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257)
-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 相关作者:丁长青张智刘冬平郭敏王安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朱鹮就地保护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08年
- 从保护机构的建立、栖息地保护与改善、野生种群监护、野生种群现状、濒危等级下降、野化放飞和再引入几个方面综述了27年来中国朱鹮就地保护的成就。在1999-2007年朱鹮繁殖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朱鹮繁殖区扩散、巢区植被变化、营巢地海拔变化和营巢树种变化等近年来朱鹮繁殖生态出现的变化。针对目前朱鹮繁殖区分布现状和朱鹮繁殖生态的变化,分析了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张智丁长青
- 关键词:朱鹮繁殖生态
- 野生朱鹮保护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7年
- 朱鹳是世界濒危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现仅分布于中国陕西省洋县及其邻近地区。我国自1981年重新发现野生朱鹮以来,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野生种群数量已从7只增长到约600只。综述了25年来我国朱鹮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近年取得的成绩和研究进展,包括栖息地保护、野生种群监测和再引入等;指出了当前我国朱鹮保护面临的问题和亟待开展的工作;为朱鹮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建议。
- 丁长青刘冬平
- 关键词:朱鹮野生种群
- 笼养朱鹮繁殖期的鸣声特征被引量:8
- 2007年
- 于2005年4月采集到笼养朱鹮(Nipponia nippon)4种行为状态的鸣叫声,对其繁殖期求偶鸣叫、交尾鸣叫、假交尾鸣叫和惊叫的鸣声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行为状态的鸣声差异。求偶鸣叫振幅小,主要频率范围在156±13.2 Hz-1 568±120.3 Hz之间(n=30),声谱谐波丰富,频带呈直线型和拱型。交尾鸣叫由7-21声连续、急促的鸣叫和一声长鸣组成,声音宏亮有力,频域特征表现为主频呈现双峰,主要频率范围在346±16.7 Hz-2 396±138.2 Hz之间(n=14),音节高度重复并多有谐波。假交尾叫声有三种声模式,模式1包含2-10声短促鸣叫声和一声长鸣;模式2仅发出多声短促鸣叫声;模式3仅一声长鸣,频域特征在三种声模式下表现不同,模式1主频呈现双峰,模式2和模式3仅有一个峰值,主要频率范围在328±18.2 Hz-2 067±189.1 Hz之间(n=38),声谱多谐波,频带形状呈下滑状或直线状。遇险惊叫声信号振幅最大,每一声信号中包含多个脉冲组,惊叫声主频较高,主要频率范围在375-2 300 Hz之间,声谱多谐波,低频频带呈直线型,高频频带呈半拱形,声音末尾有明显的降调。
- 郭敏吴晓民任建设张军风李亚微王安文丁长青
- 关键词:朱鹮繁殖期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