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08JK00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张彦刘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伊斯兰
  • 2篇伊斯兰教
  • 2篇儒家
  • 2篇先秦儒家
  • 1篇真主
  • 1篇仁爱
  • 1篇伦理
  • 1篇伦理文化

机构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2篇张彦
  • 1篇刘晓燕

传媒

  • 1篇沧桑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先秦儒家与伊斯兰伦理文化形成背景的异同
2010年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伊斯兰伦理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思想基础和文化渊源,从而形成不同的伦理文化类型。然而先秦儒家与伊斯兰伦理道德都是在社会过渡、矛盾尖锐、道德滑坡的情况下形成的,都有寻求改良社会的愿望和主张,也都提出了政治统一的要求。因而先秦儒家和伊斯兰伦理文化具有相同点以及重要的现代道德价值。在两种不同的伦理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挖掘不同传统的现代价值所在,有助于文化的本源建设,文化互补有助于文化重建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有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张彦
关键词:先秦儒家伊斯兰教伦理文化
先秦儒家与伊斯兰善恶思想的比较
2010年
先秦儒家的善恶思想主张与人为善、仁爱向善,提倡仁义礼智、诚信求善以及内省行善、礼乐教化的道德实践。而行善是伊斯兰伦理的出发点和基础,伊斯兰主张信道为善,提倡仁爱、诚实、宽容、施舍、谦虚等善行和美德。先秦儒家与伊斯兰教的善恶思想虽有差异,却更多地表达出止恶扬善的共同伦理诉求,既为构筑当代伦理文化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又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的稳定。
张彦刘晓燕
关键词:先秦儒家伊斯兰教仁爱真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