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40062)

作品数:19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宝安高冲程坚丁家华高峰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3篇耐药
  • 12篇多药
  • 12篇多药耐药
  • 8篇K562/A...
  • 6篇肿瘤
  • 6篇甲素
  • 6篇汉防己
  • 6篇汉防己甲素
  • 6篇防己
  • 4篇细胞多
  • 4篇细胞多药耐药
  • 4篇纳米
  • 4篇纳米FE
  • 4篇K562/A...
  • 3篇蛋白
  • 3篇柔红霉素
  • 3篇逆转
  • 3篇红霉素
  • 3篇白血

机构

  • 18篇东南大学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 4篇江苏大学
  • 3篇医学部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8篇陈宝安
  • 13篇程坚
  • 13篇高冲
  • 12篇高峰
  • 12篇丁家华
  • 9篇许文林
  • 9篇王雪梅
  • 8篇赵刚
  • 7篇王骏
  • 7篇孙新臣
  • 7篇鲍文
  • 6篇刘莉洁
  • 6篇夏国华
  • 6篇宋慧慧
  • 6篇李国宏
  • 5篇孙耘玉
  • 5篇陈文姬
  • 4篇王飞
  • 3篇沈惠玲
  • 3篇单学赟

传媒

  • 8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癌症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Chines...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溴汉防己甲素逆转多药耐药的体内体外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5-溴汉防己甲素(BrTet)和汉防己甲素(Tet)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采用MTT法检测阿霉素(ADM)联合应用BrTet、Tet,对K562/A02细胞和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ADM浓度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采用RT-PCR测定细胞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BrTet、Tet在体内的逆转耐药作用。结果发现,BrTet在0.25、0.5以及1μmol/L浓度条件下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BrTet显著增加K562/A02细胞内ADM浓度,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抑制P-gp的表达,下调mdr1mRNA的表达。在荷瘤鼠模型中,BrTet明显增加ADM对K562/A02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从单用ADM的5.8%上升至26.1%,而在K562移植瘤中没有显著差异。结论:BrTet在体内体外试验中均显示出显著的逆转MDR作用,其活性可能与抑制P-gp的过度表达和增加抗肿瘤药物的积聚有关。
程坚王珏琼陈宝安高峰许文林沈惠玲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赵刚宋慧慧鲍文孙茜戴永援孙新臣成红艳邓雨霞李国宏陈宁娜刘莉洁王雪梅
关键词:多药耐药汉防己甲素阿霉素K562/A02细胞
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对藤黄酸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效应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0年
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藤黄酸(GA)和磁性纳米Fe3O4颗粒(MNP-Fe3O4)治疗白血病的潜在可能性。采用MTT法检测GA对U937的细胞毒作用及GA联合MNP-Fe3O4对U937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right及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的caspase-3、bcl-2、bax、NF-κB和survivin基因及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GA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MNP-Fe3O4本身无细胞毒作用,但能使GA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联合应用GA和MNP-Fe3O4诱导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用GA明显增加,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同时可见caspase-3及bax表达上调,而凋亡抑制基因如bcl-2、NF-κB和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MNP-Fe3O4能增强GA对U93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新型而安全有效的白血病治疗方法。
梁艺琼陈宝安吴玮玮高峰夏国华邵泽叶程坚丁家华高冲李国宏陈文姬陈宁娜许文林孙新臣刘莉洁李小毛王雪梅
关键词:藤黄酸细胞凋亡U937细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本研究旨在比较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尼洛替尼(Nilotinib)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用RT-PCR法检测各组mdr-1mRNA、bcr-abl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gp、P210蛋白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柔红霉素(DNR)的蓄积。结果表明:0.0625μmol/L伊马替尼、5nmol/L尼洛替尼对K562/A02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上述剂量单独作用48小时均下调mdr-1mRNA、bcr-abl mRNA、P-gp、P210蛋白的表达,且尼洛替尼较伊马替尼作用更强。荧光强度检测显示,K562/A02细胞经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单独处理48小时后,其细胞内DNR浓度分别为K562细胞中的7.85%、12.02%。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很好的逆转细胞耐药作用,且尼洛替尼较伊马替尼逆转作用更强。
单学赟陈宝安夏国华许文林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鲍文宋慧慧高峰王飞王雪梅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洛替尼MDR1基因BCR-ABL基因
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_3O_4提高裸鼠异种移植模型中多药耐药K562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效果(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肿瘤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外显示了良好的耐药逆转效果,本实验研究了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对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效果。将裸鼠高成瘤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n及其相应的多药耐药株K562-n/VCR分别接种于裸鼠的两侧腹股沟皮下,以建立人类白血病移植瘤模型;将双侧成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给予磁性纳米Fe3O4颗粒,C组给予柔红霉素,D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E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同时在肿瘤表面建立固定磁场。在实验开始后的第1,5,9,13,17,21天分别测量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分离瘤组织并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mdr-1的转录和表达。结果表明:D组、E组的K562-n/VCR肿瘤体积显著小于A、B、C3个组(D或E组相对于A,B或C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C组肿瘤细胞有散在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D和E组的mdr-1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B、C3个组,但是P-gp的表达在5个组中无差异。C组、D组、E组3个组K562-n肿瘤平均肿瘤体积显著小于的A、B两组的平均肿瘤体积(C、D或E组相对于A或B组p<0.05)。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在C、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结论: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具有明显的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单用柔红霉素,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敏感的K562-n的肿瘤中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本实验中外加磁场并未增加疗效。
赖斌斌陈宝安程坚高峰许文林丁家华高冲孙新臣李国宏陈文姬刘莉洁李小毛王雪梅
关键词:柔红霉素多药耐药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
尼洛替尼联合5-溴汉防己甲素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尼洛替尼、5-溴汉防己甲素(BrTet)及其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尼洛替尼、BrTet单独或联合作用于K562/A02细胞,应用MTY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mdr1 mRNA的表达及Western blot分析P糖蛋白(P-gp)的表达的情况.结果 5 nmol/L尼洛替尼和0.5μmol/L BrTet单独使用48 h后,柔红霉素(DNR)对K562/A02细胞的IC50分别为4.52 mg/L和5.41 mg/L,联合使用后,DNR对K562/A02细胞的IC50降为2.98 mg/L.单用DNR、尼洛替尼和BrTet均不能增加K562/A02细胞凋亡率(P〉0.05),DNR联合尼洛替尼和BrTet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单用5 nmol/L尼洛替尼和0.5μmol/L BrTet 48 h后,K562/A02细胞mdr1 mRNA灰度值为0.48±0.04、0.64±0.01,两者合用K562/A02细胞mdr1 mRNA灰度值下降为0.35±0.04.单用5 nmol/L尼洛替尼作用48 h,P-gp的表达水平为0.61±0.05;单用0.5μmoL/L BrTet作用48 h,P-gp的表达水平为0.52 ±0.02;两者合用K562/A02细胞P-gp的表达水平降为0.44±0.03.结论 单独应用尼洛替尼和BrTet均可部分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机制可能与降低mdr1 mRNA和P-gp的表达及增加K562/A02细胞凋亡有关,并且两药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陈宝安单学赟程坚王飞丁家华高冲赵刚王雪梅许文林高峰夏国华Michael Schmitt
关键词:尼洛替尼糖蛋白类
低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indazoh(YC-1)对人白血病耐阿霉素细胞K562/A02的耐药逆转作用,并探讨逆转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YC-1和阿霉素(ADM)单独或联合使用48 h对K562/A02细胞和K562细胞增值抑制效应及耐药逆转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5、10和20 μmol/L YC-1单独或联合1 mg/L阿霉素作用K562/A0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及联合应用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dr1基因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HIF-1α、P-糖蛋白(P-gp)表达变化.结果 K562与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IC50值分别为(1.56±0.07)mg/L和(42.98±3.15)mg/L,耐药倍数为27.55倍.予5、10和20μmol/L YC-1作用后,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4.63、16.38和10.71倍;0、5、10和20μmol/L YC-1单独或联合1 mg/L阿霉素处理K562/A02细胞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1.9±0.9)%、(4.9±0.9)%、(5.8±1.1)%和(9.3±1.4)%与(2.3±0.7)%、(8.2±1.2)%、(19.0±1.7)%和(34.5 ±2.4)%.0、5、10和20 μmol/L YC1联合1 mg/L阿霉素处理K562/A02细胞48 h后细胞内阿霉素荧光强度分别为232±33、1300±219、1961±240和3342±269;随着YC-1浓度增加,HIF-1α mRNA表达没有明显差异,mdr1 mRNA逐渐下调,HIF-1±和P-gp表达均下调.结论 YC-1可以通过抑制HIF-1α蛋白表达,下调mdr1 mRNA水平和P-gp水平,增加细胞内阿霉素药物浓度,部分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
陈宝安王飞程坚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赵刚鲍文宋慧慧高峰夏国华单学赟
关键词:多药耐药YC-1
肿瘤细胞铁代谢及其调节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0年
铁是一切生命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参与重要的生命代谢过程,在DNA的合成、电子传递、氧运送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铁代谢包括吸收、转运和利用是严格受控的。机体储存铁与某些肿瘤的风险正相关,其中包括直肠癌、肝癌、肾癌、肺癌及胃癌。在肿瘤细胞中,铁代谢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如转铁蛋白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中转铁蛋白受体1水平高于正常细胞,摄取铁的速率更快;转铁蛋白受体2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但常常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许多实体性恶性肿瘤细胞可以合成或分泌铁蛋白;肿瘤患者常表现为高水平铁调素。通过对肿瘤细胞铁代谢的研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针对恶性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和靶向性,β-藤黄素通过TfR1间接引起细胞凋亡作用。
王淑君高冲陈宝安
关键词:铁代谢肿瘤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转铁蛋白铁调素
汉防己甲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18
2011年
汉防己甲素(又称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己的根块中提取出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粉防己的主要有效成分。Tet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影响钙离子的跨膜转运以及自细胞内的分布利用。Tet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矽肺和关节炎等。此外,Tet还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高压及防治门脉高压、抗肿瘤、逆转耐药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Tet的生物活性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使Tet的药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认识,提示了其具备很高的临床潜在价值,但它的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蔡晓辉王帅陈宝安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药理活性钙离子拮抗剂抗肿瘤作用
汉防己甲素对K562/A02细胞株SORCIN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在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耐药相关的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MTT法筛选出所需浓度Tet,与K562/A02细胞株孵育培养48小时后,通过MTT检测Tet对柔红霉素(DNR)细胞毒性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SORCIN基因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orcin表达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所选浓度范围内,Tet可以增强DNR对K562/A02的细胞毒作用,(Tet浓度为0,0.5,1.0,2.0mg/L时DNR和Tet的IC50分别为11.3±0.17,5.15±0.10,3.91±0.06,2.52±0.04mg/L,p<0.01);K562/A02细胞中SORCIN基因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SORCIN的表达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K652细胞中sorcin蛋白低表达,K562/A02细胞中sorcin蛋白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结论:MTT检测显示Tet对K562/A02耐药逆转呈浓度依赖性,Tet可能通过调整SOR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K562/A02的耐药性,但并不与其耐药逆转作用完全相关。
李静陈宝安朱敏生高峰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宋慧慧马燕鲍文孙新臣成红艳许文林沈惠玲
关键词:多药耐药汉防己甲素K562/A02细胞株
DLK1及c-FLIP基因在AML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FLIPL、c-FLIPS及DLK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PCR半定量检测8例AML(AML组)及3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FLIPL、c-FLIPS及DLK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ML组患者DLK1 mRNA、c-FLIPL mRNA、c-FLIPS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ML各FAB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K1、c-FLIPL及c-FLIPS基因在AML患者中表达异常增高,可能在白血病细胞逃脱凋亡、无限增殖中发挥作用。
张波陈宝安高冲高峰夏国华邵泽叶丁家华赵刚程坚王骏宋慧慧鲍文仲悦娇裴孝平王飞顾忠泽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