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740022)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庄初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客家方言
  • 2篇方言
  • 1篇体标记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
  • 1篇完成体
  • 1篇民初
  • 1篇客家
  • 1篇教士
  • 1篇传教
  • 1篇传教士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庄初升

传媒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语言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清末民初西洋人编写的客家方言文献被引量:18
201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欧美多个教派的传教士陆续来到华南的客家地区进行传教,其中以巴色会最为著名。各教派的传教士都编写了一些客家方言文献资料,包括客家方言圣经译本、教科书和词典等。此外,19世纪末之后在印尼荷属东印度任职的荷兰人,编写了两部客家方言词典。这些客家方言文献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是同时期中国传统"小学"的相关研究所望尘莫及的,是我们认识一百多年前客家方言的语言面貌和书写传统的最有价值的资料。
庄初升
关键词:传教士客家方言
一百多年前新界客家方言的体标记“开”和“里”被引量:11
2007年
根据巴色会于1879年编写出版的客家方言课本《启蒙浅学》,讨论一百多年前香港新界一带客家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开”和“里”。“开”从趋向动词开始,经过“唯补词”的阶段,逐渐虚化成一个体标记;“里”则是一个虚化得比较彻底的纯体标记,其来源尚不清楚。“开”和“里”在句法位置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在语法功能上既有交叉又有分工。
庄初升
关键词:客家方言完成体体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