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10004)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孙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心灵
  • 1篇意志
  • 1篇哲学
  • 1篇知识
  • 1篇中国哲学
  • 1篇儒家
  • 1篇儒家伦理
  • 1篇内省
  • 1篇情感
  • 1篇求善
  • 1篇伦理
  • 1篇环保
  • 1篇环保思想

机构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孙利

传媒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儒家伦理的三条求善之路
2011年
善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如何求善,即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是伦理学讨论的重要问题。儒家伦理对善的追求有三条路径:其一主张格物致知,把人的认知活动与善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希望通过问学的手段培养人的德性,开启人的内心自觉;其二强调择善固执,用道德意志调节自我行为;其三通过情感化育的方式提高人的道德敏感性,坚定道德追求,在情感关怀中完善人格修养。儒家伦理的求善之路体现了知情意、真善美的合一。
孙利
关键词:儒家伦理知识意志情感
试论中国哲学中的“心灵环保”思想被引量:1
2011年
"心灵环保"是相对自然环保、生活环保而言的心身修养。中国哲学很重视心灵环保活动与功能。心灵不仅有知、情、意的功能,还是人完满自足的精神本体。但认识的偏狭、物欲的侵扰使得心灵的完满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尚需通过格物、内省等修养方式促使心灵自我实现、自我提升。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的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生存环境中调适心灵,安顿生命。
孙利
关键词:心灵内省环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