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UGL100412)

作品数:16 被引量:160H指数:8
相关作者:朱红涛杨香华李敏刘强虎黄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盆地
  • 8篇层序
  • 6篇地层
  • 5篇层序地层
  • 4篇东营组
  • 4篇凹陷
  • 3篇地层单元
  • 3篇地层学
  • 3篇珠江口盆地
  • 3篇文昌组
  • 3篇渤中凹陷
  • 3篇层序地层学
  • 2篇地震沉积学
  • 2篇地震多属性
  • 2篇三叠
  • 2篇三叠纪
  • 2篇区块
  • 2篇陆相
  • 2篇陆相湖盆
  • 2篇湖盆

机构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15篇朱红涛
  • 9篇杨香华
  • 8篇刘强虎
  • 8篇李敏
  • 7篇黄众
  • 2篇李丹
  • 2篇杜文波
  • 2篇刘浩冉
  • 2篇庄文娟
  • 1篇许晓明
  • 1篇黄胜兵
  • 1篇胡孝林
  • 1篇付鑫
  • 1篇郭巧珍

传媒

  • 5篇地质科技情报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三叠纪三角洲时空演化与物源体系被引量:2
2015年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盆地是一个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叠合盆地,三叠纪时期处于稳定克拉通大陆边缘拗陷阶段,沉积区基底构造稳定,坡度平缓,发育大型的浅水三角洲。利用钻井、地震以及古生物资料,明确了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与沉积特征:平面上具有三角洲平原分布广、三角洲前缘欠发育、无前积现象等特征;纵向上具有相漂移、地层厚度大、三角洲平原薄煤层普遍发育等特点;沉积作用以单向水流作用为主,正旋回的分支流水道砂体广泛发育;三角洲砂岩分布广,成分成熟较高,但分选磨圆差—中等,互层泥岩中陆源碎屑有机组分丰富,体现了浅水、快速堆积、远距离搬运的特点。平面上西北陆架North Carnarvon以及Browse主力三角洲砂体位于中晚三叠世卡尼期—诺瑞期;而Bonaparte盆地主力砂体位于中三叠世拉丁期—卡尼期。晚三叠世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北部普遍发生抬升,导致Browse盆地与Bonaparte盆地三叠系发育不全,三角洲规模较小;而西北陆架西南部North Carnarvon盆地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大,且发育大型三角洲。Pilbara地块、Yilgarn地块以及Kimberley地块为源区三大古陆,其中Pilbara地块与Yilgarn地块大多出露太古代花岗岩类,Kimberley地块以元古代变质结晶岩和沉积岩为主,为盆地提供了充足的碎屑沉积物。利用岩矿资料、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探讨了大型三角洲的碎屑物来源:North Carnarvon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Pilbara以及Yilgarn地块,Browse以及Bonaparte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Kimberley地块。研究成果表明,在三叠纪全球温室气候背景条件下,特提斯南缘具有发育大型三角洲的特殊古地理背景;大型三角洲发育的地质条件除充足的降雨与丰富的物源供给外,还必须具有稳定持续沉降的构造背景。
常吟善杨香华李丹许晓明胡孝林
关键词:物源体系
三叠纪巨型季风在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North Carnarvon盆地的沉积记录被引量:2
2013年
国内外众多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验都显示全球三叠纪泛大陆受到巨型季风的影响。三叠纪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North Carnarvon盆地位于特提斯洋南缘,是否受到季风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值得探讨。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系一系列沉积记录表明其受到了明显的巨型季风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三叠纪发育巨厚浅水辫状河三角洲;②薄煤层广泛分布,粗砂岩与富有机质泥岩频繁互层;③发育多期河道、多期冲刷面和水道滞留沉积;④高山植物孢粉与低地植物孢粉混合互层。上述沉积记录对研究同类盆地季风对沉积作用的影响有一定参考价值。
庄文娟朱红涛杨香华黄众李丹
关键词:NORTH三叠纪
渤中凹陷西斜坡BZ3-8区块东营组东二下高分辨率井震层序及地震沉积学被引量:4
2012年
渤海海域凹陷由于资料的限制,其沉积相研究多为宏观的区域性研究,制约了储层的精细解释。基于最新采集的高精度地震三维资料,结合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理论方法,开展渤中凹陷西斜坡BZ3-8区块东营组重点目的层,东二下层序高分辨率井震层序分析及其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南北两侧具有不同的物源体系和沉积相模式。低水位体系域(L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研究区北部物源均形成扇形、朵形的地震多属性及振幅切片异常,对应于扇三角洲沉积;南部物源均形成NE向展布的条带状地震多属性及振幅切片异常,对应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海进体系域(TST)时期,湖平面快速上升导致扇体不发育,仅在研究区北部局部发育小规模的扇三角洲沉积。东二下层序LST(富砂)-TST(富泥)-HST(富砂)的岩相演化规律,充分反映了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层序格架中的地层岩相组合分布规律,对储层和烃源岩的预测具有指示意义。
黄众朱红涛周心怀杨香华刘浩冉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渤海湾盆地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的定量构建
2014年
珠江口盆地的相对湖平面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近系海相盆地,由于资料限制,很少深入探讨古近系陆相湖盆的湖平面变化。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发育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由于无井钻穿文昌组,只能根据地震资料探讨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结合Wheeler变换,定量重建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和湖岸线迁移曲线,并与传统上超点法定性重建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构建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总体趋势一致,但是识别精度差别较大。定量构建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的优势在于:1不仅能反映湖平面总体变化趋势,还能有效反映湖平面的小幅度升降,为识别高级别层序地层单元提供条件;2上超点法定性解释人为主观性较大,造成解释结果的多解性,而Wheeler变换定量解释具有客观性,消除了人为影响,有效降低了多解性;3层序地层定量自动追踪不但有效减少人为解释的工作量,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获取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研究区文昌组可以划分为2期裂陷旋回和7个三级层序。
刘依梦朱红涛施和生舒誉刘强虎付鑫
地球化学资料定量识别层序地层单元技术综述被引量:4
2012年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包括:碳氧同位素法、黏土矿物法、胶结物含量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TOC识别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上述方法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具有识别准确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受到样品采样不连续的限制和受成岩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多地球化学指标结合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开展层序地层单元综合识别。
朱红涛庄文娟黄众刘强虎
关键词:层序地层单元地球化学资料
渤海湾盆地QHD29-2区块东营组东三段沉积与构造-古地貌的响应被引量:9
2011年
QHD29-2区块南侧石臼坨凸起的控边断层具有中部活动强、两侧逐渐减弱的构造活动特征,造就出中部陡、两侧缓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并对沉积体系发育的类型、沉积充填序列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于单井相、概率累积曲线、C-M图、薄片分析和地震多属性分析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相模式与中部陡、两侧缓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中部构造活动强的陡坡带,发育平面呈扇形、朵形的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沉积,两侧构造活动弱的缓坡带,发育平面呈条带状的长距离搬运后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
杜文波朱红涛杨香华李敏黄众刘强虎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技术与方法进展及趋势被引量:25
2011年
测井曲线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可以反映出岩性和沉积旋回韵律等地层特征。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基于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识别两种,其中,定性方法有自然电位和自然电位镜像法、声波时差与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声波时差法、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组合法以及累计地层倾角测井法等;定量识别方法有时频分析技术、INPEFA技术、多尺度小波分析技术、经验模态分解法、测井曲线分形分析和测井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法等。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法将是测井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研究的趋势。结合INPEFA定量识别方法对西湖凹陷钻井层序地层单元定量识别进行实例分析,效果良好。
朱红涛黄众刘浩冉Keyu Liu刘强虎
关键词:测井资料层序地层
基于层序地层模拟的湖岸线迁移对层序定量识别的指示:以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湖岸线是水陆沉积的分界线,为探讨其迁移规律与层序间的关系,利用SEDPAK二维层序模拟软件,以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作为地质原型,对湖岸线迁移进行了定量模拟,进而提出了其可以有效指示层序及内部体系域识别的新认识。对湖岸线迁移规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重新进行了划分、定义。在水平方向上,向物源区方向的迁移定义为"正向",对应于湖侵过程;向盆地方向的迁移定义为"负向",对应于湖退过程。"负向"迁移在垂向上可细分为向上方迁移的"同向"迁移和向下方迁移的"反向"迁移,"同向"迁移为正常湖退过程,"反向"迁移为强制湖退过程。湖岸线由"正向"转变为"负向"的分界面为最大洪泛面;反之,为最大湖退面;在"负向"迁移中,由"同向"转变为"反向"的分界面为强制湖退底面;反之,为相对应的整合面。
刘强虎朱红涛李敏Keyu Liu
关键词:垂向迁移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地震层序地层单元定量识别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的定量识别技术对地层单元进行识别,充分利用地震属性信息,进行属性体约束下的层序界面自动追踪,借助Wheeler域转换实现层序单元定量划分。通过无井控条件下的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的地震层序地层单元定量识别研究,建立等时地层单元及组合形态的地质模式,识别出2个准二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SQ1~SQ6);以SQ6层序为例,对其最大洪泛面进行定量识别,进一步将SQ6层序高位体系域复合前积体分为Ⅰ幕与Ⅱ幕,2幕前积体内各识别出2期次一级沉积体。研究结果表明:定量识别技术在无井区可识别三级层序界面、体系域界面以及典型沉积体内幕期次,效果良好。
刘强虎朱红涛杨香华舒誉黄众
基于地震资料的陆相湖盆物源通道特征分析:以渤中凹陷西斜坡东营组为例被引量:48
2013年
针对渤中凹陷西斜坡无井、少井的地质特征,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讨论了沙垒田凸起、石臼坨凸起之间的古物源搬运通道及其控制沉积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西斜坡东营组发育3种类型的沉积物搬运通道:古沟谷物源通道、断槽物源通道、构造转换带物源通道.研究区的沉积主要受到源于沙垒田凸起NEE向条带状展布的断槽物源通道控制;古沟谷物源搬运通道控制的沉积主要分布石臼坨凸起南部的局部地区;构造转换带物源通道控制的沉积主要分布在沙垒田凸起东南缘的局部地区.研究区发育的这3种物源搬运通道,代表陆相湖盆物源从源区到沉积区的搬运途径,并分别对应不同的源-渠-汇的空间耦合模式.研究区源于沙垒田凸起的断槽物源通道模式观点的提出,改变了传统上认为沙垒田凸起东缘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为主的认识,为寻找有利的储层和油气分布建立了指导模式.
朱红涛杨香华周心怀李建平王德英李敏
关键词:构造转换带地震多属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