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35)
- 作品数:7 被引量:74H指数:4
- 相关作者:陆丙甫罗天华刘小川徐阳春刘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现代汉语语序的类型学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通过类型学视角,对汉语的一些基本特点(特别是语序特点)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这些特点都是语言共性的表现,不过有关共性在汉语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明显而已。文章也分析了一些语序-形态之间的相关性。
- 陆丙甫徐阳春刘小川
- 关键词:语言共性汉语特点
- 也谈“有/无标记”的歧解及解决之道被引量:11
- 2009年
- 本文讨论了"有/无标记"的各种意义以及密切相关的"默认"、"常态"、default、unspecified及underspecified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认为采用"标志"去称呼狭义的形式标记的处理是比较理想的,并且提出对于描写来说,"初始态"才是最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概念。因为描写和解释都必须从简到繁不断推进,可以没有终点却不能没有起点。
- 陆丙甫
- 关键词:默认常态
- “OV蕴含TV”的功能解释被引量:12
- 2007年
- 余东涛(2006)提出一条蕴含共性:宾语在谓语动词之前蕴含着时间状语也在谓语动词之前("OV蕴含TV",T为时间状语)。这条共性成立的可能性很大。这条共性意味着时间状语具有比宾语更大的前置倾向,本文尝试从认知、语用等角度对这一倾向作出解释。
- 陆丙甫罗天华
- 关键词:时间状语
- 动量短语作定语及相关类型学考察被引量:1
- 2008年
- '进一次城'中的动量短语'一次'的身份在语法学界素有争议。本文从汉语内部找到形式证据支持'定语说'。同时,类型学统计表明,动量词的存在蕴涵名量词的存在,动量短语和宾语有着密切关系。动量短语在宾语中充任定语有一定的类型学基础。
- 刘辉
- 关键词:动量词动量短语名量词
- 对Greenberg45条共性的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对Greenberg45条的共性作了动因分析。
- 陆丙甫
- 直系成分分析法--论结构分析中确保成分完整性的问题被引量:26
- 2008年
- 我国20世纪80年代关于句子分析方法的讨论并没有获得明确的结果。本文对当时讨论所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维持成分"完整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论是:为了保持主语、宾语、补语、状语的完整性,谓语的完整性必须彻底放弃,并且作为名词短语成分的定语必须从动词短语的分析中取消。同样,分析名词短语结构时,不仅要放弃谓语,还必须放弃主语、宾语等"动词短语成分"的分析。文章也对当时提出的"主干成分分析法"和"轨层结构"进行了反思,指出其有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 陆丙甫
- 关键词:析句法辖域
- 再谈汉语“的”和日语の的区别被引量:22
- 2008年
- 本文对陆丙甫(2000)作了补充和发挥,进一步阐明作为一个描写性标志的汉语"的"跟主要作为指别性标志的日语の之间的对立。这一对立能解释以下现象:日语"遠ぃ、近ぃ、多ぃ"等形容词很少直接做定语修饰具体名词,而通常使用连用形后加の;"的"很容易省略而の几乎不能省略。文章也提出了定语标志在"指别性-描写性"连续统上的连续性问题。
- 陆丙甫
- 关键词:日语汉语定语修饰具体名词描写性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