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2nm0502800)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栾英豪陈雪梅吴志超周朋朋马新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改性
  • 2篇乙烯
  • 2篇增韧
  • 2篇碳酸钙
  • 2篇氯乙烯
  • 2篇纳米碳酸钙
  • 2篇聚氯乙烯
  • 2篇表面改性
  • 1篇酸酐
  • 1篇酰胺类
  • 1篇酯化
  • 1篇邻苯二甲酸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CACO
  • 1篇纳米CACO...
  • 1篇化学交联
  • 1篇交联
  • 1篇复合材料
  • 1篇苯二甲酸
  • 1篇苯二甲酸酐

机构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栾英豪
  • 3篇陈雪梅
  • 2篇吴志超
  • 1篇马新胜
  • 1篇杨景辉
  • 1篇陈严严
  • 1篇周朋朋

传媒

  • 2篇塑料工业
  • 2篇塑料科技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CR核层结构对PVC增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类聚合物(ACR)胶乳,其中核层及中间层为不同交联程度的聚丙烯酸丁酯(PBA),壳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拉伸性能的测定表征了ACR的自身性能;聚氯乙烯(PVC)冲击强度的测定和PVC断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征了ACR增韧后的PVC的性能.结果表明:ACR内部结构及外界温度对增韧效果有重要影响;测试温度大于15℃时,核层交联度为6% ~ 12%时,ACR增韧效果最佳.
陈严严杨景辉陈雪梅栾英豪
关键词:化学交联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应用于聚氯乙烯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提高纳米碳酸钙在聚氯乙烯(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分别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与丁醇、辛醇、十六醇、二乙二醇丁醚单酯化制得邻苯二甲酸单酯,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得到邻苯二甲酸酐单酯化钠盐,再以其作为表面改性剂,采用湿法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后,添加到PVC中制备了PVC/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转矩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VC力学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改性剂中有机基团的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另外,当改性剂中的有机基团具有一定的极性,PVC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更佳。
周朋朋栾英豪马新胜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酐酯化纳米碳酸钙聚氯乙烯
酰胺类改性剂对nano-CaCO_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PVC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在聚氯乙烯(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分别采用十八胺、十二胺和辛胺与马来酸酐反应,制备出三种改性剂;然后分别用这三种改性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湿法改性,制备了PVC/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改性剂均可以与纳米碳酸钙表面结合,阻止了纳米碳酸钙的团聚,改性后的粒子可以均匀地分散在PVC基体中;三种改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都可以显著提高PVC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但其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变化不大。
吴志超栾英豪陈雪梅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增韧
纳米CaCO_3表面改性及其对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分别采用十八胺、十二胺和正辛胺对纳米CaCO3进行湿法改性,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纳米CaCO3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改性的纳米CaCO3对PVC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性剂均可以与纳米CaCO3表面结合,形成一有机层,阻止了纳米CaCO3团聚,使改性后的粒子可以均匀分散在PVC基体中;十八胺、十二胺和正辛胺改性后的纳米CaCO3均可显著提高PVC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并且随着改性剂分子链长度的增加,冲击强度也略有提高;改性纳米CaCO3可以略微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但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
吴志超栾英豪陈雪梅
关键词:聚氯乙烯纳米CACO3表面改性增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