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880018)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洪成方家峰王蒙郭丽平赵娟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阜阳师范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近代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述略被引量:3
- 2011年
-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是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流派,发轫于清末民初,盛行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一批进步教育家、社团组织所提倡、并推广,大批爱国青年学生参加,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其思想内容丰富,理念主张不断发展。其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国内工读主义教育实验作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近代教育探索改革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对近代政治史具有积极作用。
- 吴洪成赵娟
- 关键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 现代实业家卢作孚的教育救国梦——早期教育活动探析
- 2010年
- 卢作孚早年是位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从事教师、记者等职业推广新教育、新文化。1921~1925年初,卢作孚在西南地区进行两次新教育改革实验,两次实验都开展得风生水起,却又都因军阀混战而夭折。早期教育活动没有实现他的教育救国梦,却开创了西南民众教育之先声,也为其日后的教育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
- 吴洪成郭丽平
- 关键词:卢作孚教育救国教育实验
- 洋务派工业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渊源
- 2011年
- 中英鸦片战争后的20余年间,整个中国及其教育对西方发达的近代工业文明呈现出一种麻木状态。但在沉寂的表面之下,以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人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乃至太平天国政权,一直在对接受西方工业文明、开展近代工业技术教育进行思考和探索,并从正反两面给后来的洋务派以启示,从而成为洋务派工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渊源。
- 方家峰吴洪成
- 关键词: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工业教育历史渊源
-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农业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教会大学农业教育源于传教士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是除医疗外又一项重要世俗性事业,其发展演变的过程经历了初创、兴盛、衰退及消亡几个历史阶段。教会大学农业教育在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透过对其历史演进过程的探究,能有助于更好地为当代中国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作出贡献,全面实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宏伟目标。
- 吴洪成王蒙
- 关键词:农业教育高等教育
-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农业教育述论被引量:1
- 2012年
- 教会大学为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农学是教会大学中除了医学以外的一门重点学科。近代中国开办农科的教会大学典型当属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教会大学农学教育,不但为我们引进了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教育模式,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而且其院系后来也成为新中国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农业教育注重理论、实践、实际三结合,注重敬业奉献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机构交流与合作,对我们今天办好农业教育颇有启示。
- 吴洪成王蒙
- 关键词:中国近代教育史农业教育农业现代化
- 近代洋务工业教育特点分析
- 2010年
- 在晚清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了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业教育活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的洋务工业教育表现出单一性、模糊性、双重性、初创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具体原因及其对中国工业教育发展的影响非常复杂,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探讨。
- 方家峰吴洪成
- 关键词:洋务派洋务运动工业教育
- 梅贻琦高等工程教育思想述论被引量:3
- 2011年
- 梅贻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提出关于培养适合国情的高等工学类人才的观点,力主以"通才教育"理论改革工程学科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他的教育主张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吴洪成甘少杰
- 关键词:梅贻琦工程教育通才教育
- 清华学校性质与办学特点的再认识——基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视角
- 2012年
- 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清华学校在层次上应划归高等教育范畴;其实科教育具有明显的理工科专业倾向性;从民族性来看,她是一所充满美国色彩的中国学校。清华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其后来发展为高水平工科大学具有重要影响,体现在充足稳定的经费保障,教育教学的美国化,严格的管理与考核以及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这种再认识有利于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对当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深化改革有重要启示意义。
- 方家峰吴洪成
- 关键词:办学特点高等工程教育
- 一代实业家卢作孚在四川泸州的“新教育”实验
- 2011年
- 20世纪20年代初,卢作孚在四川泸州开展的"新教育"实验沿着两条线索展开:其一,以创办通俗教育会为中心,开展民众教育,提高民众整体素质;其二,以整顿川南师范学校为中心,彻底改变川南地区的教育状况。泸州很快创办了通俗教育会,建成了图书馆、阅览室,卢作孚主持举办各种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展览,开展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举措。对川南师范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革,使之成为当时新式学校的范型。"新川南,新教育,新风尚"的美称传遍全川,乃至全国。
- 吴洪成郭丽平
- 关键词:卢作孚教育救国民众教育教育实验
- 论洋务学堂中工业科技教育的弥散性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认真梳理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洋务工业技术学堂,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学堂和外国语学堂中也广泛开展了近代工业科技教育,工业科技教育在各类洋务学堂中呈弥散性分布状态。这种弥散性使洋务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工业生产、教育乃至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对我们重新认识洋务运动相关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 方家峰吴洪成
- 关键词:弥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