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Z003)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冯贤亮林涓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民国
  • 1篇党政
  • 1篇党政机构
  • 1篇地方行政
  • 1篇地方行政区划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机构
  • 1篇战时
  • 1篇战争
  • 1篇政区
  • 1篇政治中心
  • 1篇县级行政
  • 1篇乡土
  • 1篇乡土性
  • 1篇抗日
  • 1篇抗日战争
  • 1篇抗战
  • 1篇抗战时期
  • 1篇城乡
  • 1篇城乡关系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林涓
  • 3篇冯贤亮

传媒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复旦政治学评...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方行政区划变革与国家控制——对民国江南城镇的一个考察
2015年
民国时期的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及管理体系一直处在调整变革之中。在社会经济最为繁荣的江南地区.新式的行政系统与管理格局同样显得十分繁复。除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南京与经济中心上海外,一般的县级行政与机构设置,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内,一直处于调整之中。除了其间曾有行政督察的专员公署分划外,县以下的区划层级,大概都经历了市—乡制到区—乡镇闾邻制,再到区—乡镇—保甲制的变化。与传统帝制时代相比,民国时期各类城市中设立的行政机构,比以往要繁密复杂;县级行政似乎多带有"民主"化倾向,但实际上仍是国家对地方社会控制的变换方式,那些繁复的党政机构,不过是国家对于民众进行垂直控制的一种新系统。
林涓冯贤亮
关键词:地方行政区划县级行政行政机构党政机构政治中心
民国江南的城乡关系及其乡土性
2013年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城乡关系表现更为密切,大量的市镇在城乡之间扮演着亦城亦乡的角色,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仿佛使城乡差异与区分感显得模糊起来。可是自传统时代以来,人们对于城乡关系的区别意识仍然十分清晰,不少文人对此从不同的层面予以重新析分,以"乡土性"观念出发,对城乡关系在民国时代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化作了有力的揭示。城镇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乡土性"、乡村生活对于城镇的依赖性、城乡生活中正在加大的分离感等,在民国时代已然十分明显。那种对于农村生活的焦虑以及对于大都市生活多少存在的不满,呈现出彼时复杂的城乡关系及其生活中仍然浓厚的乡土性。
林涓冯贤亮
关键词:民国城乡关系乡土性
抗战时期江南城镇的生活与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抗战时期,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处于中日战争的前沿,城乡普遍遭受重创,经济萧条,社会秩序更形混乱;而且很多城镇在沦陷后,还受到日伪的经济封锁和清乡扫荡。在此期间,不少城镇却出现了短暂的畸形繁荣,与那些饱受兵燹的城镇相比,呈现了一幅异样的图景。但不管怎样,八年抗战,仍使尚未从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恢复过来的中国,再度陷入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地方工业化即现代化的进程,无论城乡,所蒙受的巨大创伤,主要在于经济的萧条、社会秩序的混乱、人口的损失或流失、城镇的破毁等方面,无不显现出彼时民生的苦痛。
林涓冯贤亮
关键词:抗日战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