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SJD880009)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之国刘青谷风云谢同祥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工作
  • 1篇德育实效
  • 1篇德育实效性
  • 1篇信息熵
  • 1篇因特网
  • 1篇有效信息
  • 1篇少年
  • 1篇社会
  • 1篇实效
  • 1篇实效性
  • 1篇青少年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控制
  • 1篇自我控制能力
  • 1篇自我意识
  • 1篇网络社会
  • 1篇教学效果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机构

  • 4篇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王之国
  • 1篇谢同祥
  • 1篇刘青

传媒

  • 2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中小学信息技...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探析被引量:2
2006年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普及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深入研究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从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研究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刘青王之国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德育实效性互联网
构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被引量:3
2005年
王之国
关键词:自我意识法制观念因特网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
构建网络社会内源性道德教育体系初探被引量:2
2007年
网络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如何建立有效的道德教育防范体系,以应对来自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双重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阐释了内源性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对构建内源性道德教育体系的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建立有效的网络道德体系进行了深层思考。
谢同祥王之国
信息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信息熵是指由信源发出的信息,通过信道传送,再由信宿获取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正是教学信息由教师、教材输送给学生的传递过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实质上是如何提高教学中有效信息传递的问题。该文着重讨论信息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王之国
关键词:信息熵教学效果有效信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