 华轶男薛洁朱路佳张岩谢梅林
- 关键词:阿司匹林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聚集
- 阿司匹林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MP-2/9和TIMP-1基因的表达及分泌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及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阿司匹林处理后,用RT-PCR方法检测MMP-2/9和TIMP-1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MMP-2/9和TIMP-1的含量。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经用阿司匹林12.5~50μg/ml处理24h后,MMP-2/9mRNA表达及分泌至培养上清液中的含量明显降低,MMP-2的降低百分率分别为18.6%~86.8%和37.7%~53.3%,MMP-9的降低百分率分别为32.1%~78.3%和6.5%~14.3%;而TIMP-1mRNA的表达及分泌却显著提高,其增加百分率分别为60.5%~110.9%和94.4%~80.6%。结论阿司匹林可抑制MMP-2/9的基因表达及分泌,同时还可增加TIMP-1的基因表达及分泌,这一效应对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有利的作用。
- 姚义琴谢梅林薛洁张克平朱路佳
- 关键词:阿司匹林MMP-2MMP-9TIMP-1巨噬细胞小鼠
- 阿司匹林抑制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及MMP-2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免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制成高脂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给予阿司匹林5~20mg·kg^-1治疗4wk,实验末诱发斑块破裂,运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斑块破裂处血栓形成的面积,利用光镜观察破裂斑块的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巨噬细胞的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测定COX-2 mRNA和MMP-2 mRNA表达.结果阿司匹林5mg·kg^-1和10mg·kg^-1组可以抑制粥样斑块破裂处血栓的形成(P〈0.01,P〈0.05),且5mg·kg^-1组的作用更明显;阿司匹林可以抑制斑块中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聚集,使纤维帽尤其是肩部区的结构保持得较为完整;阿司匹林5~10mg·kg^-1可明冠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数目(P〈0.05),也能降低斑块中COX-2 mRNA的表达,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在10~20mg·kg^-1组的作用较为明显(P〈0.05),还能明显降低粥样斑块中MMP-2 mRNA表达,但以阿司匹林5mg·kg^-1组的作用较好(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通过降低粥样斑块中MMP-2的表达增加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 薛洁华轶男顾振纶吴开云谢梅林
- 关键词:阿司匹林环氧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2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药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的去稳定化,MMP-2和MMP-9降解斑块部位的纤维帽,促进平滑肌细胞从中层迁移到内膜,加重了血管的结构改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使斑块易于破裂。本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MMP-2和MMP-9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 姚义琴谢梅林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