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03061)

作品数:14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张飞萍尤民生侯有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林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毛竹
  • 12篇节肢动物
  • 11篇动物群落
  • 11篇节肢动物群落
  • 10篇毛竹林
  • 5篇物种
  • 5篇物种多样性
  • 3篇烟剂
  • 3篇林丹烟剂
  • 2篇多样性
  • 2篇群落
  • 2篇林分
  • 1篇胸径
  • 1篇叶部
  • 1篇叶部害虫
  • 1篇生态控制
  • 1篇生态因子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种群

机构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张飞萍
  • 13篇尤民生
  • 5篇侯有明

传媒

  • 3篇林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丹烟剂对毛竹林冠与林下层节肢动物共有种及其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共有种反映毗邻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互作用程度及其潜在互作途径的多样性.通过对施用林丹烟剂后毛竹林冠层与林下层节肢动物的系统定位调查,分析和比较了林丹烟剂干扰下两个林层的节肢动物共有种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以未防治和白僵菌防治为对照,施用林丹烟剂显著减少了林冠和林下层的共有种及其个体数,降低了两个林层中共有种的多样性;在物种方面主要表现为蜘蛛目、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共有种减少;在个体方面,林下层主要表现为蜘蛛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共有种个体减少,林冠层主要表现为蜘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共有种个体减少.但无论在物种还是个体方面,林丹烟剂对捕食性共有种的影响均最大.进一步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引起共有种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共有物种的减少.因此认为,林丹烟剂干扰削弱了林下和林冠层节肢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林下生境促进林冠层生物多样性和增强群落对叶部害虫自然控制作用等生态功能的发挥.
张飞萍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林丹烟剂节肢动物多样性
不同管理措施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0
2005年
通过对不同管理措施下毛竹林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pubescens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了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化学除草和撂荒5种典型管理措施对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撂荒林相比,其他各管理措施均降低了群落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的丰富度,在林下层主要表现为蜘蛛目、膜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物种的减少,在竹冠层主要表现为膜翅目和鞘翅目物种的减少,这些减少的物种主要是偶见种(相对丰盛度小于0.01)。垦复施肥、垦复和劈草增加了林下层中性功能群和减少了捕食性功能群的个体数量,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和化学除草增加了竹冠层捕食性功能群和减少了植食性功能群的个体数量。总体上各种管理措施均降低了林下层和提高了竹冠层类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但化学除草对林下层的影响较小,垦复对竹冠层的影响较小。长期撂荒和垦复林毛竹叶部害螨的优势度较高,长期撂荒、劈草和化学除草林蠕须盾蚧Kuwanaspis vermiformis的优势度较高,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和劈草林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的优势度较高,说明长期的单一管理措施可能导致特定种类害虫的暴发。因此提出在毛竹林的管理中,应避免长期采用单一方式,注重不同年份多种管理措施的轮换。
张飞萍侯有明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竹刺瘿螨种群消长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福建三明中村毛竹林内竹刺瘿螨 (Aculus bambusae Kuang)种群的系统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竹刺瘿螨种群数量年周期中有 2个高峰期 ,分别为 7月和 10月 ,8月为明显的低谷期。灰色关联分析表明 :所选择的 8个林分因子对竹刺瘿螨种群动态的影响大小序列为林下植物盖度 >竹林坡度>立竹密度 >新竹高度 >新竹胸径 >2 a竹胸径 >2 a竹高度 >小年竹与大年竹比例 ;7个气象因子对竹刺瘿螨种群动态的影响大小序列为平均相对湿度 >月降雨天数 >月极端高温 >月日照时数 >月平均温度 >月降雨量 >月极端低温。
黄文玲方妙辉陈式斌吴一鸣钟景辉陈清林张飞萍
关键词:瘿螨种群消长生态因子胸径林分因子种群数量
林丹烟剂干扰下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2001年11月到2002年9月期间对未防治、白僵菌防治和林丹烟剂防治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资料,分析了林丹烟剂干扰下群落多样性、天敌与害虫个体数比例和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以未防治和白僵菌防治为对照,林丹烟剂干扰明显降低了群落各阶段的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削弱了大多数阶段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增加了大多数阶段蠕须盾蚧和8~9月期间刚竹毒蛾的种群数量,有利于这两种害虫的暴发。
张飞萍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林丹烟剂
气象因子与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的气象资料和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系统调查数据,分析了月平均气温、月极端高温、月极端低温、月降水量、每月日降水量大于0.1 mm的天数、月日照总时数和月平均相对湿度等7个气象要素与节肢动物群落及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节肢动物群落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月平均气温与林下层类群丰富度、竹冠层类群物种多样性的负相关;与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毛竹害螨混合种群的负相关,以及每月日降水量大于0.1 mm的天数与蠕须盾蚧、刚竹毒蛾种群的正相关。
张飞萍陈清林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气象因子叶部害虫
毛竹林冠层与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的关系被引量:16
2005年
根据生境的异质程度将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划分为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通过大面积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与林下层类群物种组成相似性高,两类群的共有种为258种,其中植食性、蜘蛛类、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和螨类、中性物种分别有88、53、41、38种和38种,主要隶属于蜘蛛目、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天敌总共有种为132种,占共有种总数的51.16%.物种在二类群间可相互交流,林下层类群物种更替比竹冠层类群更为频繁,中性物种交流比其它类物种更为频繁,一年中3~7月份和10~11月份的物种交流多.竹冠层类群在林下层类群的重建和瓦解中起着物种'源'和'库'的作用.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二类群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林下层类群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与竹冠层类群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之间的关系,保护林下层天敌和物种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竹冠层天敌和物种多样性.
张飞萍陈清林侯有明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管理措施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与天敌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资料,比较和分析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5种管理措施下群落林下层和竹冠层的共有物种分布特征,以及害虫与天敌功能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撂荒林比较,其余管理措施因破坏了林下栖境而不同程度地减少了2个林层间的天敌共有物种,这些减少的共有物种多属于蜘蛛目和膜翅目天敌,从而削弱了林层间的天敌互补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害作用,是毛竹叶部害虫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各项管理措施实施时,适度保留部分林下植被,有助于竹林的丰产培育和强化群落的自然控害潜能。
张飞萍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群
不同管理措施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1 a的定位系统调查,比较和分析了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等5种典型管理措施下的群落多样性、害虫与天敌功能群以及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时序动态。结果表明:以撂荒为对照,其他各管理措施影响群落林下层类群的重要阶段均为11月到次年2月,表现为降低了其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影响竹冠层类群的重要阶段为10-12月份,表现为增加了其物种多样性和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寄生性天敌的个体数。长期撂荒和垦复林中毛竹害螨在10-12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林中蠕须盾蚧在4-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垦复、垦复施肥和劈草林中刚竹毒蛾在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
张飞萍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
不同海拔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被引量:12
2005年
对不同海拔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表明:海拔400、540、660、820和950m林下层分别有节肢动物93、76、76、61和48种,竹冠层分别有139、125、105、96和74种 各海拔林下层优势种和丰盛种多为天敌和中性昆虫,竹冠层则均为刺吸性害虫(螨) 随着海拔升高,二层次的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均逐渐降低 随着海拔差异增大,群落物种组成差异增大。
张飞萍施友文陈清林侯有明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海拔高度物种多样性
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被引量:22
2007年
通过2001年9月到2002年7月对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与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毛竹与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毛竹与阔叶树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与跟踪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4种不同类型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2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主要体现为林下层中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及竹冠层中蜱螨目、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植食性或捕食性物种明显较多;但各类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差异。总体上混交林竹冠层和林下层中植食性和捕食性功能群的共有种较多,两个层次间的相似性均高于毛竹纯林。不同林分类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竹冠层节肢动物类群的稳定性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小,毛竹叶部植食性螨类和蠕须盾蚧Kuwanaspisvermiformis危害较重。因此认为在两种(类)害虫常发区,可考虑将林分改造为竹杉混交林或竹松混交林。
张飞萍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林分多样性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