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743)

作品数:5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胡秋辉赵立艳方勇孙怡曾晓雄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多酚
  • 2篇体外
  • 2篇绿茶
  • 1篇胆固醇
  • 1篇多酚类
  • 1篇多酚类物质
  • 1篇脂质体
  • 1篇糖苷
  • 1篇糖苷酶
  • 1篇体外抗氧化
  • 1篇体外抑制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苷
  • 1篇葡萄糖苷酶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吸收
  • 1篇紫外吸收光谱
  • 1篇乌龙茶
  • 1篇吸收光谱
  • 1篇响应面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4篇胡秋辉
  • 3篇方勇
  • 3篇赵立艳
  • 2篇梁进
  • 2篇马宁
  • 2篇李锋
  • 2篇曾晓雄
  • 2篇安辛欣
  • 2篇孙怡
  • 2篇杨文建
  • 1篇杨燕婷
  • 1篇胡冰
  • 1篇陈贵堂
  • 1篇曹婵月
  • 1篇钟梁
  • 1篇张鑫
  • 1篇秦一禾
  • 1篇董艳红
  • 1篇张文芹
  • 1篇周敏锐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物理粉碎方法及粒径对绿茶微粉的体外抗氧化和清除胆固醇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研究绿茶超微物理粉碎方法及粒径对超微绿茶体外抗氧化及吸附胆固醇活性的影响。以普通绿茶和富硒绿茶为原料,采用气流粉碎、行星式球磨粉碎和振动磨粉碎3种方法制备超微绿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其粒径分布和形态。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粒径对茶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行星式球磨粉碎制备的超微茶粉粒径最小,其中值粒径(D50值)分别为超微富硒绿茶3.398μm和超微普通绿茶3.462μm,超微茶粉粒子呈现分布均匀的不规则碎片。超微普通绿茶比普通绿茶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微富硒绿茶比普通富硒绿茶表现出更强的吸附胆固醇能力。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绿茶体外抗氧化和吸附胆固醇活性。
马宁周敏锐李锋梁进方勇杨文建安辛欣赵立艳胡秋辉
关键词:绿茶超微粉碎抗氧化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被引量:15
2012年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茶多酚脂质体的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影响茶多酚脂质体包封率的4个主要因素茶多酚与磷脂质量比(TP:PC)、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CH:PC)、VE与磷脂质量比(VE:PC)和乙醇用量,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茶多酚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TP:PC=81:300,CH:PC=58:300,VE:PC=16.7:300和乙醇4.5mL。在最优条件下茶多酚脂质体包封率达78.10%,电镜观察表明茶多酚脂质体形态均匀,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粒径分布于400~1000nm范围内。
马宁濮少杰李锋梁进方勇杨文建安辛欣赵立艳董艳红杨燕婷胡秋辉
关键词:茶多酚脂质体响应面包封率
ICP-AES法测定两个等级的三种绿茶中九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被引量:17
2011年
绿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是传统的健康饮品之一。采用ICP-AES法测定了两个等级三个品种的绿茶中Ni,Ba,Fe,Mn,Cr,Mg,Ca,Cu和Al九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绿茶中各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等级的绿茶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有所不同。研究结果不仅对人们日常饮茶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同时对绿茶的品种鉴别以及等级评价提供了参考。
赵立艳曹婵月陈贵堂方勇胡秋辉
关键词:ICP-AES绿茶矿物质
苦丁茶冬青苦丁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被引量:17
2011年
利用带二极管矩阵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分析苦丁茶冬青苦丁茶与绿茶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它们的色谱峰图呈现明显的不一致,说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不同于绿茶。利用半制备型HPLC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了5种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分析,将5种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酪醇葡萄糖苷、绿原酸、4,5-O-二咖啡酰奎尼酸、3,5-O-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4-O-二咖啡酰奎尼酸。因此,认为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多酚类化合物为绿原酸及其衍生物。
孙怡张鑫张文芹曾晓雄胡秋辉
关键词:多酚纯化
乌龙茶粗多酚、EGCG和EGCG3’’Me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被引量:12
2014年
为研究乌龙茶粗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甲基化EGCG(epigallocatechin3-O-(3-O-methyl)gallate,EGCG3’’Me)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酶动力学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探究并比较了三者的抑制活性及类型。结果表明:乌龙茶粗多酚、EGCG和EGCG3’’Me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依次为0.178、0.040、0.064 mg/m 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乌龙茶粗多酚和EGCG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抑制,而EGCG3’’Me为竞争性抑制;紫外吸收光谱实验表明乌龙茶多酚样品能够使α-葡萄糖苷酶的吸收光谱发生蓝移,推测酶蛋白的构象有所变化。EGCG与EGCG3’’Me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和抑制类型的不同可能是由于EGCG的一个羟基被甲氧基取代所引起的。
费群勤秦一禾杨孟伽钟梁胡冰孙怡曾晓雄
关键词:Α-葡萄糖苷酶紫外吸收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