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H020920050031)
-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常勇赵强段翠密郭希民张旭辉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生物陶瓷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被引量:19
- 2003年
- 目的 探索以多孔β-磷酸三钙 (β- TCP)生物陶瓷材料为支架 ,经体外诱导的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为种子细胞 ,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羊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 2 8只中国美利奴绵羊分为三组。实验组 (n=12 ) :分离培养羊自体第 7代 MSCs,经转化生长因子 - β诱导后接种到预制的 β- TCP多孔生物陶瓷材料上 ,细胞 -材料复合体经体外孵育后 ,无菌条件下植入预制的羊单侧肱骨近端关节面缺损处 ;单纯材料组 (n=12 ) :采用单纯β- TCP材料修复羊关节软骨缺损 ;空白对照组 (n=4 ) :制备的羊关节软骨缺损区未做任何修复。术后 12周和 2 4周分别取材 ,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 12周羊关节软骨缺损处肉眼可见透明软骨样组织形成 ,组织学检查发现 ,材料降解明显 ,未降解吸收的材料孔洞内广泛分布着新生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外基质丰富 , 型胶原染色阳性 ;术后 2 4周 ,支架材料几乎完全降解 ,缺损区被新生软骨组织所取代。单纯材料组术后 12周 ,缺损区边缘有新生软骨组织向支架材料内长入 ,支架材料吸收明显 ;术后 2 4周 ,见从缺损区边缘长入到支架材料内的新生软骨组织逐渐增多 ,但材料的中心部位未发现新生软骨形成。空白对照组至术后 2 4周 。
- 郭希民王常勇薄斌方泽强段翠密赵强王永红张旭辉范明卢建熙
-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人工软骨生物陶瓷材料Β-磷酸三钙
- 软骨细胞混合液态胶原铸型成组织工程化软骨
- 2006年
- 我们通过将浓缩后的液态胶原一软骨细胞复合液注入到铸模中,经体外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透明软骨样组织。
- 尹敏霞郭希民段翠密鲍伟东江红李晶苏小平王常勇
-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软骨软骨细胞胶原铸型复合液软骨样
- 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陶瓷修复兔颅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以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作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 (β- TCP)多孔生物陶瓷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 ,修复兔实验性颅骨标准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 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 34只 ,制作颅骨标准缺损后分成 3组。A组 (n=2 0 ) :分离培养兔同胎异体 MSCs,体外扩增后接种到预制的 β- TCP多孔生物陶瓷材料上 ,细胞 -材料复合体经体外孵育后 ,无菌条件下植入颅骨缺损 ;B组 (n=10 ) :采用单纯β- TCP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 ;C组(n=4 ) :兔实验性颅骨标准缺损区未做骨修复。术后 6周和 12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 ,进行缺损区大体、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颅骨缺损处 A组术后 6周表面肉眼可见骨样组织形成 ,组织学提示材料部分降解 ,未降解吸收的材料孔洞内广泛分布着新生骨组织 ,成骨细胞外基质丰富 , 型胶原染色阳性 ;术后 12周 ,支架材料几乎完全降解 ,缺损区被新生骨组织所取代。B组术后 6周 ,可见从缺损区边缘有新生骨组织向支架材料内长入 ,支架材料部分吸收 ;术后 12周 ,可见从缺损区边缘长入到支架材料内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多 ,但材料的中心部位未发现新生骨形成。C组术后 12周 ,仅见少量骨组织从缺损区边缘向缺损区内长入 ,缺损中央大部分区域未得到修复。
- 薄斌王常勇郭希民赵强段翠密王永红张旭辉卢建熙
- 关键词:颅骨缺损骨髓间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
- 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用多孔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羊左跖骨中段形成21 mm长的骨缺损,实验组植入组织工程骨;对照组单纯植入β-TCP;空白组骨缺损不作处理。术后1、3、6个月分批处死动物,缺损区行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和扫描电镜等检测。空白对照组6个月取材。结果实验组,骨缺损部位新生类骨样组织、编织骨和板状骨出现的时间都较对照组早,并且不经软骨介导即能直接成骨,而对照组以“爬行替代”方式修复骨缺损。放射学和生物力学检测显示术后6个月实验组骨缺损几乎完全修复,对照组部分修复,而空白组未愈合。结论组织工程骨能加速骨缺损愈合的速度,其修复过程可超越“爬行替代”阶段;组织工程骨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一种较好选择方式。
- 李章华廖文刘世清张玉富王常勇赵强
-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骨间充质干细胞骨缺损
- 组织工程化骨构建及其修复羊跖骨标准性骨缺损的放射学评估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从放射学角度探讨用多孔β-磷酸三钙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复合植入绵羊体内修复标准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从羊髂嵴处抽取10~15ml骨髓组织,用Percoll分离液按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增殖后种植在多孔β-磷酸三钙上,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植入8只羊的左后肢跖骨缺损区(21mm)作为实验组:单纯植入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材料的8只羊作为对照组:另取3只羊在同样部位制造同样大小的骨缺损,但不做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即刻及1、3、6个月摄片观察,用放射影像学评分和图像分析X线阻射影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空白对照组6个月取材.结果:实验组骨缺损放射影像学评分以及新生骨痂的密度在1、3、6个月均优于对照组.空白组术后6个月骨缺损均无愈合.结论:多孔β-磷酸三钙和自体MSC复合植入羊体内,可使大节段骨缺损较快修复;放射学评分及骨缺损密度测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的方法.
- 李章华刘世清廖文张玉富赵强王常勇
-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骨骨缺损放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