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2C33023)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应华永单小云陈晓军王兵勇陈静更多>>
相关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实验室
  • 3篇内酰胺酶
  • 3篇微生物实验
  • 3篇微生物实验室
  • 3篇临床微生物
  • 3篇临床微生物实...
  • 3篇超广谱
  • 2篇专家系统
  • 2篇克雷伯菌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分
  • 2篇超广谱Β-内...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亚胺培南
  • 1篇洋葱伯克霍尔...
  • 1篇药敏
  • 1篇药敏结果
  • 1篇药性分析

机构

  • 9篇金华市中心医...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金华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应华永
  • 3篇单小云
  • 3篇卜黎红
  • 3篇林雪峰
  • 3篇陈静
  • 3篇王兵勇
  • 3篇陈晓军
  • 2篇马闪珊
  • 2篇郑雅萍
  • 2篇朱以军
  • 1篇王惠姣
  • 1篇华丽
  • 1篇蒋颜
  • 1篇吴俊琪
  • 1篇袁青
  • 1篇孙冬梅
  • 1篇楼永良
  • 1篇陈伟
  • 1篇唐程
  • 1篇方莉萍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克雷伯菌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及变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中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145株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PCR法检测CTX-M型基因,DNA测序明确亚型。结果:2008、2009和2010年CTX-M型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86.7%(39/45)、80.4%(41/51)和95.9%(47/49)。其中2008和2009年以CTX-M-14、CTX-M-15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5.6%、17.8%和37.3%、25.5%,而2010年则以CTX-M-28、CTX-M-14型为主,检出率为44.9%、28.6%。结论:近三年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CTX-M基因型检出率较高,以CTX-M-14、CTX-M-15及CTX-M-28型为主,其中CTX-M-28型ESBLs的检出率在本地区呈快速增多的趋势,值得关注。
沈淑青卜黎红应华永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
评估VITEK2-COMPACT GN13与纸片扩散法测定粘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药敏结果的可靠性研究
2016年
目的评估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 GN13药敏系统(VITEK2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粘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药敏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50株金华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11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非重复的粘质沙雷菌,分别采用VITEK2法、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的体外敏感性,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方法,评估VITEK2法、纸片扩散法与参考方法的分类一致率(CA%)。结果K-B法与参考方法的一致率为94.0%(47/50),仅有6.0%的小错误(MIE),未出现大错误(ME)和极大错误(VME);而VITEK2法与参考方法的一致率仅为48.0%(24/50),其中VITEK2法测定为敏感的菌株与参考方法的一致率达95.6%,但VITEK2法测定为耐药或中介的菌株与参考方法的一致率仅为7.4%,小错误率(MIE%)和大错误率(ME%)分别为55.6%和37.0%,未出现极大错误(VME)。结论 K-B法检测粘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的药敏结果是比较可靠的;VITEK2法检测粘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的结果也是可靠的,但对亚胺培南非敏感结果的错误率(ME+MIE)高达到92.6%,实验室日常工作中若发现此类结果应采用K-B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重新复核。
应华永唐程杨姗姗楼永良
关键词:粘质沙雷菌VITEK2纸片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亚胺培南
不同核酸检测方法检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2例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样本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和实时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检测,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分别对162例患者尿液标本和拭子标本作Ct病原核酸检测,SAT法阳性率均为18.52%。FQ-PCR法阳性率分别为17.28%和20.37%。尿液标本和拭子标本Uu病原核酸检测,SAT法阳性率均为53.70%;FQ-PCR法阳性率分别为41.98%和50.00%。以FQ-PCR法为参考方法,SAT法在Ct检测中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87.88%,特异度为99.22%。尿液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7.01%。在Uu检测中,SAT法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90.12,特异度为82.72%。尿液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79.79%。结论 SAT和FQ-PCR均能为临床诊断Ct,Uu感染提供依据,SAT可以以尿液标本代替拭子标本,且可以用于判愈,防止过度治疗。
郑雅萍袁青陈伟应华永
关键词: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2013年浙江省金华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浙江省金华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至12月浙江省金华地区7家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运用全自动化仪器及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到临床分离非重复菌株228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637株,占72.8%,革兰阳性菌5539株,占24.3%,酵母菌属654株,占2.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5%和79.0%。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利福平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嗯唑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但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粪肠球菌低。两种肠球菌中均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3.1%和27.3%。共检测到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1190株,其中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为42.0%~43.2%。不动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9.9%和63.8%。铜绿假单胞菌对包括哌拉西林、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在内的多数抗菌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性。相对于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球拟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更高。结论浙江省金华地区细菌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
应华永卜黎红单小云王惠姣俞北伟李佳俊赵升万汝根陶兴和董叶青董春富周晓娟徐根隆胡苏球施卫勐应巧玲朱葵向张才富蒋颜
关键词:抗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感染菌群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感染菌群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SLE患者发生感染的菌株、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32例患者中158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6.6%;共培养到84株细菌,分布部位依次为呼吸道(40.5%)、泌尿生殖道(28.4%)、胃肠道(13.3%);菌株构成比中以革兰阴性菌多见(41.7%),较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还有6例结核菌感染,2例死亡病例均合并有深部真菌感染。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菌株比例较高。结论对SLE患者应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须重视对真菌的预防,同时不要忽视结核病。
华丽应华永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耐药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数据管理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介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数据管理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应用。方法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流程管理,通过对实验室工作流程各节点数据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SQL Server数据表格以构建专家系统知识库,再采用VB6.0语言编写知识获取模块、推理机模块和输入输出接口程序,最终建立专家系统。同时,对应用专家系统前后2年的报告单缺陷率、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上机操作错误率、细菌培养报告延期率以及平均延期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专家系统可以对样本接收、样本信息采集及输入、细菌培养的培养基选择、细菌鉴定及药敏操作、药敏结果判读、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综合评价、阴性结果报告、阳性结果报告、血培养管理、支原体培养、样本检验时限管理、医院感染指标管理等12个流程节点上的数据进行管理。采用专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后,未发现内容有缺陷的报告单,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中上机板条选择错误率从2012年的0.81%(31/3836)降至2014年的0.02%(1/5433),细菌培养报告延期率从1.78%(320/17983)降至1.18%(232/19692),平均延期时间从3.8 d降至3.2 d。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数据管理专家系统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并减少差错,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提升临床服务的质量。
林雪峰应华永陈晓军江丹英王兵勇陈静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家系统数据库
重症监护病房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爆发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ICU患者分离出的13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recA基因检测,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通过基于局部比对算法的搜索工具(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 ICU分离的13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模式完全一致,除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外,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等13种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耐药。测序结果显示:ICU来源的13株菌株均为同一基因型(Ⅲ型基因),同源性100%;BLAST比对显示,13株菌株rec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ecA基因序列片段的同源性为99%。结论本院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爆发感染为同一基因型克隆株所致,该克隆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强,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追溯其来源对感染的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朱以军单小云应华永孙冬梅郑雅萍卜黎红马闪珊童碧君
关键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重症监护病房分子流行病学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菌株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介绍了一种实验室自主开发并成功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菌株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登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菌株信息字段管理模块、基础数据表管理模块、信息录入模块、菌株检索及复苏使用模块、菌株复苏使用记录查询模块。应用这一管理系统对临床菌株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菌株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同时,可通过追踪临床菌株的使用情况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林雪峰应华永陈晓军江丹英王兵勇陈静
关键词:菌株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软件
基于数字化管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再造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数字化再造,实现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业务流程全过程数字化和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加强了实验室在实验室质量管理、细菌耐药分析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数据挖掘能力。
林雪峰陈晓军江丹英王兵勇陈静应华永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专家系统
尿路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离自尿液中的大肠埃希菌346株,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菌株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分离自尿液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60.4%(209/346)。产ESBLs菌株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年龄(≥50岁)、基础疾病、住院天数≥10 d、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联用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菌株耐药性严重,临床在对尿路感染患者经验治疗前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并根据本院的细菌流行病学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方莉萍吴俊琪应华永
关键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