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952)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侯本祥李红纪海何艳艳杨圣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济南市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根尖
  • 6篇单胞菌
  • 6篇牙髓
  • 6篇球菌
  • 6篇尖周炎
  • 6篇根尖周
  • 6篇根尖周炎
  • 6篇粪肠球菌
  • 6篇肠球菌
  • 4篇卟啉单胞菌
  • 4篇根管
  • 3篇牙髓卟啉单胞...
  • 3篇感染根管
  • 3篇持续性
  • 2篇再感染
  • 2篇生物膜
  • 2篇体外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根尖周炎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市口腔医...
  • 1篇阿姆斯特丹大...

作者

  • 17篇侯本祥
  • 6篇纪海
  • 6篇李红
  • 3篇何艳艳
  • 2篇曹日丹
  • 2篇杨圣辉
  • 1篇孙晓强
  • 1篇张建鹏
  • 1篇史瑞棠
  • 1篇张琛
  • 1篇张琛
  • 1篇刘琨
  • 1篇罗春雄
  • 1篇刘锐
  • 1篇刘颖
  • 1篇吴杉杉
  • 1篇王淑静

传媒

  • 4篇北京口腔医学
  • 3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小单胞菌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微小小单胞菌(Parvimonas micra,Pm)的检出情况以及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采集104名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患牙根管内标本,其中包括初次治疗组(A组)和再次治疗组(B组)各60颗患牙。利用16S r 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标本中的微小小单胞菌16S r DNA的表达;用比值比(OR值)的方法,分析Pm检出率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关系。结果慢性根尖周炎初次治疗组检出Pm 24例,再次治疗组检出Pm 3例。2组结果通过比值比分析发现,随检出Pm几率增加,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出现恶臭(A组OR=3.35,B组OR=14.29)或根尖出现大于5mm的根尖病变(A组OR=2.75,B组OR=6.70)的几率随之增加,95%可信区间下限>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论在初次治疗或再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均有Pm检出。Pm可能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纪海李红侯本祥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RDNA
营养缺乏和碱性环境对粪肠球菌侵入人工微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粪肠球菌侵入人工微管系统能力的影响和微流芯片的适用性。方法:采用软光刻技术制作微流芯片,观察细菌在牛脑心浸出液(BHI)、PBS和pH 10的情况下在微流芯片中的生长情况,测定和比较细菌在相应微管内的最大侵入深度。结果:粪肠球菌在营养缺乏和碱性环境下生长速度明显下降,侵入小管径微管的深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营养缺乏和碱性环境可显著降低粪肠球菌侵入微管系统的能力。微流芯片具有高通量、平行对比和可观察性好等特点,有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平台。
孙晓强王淑静罗春雄侯本祥
关键词:牙本质小管粪肠球菌微流芯片
微小单胞菌与根尖周炎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微小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球菌,广泛存在于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16S rRNA测序法显示,微小单胞菌分别与具核梭杆菌、中间普雷沃菌和厌氧消化链球菌之间具有相关性,其检出率次于具核梭杆菌。微小单胞菌具有明显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可以通过刺激巨噬细胞释放某些炎症递质引发或参与炎症反应,特别是形成持续性的炎症;可以利用谷胱甘肽产生挥发性的硫化物,即根管内恶臭可能与之有关。本文就微小单胞菌在感染根管中的分布、微小单胞菌与其他优势菌间的相关性、微小单胞菌的致病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纪海侯本祥
关键词: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微小小单胞菌与牙髓优势致病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研究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微小小单胞菌的检出率及其与牙髓优势致病菌检出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该菌在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 采集104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患牙根管内标本,其中包括慢性根尖周炎初次治疗组和再次治疗组(患牙需经根管治疗2年以上,X线片表现为患牙根管充填不完善,根尖周病变不愈合或出现新的根尖周病变),两组各60颗患牙(初次治疗组47例,再次治疗组57例).利用菌种特异性引物16S rDNA PCR法检测标本中的微小小单胞菌DNA,并计算其检出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OR直)方法分析该菌与粪肠球菌、牙髓卟啉单胞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慢性根尖周炎初次治疗组中微小小单胞菌的检出率为40%(24/60),再次治疗组中微小小单胞菌的检出率为5%(3/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慢性根尖周炎初次治疗组(OR=5.98)和再次治疗组(OR=33.50)中微小小单胞菌与牙髓卟啉单胞菌之间均具有相关性,与粪肠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微小小单胞菌为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微生态环境中的组成菌之一,与牙髓卟啉单胞菌的定植之间可能存在共生关系.
纪海李红何艳艳侯本祥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
密度感应系统LuxS基因在持续性根尖周炎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LuxS基因在持续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持续性根尖周炎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从持续性根尖周炎患者根尖病变组织分离粪肠球菌lcl1709,以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2为对照,使用...
杨明侯本祥张琛
关键词:粪肠球菌LUXS基因生物膜
文献传递
氯己定凝胶和氢氧化钙糊剂抑菌作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氯己定凝胶(CHX)、氢氧化钙糊剂(CH)及其混合物(CHX+CH)对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微小小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量CHX、CH及CHX+CH的抑菌圈;将以上4种细菌悬液分别稀释成1.5×10~8、3×10~8、6×10~8、9×10~8、12×10~8、15×10~8CFU/mL不同浓度,通过直接接触法比较各药物的抑菌效果,并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菌圈从大到小依次为:CHX、CHX+CH、CH(各药物间相比,P<0.05);对粪肠球菌的抑制效果为:CHX+CH>CHX>CH,而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及微小小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CHX>CH>CHX(各药物间相比,P<0.05)。结论:氯己定凝胶扩散作用最强,氯己定凝胶和氢氧化钙糊剂混合物直接接触抑菌作用最强。
李韶容刘颖杨子侯本祥
关键词:粪肠球菌
Microbial diversity in failed endodontic root-filled teeth被引量:13
2012年
ZHANG ChenHOU Ben-xiangZHAO Huan-yingSUN Zheng
关键词:RRNA基因PCR扩增DNA提取
粪肠球菌体外根尖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及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建立根尖生物膜模型,观察粪肠球菌根尖生物膜模型的形态及结构。方法选取人新鲜拔除的单根离体牙24颗,随机分为8组,每组3颗,浸泡于粪肠球菌ATCC 29212菌悬液中,分别于1、2、7 d建立根尖生物膜模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生物膜形成过程;使用碘化丙啶(PI)和刀豆球蛋白A异硫氰酸荧光素(ConA-FITC)对生物膜细菌及细胞外基质进行双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CLSM)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计算生物膜覆盖率。结果随时间的增加,根尖样本表面细菌覆盖面积增加,7 d组与1、2 d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 d与2 d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组形成生物膜结构,其样本表面的覆盖率为17.23%±1.52%,样本表面有大量细菌附着,细菌被细胞外基质包绕,并呈群落分布。生物膜中的细菌被PI染成红色,细胞外基质被ConA-FITC染成绿色,可见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以及亲水性通道。结论粪肠球菌根尖生物膜于培养7 d时形成完整的生物膜结构,由细菌群落及其周围大量的不定型基质组成。
曹日丹侯本祥
关键词:粪肠球菌
三种单锉镍钛器械引起根尖区及根管壁牙本质微裂隙的研究
目的:比较单锉系统和ProTaper镍钛系统根管预备后,根尖区及根管壁牙本质微裂隙的发生率。方法:选取80颗离体下颌切牙,采用修复用亲水性硅橡胶印模材料模拟牙周膜组织,将离体牙包埋在聚烯酸自凝树脂模型中,暴露根尖区3mm...
刘锐侯本祥H Shemesh吴民凯
文献传递
牙髓卟啉单胞菌密度感应系统luxS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2014年
目的检测牙髓卟啉单胞菌模式株、临床分离株密度感应系统luxS基因。方法选取牙髓卟啉单胞菌模式株及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细菌基因组DNA,PCR克隆及测序,并通过基因序列比对,比较临床分离株和模式株的一致性。结果电泳鉴定存在目的条带,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表明,牙髓卟啉单胞菌PCR产物与目的基因完全一致(均为100%)。结论本实验引物设计合理,能较好地扩增出牙髓卟啉单胞菌的luxS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为进一步研究牙髓卟啉单胞菌luxS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何艳艳侯本祥
关键词:牙髓卟啉单胞菌LUXS基因密度感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