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01)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6
相关作者:吴自银李守军尚继宏周洁琼李家彪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海底
  • 1篇底沙
  • 1篇底质
  • 1篇底质分类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地形
  • 1篇地震地层
  • 1篇地震地层学
  • 1篇多波束
  • 1篇多波束测深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化算法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沙波
  • 1篇声纳
  • 1篇声速
  • 1篇声速剖面

机构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东...

作者

  • 8篇吴自银
  • 6篇李守军
  • 5篇尚继宏
  • 4篇周洁琼
  • 3篇李家彪
  • 2篇金肖兵
  • 2篇余威
  • 1篇金翔龙
  • 1篇唐秋华
  • 1篇阳凡林
  • 1篇熊明宽
  • 1篇傅斌
  • 1篇罗孝文
  • 1篇马胜中
  • 1篇陈佳兵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测绘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Matlab和灰色模型GM(1,1)预测海岸线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使用灰色模型的"少数据"建模寻求现实规律的良好特性用于海岸线变迁预测,结合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解决了灰色预测模型在矩阵计算方面复杂的问题。利用1975-2005年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区6个时期的海图提取局部时序海岸线,设置原点和28条侧线,使用侧线与海岸线的交点,建立灰色模型GM(1,1)模型原始数列,使用MATLAB编制程序计算出海岸线变化的预测点,并使用2005年实际海岸线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灰色模型GM(1,1)进行海岸线预测是合理可靠的。
余威吴自银傅斌
关键词:海岸线珠江口MATLAB软件
基于SVM的海底声纳图像底质识别被引量:6
2012年
对海底底质声纳图像分割,提取单元特征向量进行主成份分析,选取均值、标准差、对比度、相关系数、能量及同质性作为训练特征向量,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利用多分类SVM对砂、礁石、泥进行训练,有效、快速地分离出了3种底质类型,测试精度高于80%,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用于海底底质声纳图像的识别和分类。
熊明宽吴自银李守军罗孝文唐秋华
关键词:参数优化特征向量
声速剖面精简运算的改进D-P算法及其评估被引量:19
2014年
声速剖面(SVP)在多波束测深中不可或缺。为解决原始测量的声速剖面数据量大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声速剖面的精简与优化研究。提出一种适用声速剖面数据精简运算的改进DP算法(MOV方法),通过射线追踪法和误差百分比分析法评估精简前后的声速剖面对测深精度的影响,并利用实测声速剖面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选算法阈值,声速剖面数据的简化率在90%以上,可控制水深标准差百分比在0.1%以内,优化后的声速剖面可大幅提升多波束勘测与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赵荻能吴自银周洁琼李家彪李守军尚继宏
关键词:声速剖面
台湾浅滩海底沙波精细特征、分类与分布规律被引量:9
2015年
迄今由于缺乏高精度的实测水深数据,对台湾浅滩沙波的精细结构缺乏详细的阐述。本文基于多波束实测资料研究台湾浅滩沙波形态的精细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多波束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沙波的平均波高达到13.5m,沙波波峰处水深为20.42m,沙波平均波高约为水深的2/3,沙波的波长大多数处于500~700m之间。研究区内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沙波,即摆线型沙波、余弦型沙波和双峰型沙波。研究区西部主要发育双峰型沙波,中部则主要发育余弦型和摆线型沙波,而东部主要发育摆线型沙波,整个区域以摆线型沙波为主。海平面波动、台湾海峡复杂的水动力条件以及台湾岛丰富的山溪河流携带的大量沉积物进入海峡,对浅滩区的沙波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
余威吴自银周洁琼赵荻能
关键词:海底沙波多波束测深台湾浅滩
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4 530km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和钻孔资料,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的方法,对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进行了划分,自上而下共识别出R0、R1、R2、R3、R4等5个主要反射界面,分别对应海底、3ka BP前后高海平面、最大海泛面、海侵面和Ⅰ型层序界面,并以此划分出4个地层单元:晚全新世浅海-滨海沉积A,中全新世浅海沉积B,早全新世海侵沉积C,晚更新世陆相河流沉积D。在海平面变化的作用下,海峡地区先后发育低水位沉积D(低位体系域),海侵沉积C(海侵体系域)、高水位沉积B和A(高位体系域)。研究了台湾海峡的典型地震相,提出了关于台中浅滩(云彰隆起)处的楔状沉积体的新观点,认为该楔状体为全新世中期以来形成的三角洲沉积受波浪和潮流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潮流沙脊,其物质主要来源于台湾。识别出了晚更新世和早全新世古河道沉积,海平面变化和地势高低是其形成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周勐佳吴自银马胜中尚继宏梁裕杨周洁琼李守军赵荻能
关键词:晚更新世台湾海峡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SO-BP海底声学底质分类方法被引量:13
2017年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较强的鲁棒性和全局搜索能力等优点,将PSO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优化了BP神经网络分类时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基于珠江河口三角洲的侧扫声呐图像数据,提取了海底声呐图像中砂、礁石、泥3类典型底质的6种主要特征向量,利用PSO-BP方法对海底底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3类底质分类精度均大于90%,高于BP神经网络70%左右的分类精度,表明PSO-BP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海底底质的分类识别。
陈佳兵吴自银赵荻能周洁琼李守军尚继宏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底质分类
冲绳海槽海底地形地貌界限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多源数据资料,揭示了冲绳海槽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提出确定大陆坡折点、大陆坡脚点、中轴点和最深点的计算方法.通过对48条横穿大陆坡的剖面的计算,确定了东海大陆坡折点及连线、大陆坡脚点及连线;通过对39条横穿冲绳海槽轴部地形剖面的计算和综合分析确定了冲绳海槽最深点、中轴点及连线.大陆坡折线是陆架与陆坡的分界线,东海大陆坡折线总体位于200 m水深,在海槽北段至中段连续,在海槽南段跳跃.大陆坡脚线是陆坡与海槽底部的分界线,其水深自冲绳海槽北向南逐渐加深,南部大陆坡被海底峡谷强烈切割,导致大陆坡脚点分布复杂.横穿海槽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地形剖面分别呈现为W型、复合W型及U型特征,导致中轴点在海槽中部与北部多分布在海山峰及线性海山脊,在南部多分布于雁行洼地中央,由中轴点形成的中轴线是冲绳海槽东西向分界线,也表明海槽是东海大陆架向东延伸的天然分隔.海平面波动、海底峡谷影响了大陆坡折线和大陆坡脚线分布,构造和沉积控制了中轴线的分布.
吴自银李家彪金翔龙尚继宏李守军金肖兵
关键词:中轴线冲绳海槽
一种大陆坡脚点自动识别与综合判断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为提升自主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进行了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的核心界限点——大陆坡脚点(FOS)的自动识别方法与算法研究。提出基于二阶导数极值点和D-P算法的二次简化方法,以及原始剖面和D-P剖面的二次求导方法,并给出数据点坡度、水深和二阶导数,以及曲线凹凸性、连续性和分段性等多重FOS识别方法,通过对地形、坡度、二阶导数及D-P剖面的综合分析,最终实现了FOS的自动识别。进行了该方法的底层初步开发,并采用多波束实测水深数据对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吴自银李家彪阳凡林尚继宏李守军金肖兵
关键词:自动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