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5)

作品数:62 被引量:621H指数:15
相关作者:姜文亚徐祖新王居峰刘海涛马世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7篇凹陷
  • 17篇盆地
  • 15篇勘探
  • 13篇成藏
  • 13篇储层
  • 11篇油气
  • 10篇渤海湾盆地
  • 8篇孔二段
  • 7篇地质
  • 7篇断陷
  • 6篇大民屯凹陷
  • 5篇页岩
  • 5篇油田
  • 5篇致密
  • 4篇地层
  • 4篇油层
  • 4篇致密砂岩
  • 4篇砂岩
  • 4篇沙河街组
  • 3篇断陷盆地

机构

  • 3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9篇中国石油
  • 10篇东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 2篇成都晶石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10篇徐祖新
  • 9篇姜文亚
  • 9篇王居峰
  • 8篇刘海涛
  • 6篇刘兴周
  • 6篇马世忠
  • 6篇张义杰
  • 4篇李晓光
  • 4篇李文龙
  • 3篇丛琳
  • 3篇孙雨
  • 3篇王伟方
  • 2篇李洪香
  • 2篇白国平
  • 2篇顾国忠
  • 2篇李映艳
  • 2篇吴小洲
  • 2篇曾溅辉
  • 2篇郭少斌
  • 2篇牛嘉玉

传媒

  • 10篇中国石油勘探
  • 7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石油地质与工...
  • 4篇石油学报
  • 4篇特种油气藏
  • 3篇黑龙江科技大...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中州煤炭
  • 1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关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地质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对于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关系的研究还很少。为此,从形成时间、空间分布和油气资源量3个方面,对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油气与源储接触型非常规油气的形成时间具有先致密后成藏、先成藏后致密和边致密边成藏3种关系。常规油气一般分布于构造高部位,而非常规油气一般分布于盆地中心或斜坡部位,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量满足油气资源分布三角图关系。但是在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形成时间关系的主导作用、过渡带油气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级别构造单元油气资源量关系以及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边界的确定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未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应着重于针对烃源岩生排烃全过程、细粒沉积学、油气资源评价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徐祖新姜文亚刘海涛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油气资源量
高勘探程度区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2
2012年
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岩性地层油气藏和隐蔽型潜山油气藏是今后发现规模储量的重要勘探方向。以成藏理论新认识为指导,以先进适用勘探技术为支撑,形成了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新思路。提出了以"整体认识、整体评价和整体部署"为核心的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方法,主要包括构建全凹陷整体三维地震数据平台、重建凹陷构造、沉积和储层等地质模型、油气资源分布量化表征重描、多领域油气成藏模式创建、多领域目标整体预探以及上产增储一体化实施等。该方法的提出,对深化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勘探,实现油气勘探持续规模增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赵贤正王权金凤鸣范炳达王海潮朱洁琼
关键词:富油气凹陷
廊固凹陷整体研究再认识及有利勘探方向被引量:19
2012年
廊固凹陷是历经50余年油气勘探的老区,曾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攻关研究,仅发现了一批规模相对较小的油气藏,没有取得预想的地质效果,但资源转化率仍较低,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实施开展二次三维地震采集和全凹陷的连片处理,开展了新一轮的"四个整体研究",即整体构造分析、整体沉积砂体研究、整体油气成藏动态模拟和整体区带综合评价;指出了"六个区带、四个领域"为勘探的有利方向。优选大柳泉鼻状构造带,对复杂断块、浅层天然气和深层砾岩等多领域整体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规模整装储量发现。其勘探经验与做法对其他老探区深化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赵贤正张锐锋田建章曹兰柱王元杰芦丽菲
关键词:廊固凹陷三维连片勘探方向
咸化湖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与致密油储层分布规律:以吉木萨尔凹陷A区芦草沟组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依据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吉木萨尔凹陷A区芦草沟组各级次基准面旋回演化规律及高分辨层序地层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芦草沟组发育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4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探讨了咸化湖相各短期旋回的层序结构、叠加样式及空间变化;建立了A区芦草沟组高分辨层序地层对比格架。通过对基准面旋回期间体积分配和相分异的分析,得出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形成优质致密油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及控制因素;认为致密油储层段恰好位于2个升降旋回的转换面处,为半深湖-浅湖亚相的碳酸盐岩、席状粉砂岩等细粒沉积,因此2个旋回的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控制着上下致密储层的发育;微相类型控制着致密储层的位置与质量。该认知对于指导A区甚至咸化湖相高精度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张亚奇马世忠高阳李映艳张景王黎孙雨许方哲张宇鹏何宇李杭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地层格架芦草沟组
廊固凹陷大柳泉鼻状构造带精细勘探与油气发现被引量:9
2012年
大柳泉构造带是基于廊固凹陷二次三维地震连片一体化平台基础上,重新划分的一个鼻状构造带,其具有多个局部构造和多个勘探领域,具备整体含油气的有利条件。近两年,在琥珀营北地区通过"五个精细和四个重新认识"的具体做法,即精细构造解释、精细储层预测、精细综合评价、精细目标论证和精细井位标定,重新认识构造成因、砂体微相、成藏模式和勘探潜力,钻探5口井均获成功。在固安地区创新勘探思路的"四个转变",即从中深层向浅层勘探转变、从局部向整体研究转变、从油藏向气藏研究转变和AVO由定性向定量预测转变,发现了浅层高产天然气藏。大柳泉构造带按照整体勘探思路,集中钻探13口井,有11口井获工业油气流,钻探成功率达85%,勘探获得多项新发现,形成了5000×104t以上的整装规模储量,取得显著勘探成效。大柳泉鼻状构造带精细勘探的成功做法对其他老探区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田建章李先平李小冬张弟荣李清屈伟玉
关键词:精细勘探储层预测成藏模式
辽河断陷连续型油气聚集特征及聚集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为落实辽河断陷连续型油气的分布特点,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厘定了辽河断陷构造沉积演化的旋回期次以及在其控制下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分析总结断陷盆地连续型油气聚集的规律:①三级层序下的低位、水进、高位体系域的优质烃源岩为连续型油气聚集提供油气供给条件;②主成盆期发育的连续型储层成为连续型油气聚集的载体;③每个三级层序中的高位体系域泥岩为区域性盖层,为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盖层。基于上述认识,构建了连续型油气聚集模式,并在雷家以及大民屯凹陷开展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的勘探部署,获得规模储量。连续型油气聚集模式研究可为同类型断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李晓光刘兴周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勘探实践辽河断陷
二类油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大庆长垣萨北三东萨Ⅱ油层组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以岩心、测井、动态分析数据等资料为基础,对大庆长垣萨北三东萨Ⅱ油层组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二类油层储层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河道外溢岸砂.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储层非均质程度中等.层内物性非均质性较弱,SII10+11a小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强,层内夹层的不连续分布加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平面上孔渗参数分布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物性与砂体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整体来看,研究区平面砂体变化快、物性变化较大、具有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层间物性非均质程度较强,层间隔层的不连续分布使储层层间非均质性愈加严重,隔层把油层分成几个含油段,造成油层上下不连通或连通变差,导致储层纵向渗透能力下降,改变了传统韵律性砂体油气富集模式.
丛琳王伟方刘洋许方哲张斌弛
关键词:二类油层剩余油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被引量:13
2014年
研究认为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古近系深层已具备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古近系的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丰度指标高、热演化程度高,处于大量生气阶段;储集砂体以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为主,砂体单层薄、累计厚度大,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点;沙三段顶部的不整合面构成区域盖层,地层内发育的火山岩层为局部盖层,盖层条件良好;构造演化稳定,以持续沉降为主,深层断裂不发育,保存条件好;钻探证实东部凹陷古近系形成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原生气藏,具有异常高压、致密砂岩普遍含气、没有下倾气水界面等特征。
李春华毛俊莉杨一鸣王奎淞
关键词:东部凹陷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异常高压
致密复杂储层岩性预测方法探讨——以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四段白云岩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与之伴生的有大量的湖相泥页岩与方沸石岩。研究表明,云岩含量高低对致密储层的储集性能有较大影响,而云岩类岩石的地震预测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基于岩心分析的精细岩性识别,通过岩石物理分析确定杨氏模量与纵横波速比能够较好区分泥页岩,通过杨氏模量与白云岩含量的统计回归确定白云岩含量与杨氏模量的关系;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基础上,通过重构白云岩含量进行白云岩含量反演,确定了白云岩含量高的储层平面及纵向分布特征。预测结论与实钻井数据结果吻合程度较高,可有效指导该区致密(储层)油的勘探。
李铁军
关键词:辽河西部凹陷致密储层岩性预测
短轴物源型致密砂岩“甜点”储层测井划分方法初探——以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沙四段短轴物源砂砾岩体具有分选差、储集类型复杂、有效储层识别难度大等特点,针对上述难题,开展储集类型研究及控油因素分析等工作,并针对性开展自然电位幅度差的"甜点"识别方法构建工作。研究表明,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低是研究区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本区的储层存在裂缝,渗透性控制了储集体的含油性;自然电位幅度差能够较好地表征储层渗透性的变化。通过开展单井致密砂砾岩体储层划分及分类,确定了研究区单井"甜点段"划分标准,为下步勘探奠定基础。
刘兴周吴文柱孙晶莹顾国忠牟春
关键词:大民屯凹陷砂砾岩体致密储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