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06)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玲潘庆华何艺郡吴伟怀杨雪燕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稻瘟
  • 5篇稻瘟病
  • 5篇稻瘟病菌
  • 5篇瘟病
  • 5篇病菌
  • 3篇稻瘟病菌群体
  • 3篇菌群体
  • 2篇遗传特异性
  • 2篇致病型
  • 2篇致病型结构
  • 1篇遗传学
  • 1篇育性
  • 1篇群体遗传结构
  • 1篇无毒基因
  • 1篇菌株
  • 1篇交配
  • 1篇交配型
  • 1篇供试菌株
  • 1篇分子
  • 1篇分子遗传学

机构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5篇潘庆华
  • 5篇王玲
  • 2篇何艺郡
  • 2篇吴伟怀
  • 1篇马俊红
  • 1篇冯淑杰
  • 1篇蔡江桥
  • 1篇林菲
  • 1篇杨雪燕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苏与云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多样性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10对SRAP引物对来自江苏和云南的共82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并进一步分别对2省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82个供试菌株在相似性系数为0.83时共被划出28个遗传宗谱;其中江苏群体分布于其中的13个宗谱,其宗谱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和0.74。云南群体则分布于其余的15个宗谱,其宗谱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依次为37.5%和0.89。由此可见,江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远不及云南群体的丰富。值得关注的是,在28个宗谱中并没有一个宗谱是由2个群体共同组成的。由此推测,江苏与云南2个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特异性或异质性。换言之,从两个群体的进化的角度来说,它们是2个相互独立进化而来的群体。这就意味着,在两省之间开展抗性育种以及品种交流等具有很大的潜力。
吴伟怀王玲潘庆华
关键词:稻瘟病菌遗传特异性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14
2004年
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最近几年来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基于SRAP(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标记的分子指纹方法对由广东省2000~2002年度各83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当相似性系数为0.92时,3个年度的供试菌株分别被分为33、25和13个遗传宗谱,其宗谱频率分别为39.8%、30.1%和15.7%。由此推测,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在这3年间其遗传多样性呈减少趋势,而且2001~2002年度的减少幅度要比2000~2001年度的大。另一方面,对上述3个群体进行了基于中国鉴别品种的致病型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个群体分别被划分为20、17和15个致病型,其致病型频率分别为24.4%、20.5%和18.1%。由此说明,3个稻瘟病菌群体的致病型多样性大体上也呈减少趋势。本文对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与致病型结构的互动关系,以及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遗传结构与寄主群体抗性遗传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据此推测,广东省水稻品种抗性遗传结构的稳定化和简单化是造成其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和致病型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因素。
杨雪燕王玲何艺郡潘庆华
关键词:致病型菌群体稻瘟病菌供试菌株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省与江苏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分子指纹分析法对由广东省40个菌株和江苏省42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取0.83时,82个供试菌株被分为27个宗谱;其中广东群体16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59.3%;江苏群体12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44.4%,由此说明前者比后者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值得指出的是,在全部27个宗谱中,只有1个宗谱是两个群体共有的,由此推测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特异性。另一方面,利用中国、日本和IRRI的三套鉴别品种分别对82个供试菌株进行了致病型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套鉴别品种上,广东群体分别被划分为16、30和20个小种(致病型),其小种频率分别为40.0%、75.0%和50.0%;而江苏群体则被分为8、23和11个小种,其小种频率分别为19.0%、54.8%和26.2%。由此说明广东群体的致病型多样性也比江苏群体的丰富;在两个群体之间致病型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多样性存在相关关系。此外,对两个群体的致病型特异性和优势小种的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两个群体之间存在高度的致病型特异性;优势小种的构成亦存在分明的差别。由此说明在两个群体之间致病型特异性与遗传结构特异性也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的结果再一次说明,在进行有关病原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时,应该分别从遗传宗谱和致?
吴伟怀王玲何艺郡潘庆华
关键词:稻瘟病菌分子遗传学遗传特异性
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交配型及育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以分离自泰国大麦稻瘟病菌的2 个菌株TH12 和TH16,以及中国云南旱稻稻瘟病菌的2 个菌株94-64-1b和95-23-4a 为A、B 两组标准菌株;以采集于2002 年度广东省三大稻作区的141 个稻瘟病菌株为供试菌株;对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交配型及育性结构,以及两对标准菌株的鉴别能力进行了分析。在育性方面,广东群体的可育性菌株平均频率为85.9%。其中,粤北稻作区的最高,为97.7%,粤南稻作区的次之,为85.5%,粤中稻作区的最低,为74.2%。由此说明,稻作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就生长季节而言,早季的可育性菌株频率为82.8%,晚季的为89.6%,两者的差异不大。在交配型结构方面,广东群体以MAT1-2 型菌株占绝对优势,占全部可育性菌株的98.3%。还有,在菌株的性别方面,广东群体的可育性菌株皆为雄性,而没有雌性和两性菌株。另一方面,在广东群体中,A 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检出率为86.5%,而B 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检出率仅为4.3%。由此说明, A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鉴别能力远比B 组标准菌株的强。这些结果提示,在进行交配型测定时,标准菌株的遗传背景和配合能力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蔡江桥王玲潘庆华
关键词:稻瘟病菌交配型
稻瘟病菌新无毒基因AvrPi7的遗传及物理作图被引量:7
2007年
稻瘟病是目前最具毁灭性的作物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由田间菌株CHL346和CHL42杂交得到的189个子囊孢子菌株构建的分离群体,在亲本菌株CHL346中鉴定到了与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7对应的无毒基因AvrPi7.为了确定AvrPi7位点的染色体位置,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稻瘟病菌测序菌株70-15全基因组序列的121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利用这些SSR标记对AvrPi7位点进行了连锁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1染色体的8个SSR标记与该无毒基因连锁,其中2个最近的侧翼标记MS1-9和MS1-15分别距离AvrPi7位点3.2和16.4cM.为了进一步完成该位点的精细作图,在MS1-9和MS1-15的侧翼区域进一步开发了8个SSR标记和3个候选无毒基因(candidate avirulence gene,CAG)标记.通过对这些标记的连锁分析,AvrPi7位点被界定于标记MS1-21和MS1-22之间1.6cM的区域内,并与标记CAG2共分离.为了构建该无毒位点的物理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bioinformation analysis,BIA),将与该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别着陆于参考菌株70-15的超重叠群(supcontig)上.AvrPi7位点最终被界定在标记MS1-21和MS1-22之间的75kb区段内.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真菌中普遍存在的重组不平衡和部分二倍体等现象,以及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及其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冯淑杰王玲马俊红林菲潘庆华
关键词:MAGNAPORTHEORYZAE无毒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