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ZW003)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凤亮吴宏娟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电影
  • 1篇电影产业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文化
  • 1篇意识形态
  • 1篇中国电影
  • 1篇中国电影产业
  • 1篇颓废
  • 1篇现代性批判
  • 1篇命题
  • 1篇摩登
  • 1篇浪漫
  • 1篇浪漫主义
  • 1篇华人学者
  • 1篇海内外
  • 1篇海外汉学
  • 1篇海外华人学者
  • 1篇汉学
  • 1篇访谈
  • 1篇访谈录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2篇李凤亮
  • 1篇吴宏娟

传媒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华文文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命题——张英进教授访谈录
2009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另类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等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走向各异,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成为其中发展较快的类型。中国独立电影的快速发展有其历史契机与特殊语境。跨国文化资本运作下产生的中国独立电影,其"独立性"是相对的。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中国独立电影的制作,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正日益影响独立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向。底层视角将继续成为独立纪录片的重要特征,并可能产生新的流向。中国电影消费的特殊情境形成了盗版消费现象;盗版消费既涉及到法律道德问题、消费习惯问题,还涉及到全球影像工业的一体化对国内价格的影响问题,它已成为海内外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重要议题之一。
李凤亮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论“张学”中的海内外意识形态对抗
2010年
"张学"中的意识形态对抗,实际上是其研究主体——海内外华人学者的意识形态立场差异。文章通过分析关于《秧歌》和《赤地之恋》的争论,概括出双方意识形态对抗的表现:海外是在与研究对象意识形态契合基础上的艺术攻略,而大陆则是在对研究对象艺术承认掩隐下的意识形态松动;并进一步在对张爱玲与鲁迅文学史地位的辩论中,揭示双方意识形态对抗的深层原因:文学传统深层"人性"与"国民性"的分歧,由此得以从"张学"的角度透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凸显海外华人学者的不同学术理念及其影响。
吴宏娟
关键词:海外华人学者意识形态
浪漫·颓废:都市文化的摩登漫游——李欧梵的都市现代性批判被引量:4
2006年
城市尤其是上海形象在李欧梵学术视野中的凸显,映现出他复杂的文化现代性立场。《上海摩登》正是这样一部著作。李欧梵从分析老上海物质文化入手,重绘老上海文化地图;对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邵洵美、叶灵凤、张爱玲等“海上”现代作家加以分析,着重揭示其作品的“浪漫”“颓废”信息与“阴柔”气象,由此展现现代生活变化的本质。李欧梵意在呈现浪漫主义及现代性的内在联系及其在现代中国的曲折之旅,从都市文化批判中描绘出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历史性错位与冲突。
李凤亮
关键词:海外汉学都市文化浪漫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