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ST08)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黄硕琳林昭进杜飞雁邱永松王雪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浮游
  • 2篇珠江口
  • 2篇南海西北部
  • 1篇鱼类
  • 1篇摄食
  • 1篇摄食压力
  • 1篇生态研究
  • 1篇食性
  • 1篇桡足类
  • 1篇夏季
  • 1篇陆架
  • 1篇陆架区
  • 1篇浮游动物
  • 1篇浮游幼虫
  • 1篇浮游桡足类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尹健强
  • 3篇李开枝
  • 3篇黄良民
  • 1篇王跃中
  • 1篇孙典荣
  • 1篇李涛
  • 1篇苏强
  • 1篇梁新
  • 1篇王雪辉
  • 1篇谭烨辉
  • 1篇邱大俊
  • 1篇邱永松
  • 1篇杜飞雁
  • 1篇林昭进
  • 1篇黄硕琳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的种类组成与群落格局被引量:17
2013年
根据2006—2007年在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调查共采获鱼类262种,隶属于20目102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166种;夏季和秋季次之,分别为161种和155种;春季最少,为135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分别为粤西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东南沿岸群落(群落Ⅱ)、海南岛东部深海群落(群落Ⅲ)、过渡群落(群落Ⅳ)和混合群落(群落Ⅴ)。ANOSIM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著(R=0.847-0.939,P<0.001)。鱼类群落格局的变化与海流和水深关系密切,有较明显的沿水深梯度分布的规律。咸淡水鱼类在雷州半岛东部的冷涡区域,形成群落Ⅰ;南海暖流控制区域内的深海鱼类,形成群落Ⅲ;在南海暖流最为强劲的冬季,研究区域内大部分鱼类集结为混合性群落Ⅴ;琼东南沿岸的上升流区内形成群落Ⅱ;沿岸流强劲的夏、秋季,在沿岸流和上升流交汇处,形成过渡性群落Ⅳ。
王雪辉林昭进杜飞雁邱永松孙典荣王跃中梁新黄硕琳
关键词:陆架区南海西北部
珠江口浮游桡足类的摄食研究
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2003年4月(春季)在珠江口进行了3 个航次的浮游动物常规调查和现场摄食实验,主要研究珠江口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食性特点、肠道色素含量及对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
李开枝尹健强黄良民谭烨辉
关键词:珠江口桡足类食性摄食压力
文献传递
南海西北部夏季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特征
<正>2006年7—8月在南海西北部(18°30′—21°30′N,109°30′—113°15′E)使用大型或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进行了浮游动物调查。已鉴定出浮游动物465种和浮游幼虫24个类群, 其中桡足类种类最多达1...
尹健强黄良民李开枝李涛苏强
关键词:南海西北部浮游动物
文献传递
珠江口浮游幼虫的生态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根据2002—2003年珠江口1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不同调查时间和区域浮游幼虫的组成类型、丰度变化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以表层盐度(S)变化将调查海域划分成三个区域:I区(S<25)、II区(2530)。12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幼虫12个类型,隶属5个动物门,II区和III区的类型数一般高于I区,软体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的幼虫只出现在II区和III区。其中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的3个大航次结果表明珠江口浮游幼虫的平均丰度为61ind/m3,三个区域的平均丰度比较为II区(124ind/m3)>I区(33ind/m3)>III区(27ind/m3),春夏季的丰度高于冬季。另外在I区进行了9个小航次调查的研究表明:I区浮游幼虫平均丰度较高,月份之间的丰度差别明显,不同站位之间也有差别。温度和食料是影响珠江口浮游幼虫丰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李开枝尹健强黄良民邱大俊
关键词:珠江口浮游幼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