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N02006-230)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孙闯周辰亮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异体
  • 1篇异体神经
  • 1篇异体神经移植
  • 1篇神经移植
  • 1篇同种异体
  • 1篇冷冻保存

机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篇周辰亮
  • 1篇孙闯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冷冻保存后不同直径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经液态氮冷冻贮存后,不同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神经再生情况。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雌雄不限,取10只鼠分别切取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坐骨神经,放于-196℃液态氮贮存3周备用;其余30只鼠随机分为A、B、C 3组,均造成右侧胫神经8 mm的神经缺损模型,分别植入不同直径异体神经。A组:粗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B组:等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细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术后2、4周分别进行大体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及电生理学检查。结果电生理学检查:2周时,传导速度(CV)及波幅(Amp)经统计学分析,A、B、C 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周时,CV及Amp经统计学分析,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C组明显优于A组。病理组织学检查:2周时,3组均见明显髓鞘、轴突崩解和空泡变性,基底膜管完整清晰,外周见较多新生血管及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4周时,各组吞噬现象消失,并见较多新生神经轴突,其中C组的再生轴突数量和直径均优于其余2组;结论不同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对神经再生效果有明显影响,其中细直径移植组神经再生效果最佳。
孙闯周辰亮
关键词:神经移植同种异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