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hzf-07010)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毅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政府责任的变化与展望被引量:4
- 2010年
-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政府责任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化:全能型政府时期,政治责任凸现,政府责任越位;经济建设型政府时期,经济责任为中心,政府责任错位;公共服务型政府时期,社会责任回归,政府责任缺位。未来以社会责任实现为宗旨的政府在责任履行方面,不能靠硬性的权力强制推行,也不能靠可视性利益来交换或诱惑,而是靠现代国家作为共同体的权威与公民深层次的认同这二者关系的养成来实现,靠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与社会权力三者之间的博弈均衡,因而,要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放任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结果的分配正义的福利与作为投资的福利之间的关系。
- 陈毅
- 关键词:中国模式经济改革政府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
- 基于政策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合作博弈分析——一种博弈分析的视角被引量:14
- 2010年
-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从过去的命令与附庸走向现在的协商与合作的转变已经成为现代政治治理文明的大势所趋,也是区域一体化的要求,走出过去行政区划治理的非合作博弈的困境,探求中央与地方合作博弈新型关系的条件和可能,成为本问题思考的重点。如果能够把政策制定的合法性与政策执行的高效性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放在多次重复博弈的框架中进行博弈,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和论证说明。
- 陈毅
- 关键词: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重复博弈
- 从制度文明看现代政治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近现代政治基于"政治是一种必要的恶"的认识,为了保障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提供免于匮乏和免于支配的政治自由,使人们过上人之为人的主体性政治生活,寻求制度化的整合,驯服国家机器这个庞然大物,把政治看做人为构建的产物,通过制度化的设计从而寻求合理公正的制度化安排,这是近现代政治的主旋律。作为近现代政治核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就是如何通过政治博弈的参与过程达成合理公正的制度化安排。从制度文明的三个历程的演进过程看,从人为制度设计到"法律是主权者的意志"而与"道德无涉",再到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全面理解,这一历程同政治与道德的分离再到道德与政治密不可分的变迁相吻合。我们能很好透视现代政治价值确立与转变,加深我们对近现代政治生活的理解,澄清和积累政治文明的价值,通过对制度的全面理解寻求更加合理的制度建设,更好地为现代政治服务。
- 陈毅
- 关键词:主体性政治价值
- 政府服务理念的根源探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从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既是政治社会化大的时代背景的需求,其背后也有着民主政治的深厚理论根源。一方面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既有利于减少统治成本,又有助于改善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政府的合法性、公共权力的来源、人民主权的民主政治理想得以阐明。
- 陈毅
-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权力合法性人民主权
- 底线伦理·公共理性·责任政府——基于平等公民的责任政府思考被引量:1
- 2009年
- 人们追问如何构建责任政府时,过去往往从至善的伦理政治角度,对政府和个人都提出过高的期望,而结果往往责任错位、落实不力;倘若换一个视角,从具有主体性公民资格的平等公民应该遵守的底线伦理出发,承认合理自利的利益追求,在一个多元开放的重复博弈的竞争框架里,运用公共理性,采取对话、协商、妥协等手段,达成的重叠共识和深度认同,对于责任的建构和履行,更具有心理基础。这也是以权利来建构责任政府与过去以权力来建构政府责任的重要区别。以权利建构责任政府,权力分散,权责对等;以权力构建政府责任,却往往有权而无责,或有责而无权,责任形同虚设。
- 陈毅
- 关键词:底线伦理公共理性责任政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