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00613)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6
相关作者:徐珊时小红朱飞叶邓建平裘秀月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萎缩性
  • 7篇萎缩性胃炎
  • 7篇胃炎
  • 6篇慢性
  • 6篇慢性萎缩性
  • 6篇慢性萎缩性胃...
  • 4篇中医
  • 3篇中医药
  • 2篇蛋白
  • 2篇虚证
  • 2篇气虚
  • 2篇气虚证
  • 1篇蛋白研究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凋亡
  • 1篇研究性
  • 1篇养胃

机构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作者

  • 5篇徐珊
  • 4篇时小红
  • 2篇朱飞叶
  • 1篇刘云霞
  • 1篇沃兴德
  • 1篇宋俊玲
  • 1篇张东旭
  • 1篇卢德赵
  • 1篇吴晋兰
  • 1篇裘秀月
  • 1篇邓建平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蛋白质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川芎嗪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巨噬细胞RAW264.7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川芎嗪用药组)。按照实验确定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作用巨噬细胞后,以差速离心法和超声裂解细胞法提取蛋白质,然后蛋白质双向电泳、质谱仪测定获得肽指纹图谱,ImageMaster 2D 6.0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上下分数的蛋白质点作为有显著意义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详细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β-肌动蛋白,核纤层蛋白、甘油三磷酸脱氢酶、蛋白酶(前体,macropain)亚基、丙酮酸激酶、钙网织蛋白、肌球蛋白等表达均降低;细胞色素B5、核仁磷蛋白、抗氧化酶Ⅱ等表达升高。结论:川芎嗪很可能通过相关蛋白的调节影响了巨噬细胞的外部形态和运动功能,对其存在的稳定性和内在功能的发挥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细胞内部氧化、代谢的参与及凋亡的调节,很可能延长了细胞寿命,从而推测川芎嗪由外及内的调节着巨噬细胞的存在状态。
时小红卢德赵宋俊玲沃兴德
关键词:川芎嗪巨噬细胞蛋白质组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6
2012年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性研究尤其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检索2000~2011年我国核心期刊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的文献,对入选的RCT研究文献,按Cochrane手册评价方法,对随机分配方案、样本含量估算、盲法实施与否、病例入选标准、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退出和失访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学问题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张东旭徐珊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和铝碳酸镁片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养胃颗粒治疗,5 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采用OLGA分级分期评估系统和直观模拟评分法对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行评分,同时对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2周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的逆转腺体萎缩和肠化。
马海峰柯纪定倪卫国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养胃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思想认识及基础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l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尿小分子蛋白组的变化,探讨CAG脾胃气虚诱导胃腺体细胞凋亡启动、黏膜萎缩的免疫学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三医院门诊患者筛选CAG相关蛋白,IL-2、IL-4、IL-6、IL-7、IL-8、IL-10、IL-12、IL-15、IL-17、IL-1β、IL-1Ra、MIF、IFN-γ、SCF。141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30例,CAG组111例(脾胃气虚证32例,脾胃湿热证33例,肝胃不和证46例)。干预3个月,收集血、尿上清,液相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干预前血液中IL-2、IL-12、IL-17在三个证型中表达降低;IL-4、IL-7、IL-8、IL-1β、IL-1Ra、MIF、IFN-γ,在各证型中升高,尿液中IL-2、IL-4表达升高,IL-6、IL-12、IL-15、IL-17表达降低。由于时间限制,干预后样本量较少,后续扩大干预后样本量收集,试验结果待发表。结论脾胃气虚时,免疫小分子蛋白已处于紊乱,致炎与抗炎因子失去平衡。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h1/Th2平衡发生向Th2型细胞因子漂移现象。干预后,细胞免疫及分泌功能呈恢复状态、部分萎缩及未发生瘤变的黏膜发生逆转。脾胃气虚是诱导胃腺体细胞凋亡启动、黏膜萎缩的主要病理因素,具有免疫学基础。
时小红周利民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
清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清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选用徐珊教授经验清和法中药治疗,对照组46例,服用胃复春,观察临床症状和胃镜病理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对胃脘疼痛、泛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组对胃黏膜萎缩、肠化、胃黏膜糜烂、胆汁反流等的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和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云霞邓建平朱飞叶徐珊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
乐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乐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作用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2%水杨酸钠灌胃、自由饮用MNNG溶液结合饥饱失常等综合因素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萎缩,排列紊乱,上皮破溃并出现糜烂,乐胃饮各剂量组胃黏膜细胞萎缩程度较轻,细胞表面粗糙,可见黏液分泌,仅少量细胞破溃。结论:乐胃饮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能保护黏膜上皮细胞,促进组织修复。
朱飞叶吴晋兰徐珊
关键词:乐胃饮慢性萎缩性胃炎扫描电镜
徐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五法述要被引量:7
2013年
介绍徐珊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五法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多与外邪、七情、饮食、劳倦、失治误治、禀赋不足等有关;脾胃受损是本病的发生的关键,其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治疗应在注重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心理疏导。
裘秀月徐珊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名老中医经验
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免疫小分子蛋白组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萎缩性胃炎(AG)是人体整体免疫力(细胞、体液、局部免疫)低下,多种因素长期作用而表现胃局部、常伴肠化的病症。"脾为之卫"、"四季脾旺不受邪",表现脾的免疫防卫作用,现代医学也认为脾是免疫应答和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重要基地,人体免疫系统的屏障之一。由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不是从器官组织的解剖学定位出发,强调生物化学某一环节的改变和疾病过程的内在联系,与中医学整体的生理病理观有更多的切合点,本文旨在从免疫小分子蛋白质组表达规律的角度观察与AG脾气虚证的相关性。
时小红徐珊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
基于液相生物芯片技术的中医证型标志蛋白研究的新模式被引量:1
2011年
悬液芯片技术作为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平台开辟了一种新的蛋白研究模式,尤其是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将积累的蛋白整合,筛选出证型特异、敏感、普遍性好的证型蛋白表达谱,为标准化分型提供更有力的微观数据,使客观、定量的证候辨证成为可能。
时小红徐珊
关键词:中医证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