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21150011)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熊应乾刘振夏余华李双林杜德文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陆架
  • 3篇东海陆架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貌
  • 1篇地貌分类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东中国海
  • 1篇岩芯
  • 1篇中国海
  • 1篇沙脊
  • 1篇盛冰期
  • 1篇浅海
  • 1篇重矿物
  • 1篇微量元素
  • 1篇微量元素变化
  • 1篇物源研究
  • 1篇西北部
  • 1篇末次盛冰期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余华
  • 4篇刘振夏
  • 4篇熊应乾
  • 2篇李双林
  • 1篇向荣
  • 1篇姚菁
  • 1篇于洪军
  • 1篇李朝新
  • 1篇李巍然
  • 1篇杜德文
  • 1篇王昆山
  • 1篇马龙
  • 1篇王树昆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海岸工程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东海和凯尔特海潮流沙脊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东海潮流沙脊与凯尔特海沙脊均为开阔陆架上的大型深水沙脊,它们都形成在冰后期海面上升时期。目前仍然经受现代潮流和风暴浪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处于活动沙脊和衰亡沙脊之间的发育过程,属于准活动沙脊。与东海比较,凯尔特海的动力作用更强。东海沙脊横剖面大多呈向西南方向倾斜的前积层理,偶见波浪侵蚀面,反映以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沙脊内部结构的特点;凯尔特海沙脊剖面呈现复杂的交错层理,内部有较多的波浪侵蚀面,这是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形成的沙脊内部结构的特点。
刘振夏余华熊应乾李朝新
关键词:潮流沙脊
东海陆架西北部地貌分类及沉积环境演变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多次海洋调查的多波束、表层沉积物资料及中法合作海洋地质调查的浅地层剖面资料,对东海陆架西北部的地貌进行详细分类,探讨该区环境演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存在潮流沙脊,潮流冲刷槽、暗礁等多种地貌形态;该区发育多期潮流沙脊,反映了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海进和海退过程。
王树昆于洪军马龙姚菁
关键词:地貌分类沉积环境
末次盛冰期以来东海陆架南部EA05岩心地层划分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综合分析东海陆架南部EA05岩心上部30m的岩性、有孔虫丰度和一些特征的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该段岩心的气候地层划分。该段岩心可依次划分为末次盛冰期(30~11.85m)、冰消期(11.85~5m)和冰后期(5~0m)地层。末次盛冰期时气温低。研究区水深浅。沉积物中有孔虫丰度很低,且大多数热带浮游有孔虫种属消失,此时陆源物质输入量较大,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高。黑潮对东海陆架南部影响小。随着冰消期以来气温回升,海面上升,研究区水深增大。岩心中有孔虫丰度急剧增加;陆源物质输入量减少,沉积速率降低。大约在16kaB.P.左右,黑潮重新开始对东海南部陆架产生影响。在EA05岩心的6~5m,3.4~3.0m和1.4~1.2m处分辨出了3个冷事件,可能分别对应于YD事件、8.2kaB.P.冷事件和3.8kaB.P.新冰期Ⅲ。反映出该地区冰消期和冰后期气候波动较大。
余华刘振夏熊应乾李双林向荣
关键词:东海陆架末次盛冰期古环境地层黑潮
东海DGKS9617岩芯物源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东海内陆架东北部DGKS9617岩芯以55cm为界明显地分为两个沉积相,岩芯下部(55~851cm)潮流作用明显,为浅海潮流相,而上部(0~55cm)潮流作用不明显,为浅海相沉积。岩芯的重矿物含量特征,Fe、Mn、V、Cr、Ni、Cu、Zn等7个元素的判别函数计算结果,以及碳酸盐分析和Ba—Sr—Zn三角判别图均一致显示岩芯沉积物的重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长江沉积物类似,柱样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虽然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环境差别较大,但其物质来源并未发生变化。
余华刘振夏熊应乾李巍然王昆山
关键词:岩芯重矿物海潮陆架浅海
Size Distribution of Submarine Landslides Along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East China Sea
2009年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submarine landslides o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using the size of the landslide source regions. Geomorphometric mapping is used to identify 102 mass movements from multibeam bathymetric data and to extract morphologic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head scarps and side walls. These mass movements have areas ranging between 0.06 km2 and 15.51 km2 and volumes between 0.002 km3 and 2 km3. The area vs volume relationship of these failure scarps is approximately linear, suggesting a fairly uniform failure thickness in each event with scarce deep excavating landslides. The cumulative area distribution of the slope failures can be described by an inverse power law. The submarine landslides on the mid-ECS continental slop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large-scale self-organizing system because the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issipative system in a critical state.
HU GuanghaiYAN TongLIU ZhenxiaMaarten VannesteDONG Lifeng
关键词:海底滑坡东中国海大陆坡耗散系统滑坡分布
东海陆架EA01孔沉积物常微量元素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1
2006年
以EA01孔为研究对象,运用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并辅以古生物、矿物等指标探讨东海中陆架北部的地层划分及物质来源。首先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常微量元素垂向变化,发现EA01孔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地层学信息可以作为指示地层和古气候信息的良好指标;同时运用因子分析,La/Yb—N i/Co—Cr/V三角图和U/Th—(Zr+H f)/(A l2O3+TiO2)散点图等多种方法分析了EA01孔沉积物的物质来源,认为EA01孔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其物质成分可能部分受到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影响。
熊应乾刘振夏杜德文余华李双林
关键词:东海陆架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