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703B16)

作品数:15 被引量:533H指数:5
相关作者:周定标余新光章文斌王世波梁春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如东县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颈动脉
  • 7篇动脉内
  • 7篇动脉内膜
  • 7篇动脉内膜切除...
  • 7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膜切除术
  • 7篇内膜
  • 7篇内膜切除
  • 7篇内膜切除术
  • 7篇颈动脉内
  • 7篇颈动脉内膜
  • 6篇颈动脉内膜切...
  • 6篇颈动脉内膜切...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再狭窄
  • 5篇斑块
  • 4篇脑出血
  • 4篇出血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如东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周定标
  • 7篇余新光
  • 6篇许百男
  • 6篇梁春阳
  • 6篇王世波
  • 6篇章文斌
  • 2篇王晓刚
  • 2篇魏少波
  • 2篇门保忠
  • 2篇陈勇军
  • 2篇王震
  • 2篇陈爱明
  • 2篇蒋晓明
  • 2篇张笑明
  • 2篇石怀银
  • 2篇何建军
  • 2篇佘晓春
  • 2篇李金林
  • 1篇康帅
  • 1篇张晓晨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穿颅清除术41例报道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脑出血穿颅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8年6月施行穿颅血肿清除术的41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疗效评估指标为再出血率、病死率、临床转归等。结果本组再出血3例(7.3%),术后3个月死亡4例(9.8%),存活37例中临床转归优良26例(63.4%)。结论穿颅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简易有效,发病6 h内为最佳手术时机。
佘晓春陈勇军王震何建军蒋晓明陈爱明李金林
关键词:颅内出血穿刺术临床转归
普罗布考抑制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早期再狭窄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气体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新西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在此动物模型基础上行CEA,实验组在术前14天开始用普罗布考(0.6 g.kg-1.d-1)胃管灌入,连续用药,运用超声、病理等方法从影像学和组织学的角度,观察其在CEA后对新内膜的作用。结果实验组术后新内膜的厚度和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内膜与中膜的比例显著降低,血管残腔面积增加,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双功超声及术后病理测量均证实上述结果。结论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可能通过其复杂的结构和多方面的作用机制,起到抗再狭窄的作用。
梁春阳周定标余新光许百男魏少波章文斌王世波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不同方式血管重建后早期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在新西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上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应用标准线缝合和胶粘合的方法进行血管重建,观察比较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再狭窄过程。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气体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新西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在此动物模型上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应用标准线缝合和胶粘合的方法分别进行血管重建,观察比较不同重建方式术后动脉早期再狭窄过程。结果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再狭窄过程可分为数个阶段,而不同的重建方式在每个阶段表现并不相同。在血栓形成阶段,胶粘合组的血栓面积较缝合组明显减小;在炎症反应阶段,胶粘合组动脉外膜的炎症反应较重;在内皮修复阶段,缝合组和胶粘合组内皮膜修复的过程相似;在血管平滑肌增殖阶段,缝合组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较胶粘合组加重;基质形成、堆积阶段,胶粘合组基质产生较缝合组减少。胶粘合组颈动脉阻断时间较标准缝合组明显缩短。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再狭窄可能是局部血管内膜损伤后的一种修复反应,采用新型粘合血管重建的方法比标准线缝合有一定的优越性。
梁春阳周定标余新光许百男魏少波章文斌王世波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再狭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EGF受体Flk-1和国Flt-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和Flt-1表达的改变,并分析其与斑块内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分别检测CAS斑块中Flk-1和Flt-1蛋白和mRNA表达的改变,以CD34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斑块内新生血管。结果:Flk-1和Flt-1均主要表达于炎症细胞浸润区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坏死区周边基质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Flk-1和Fkt-1染色带,二者与炎症细胞浸润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Flk-1:r=0.41,P<0.05;Flt-1:r=0.71,P<0.01);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仅有Flk-1表达,与新生血管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4,P<0.01),而无Flt-1表达。结论:在CAS病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lk-1和Flt-1均参与了炎症介导过程,而在新生血管生成中可能仅有Flk- 1的参与。
李树合周定标孙同柱余新光许百男卜博佟怀宇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FLT-1
肥大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被引量:8
2002年
为研究肥大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 ,将 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切除标本及 10例尸检正常颈动脉标本分别行HE、甲苯胺蓝、抗肥大细胞tryptase及chymase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抗T淋巴细胞CD3及抗巨噬细胞CD6 8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在正常内膜、斑块帽区、核区、肩区肥大细胞密度 (细胞数/mm2 )分别为 (1 3±2 3)、(2 3± 2 6 )、(2 2± 3 7)、(6 3± 4 0 ) ,chy mase阳性细胞与tryptase阳性细胞的比值分别为 0 36、0 5 1、0 4 7、0 39。斑块肩区肥大细胞密度及脱颗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肥大细胞与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比例在斑块肩区最高 ,分别为 0 2 5和 0 14。光镜下观察肥大细胞亦多见于斑块血栓、钙化及新生血管周围。本实验表明 ,肥大细胞参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 ,并通过活化脱颗粒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王晓刚周定标尹卫东石怀银张笑明张晓晨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肥大细胞动脉硬化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超声、磁共振影像学分析
2002年
为了探讨体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MRI影像与斑块内病理成分的相关性 ,对颈动脉狭窄患者 2 0例 ,共 2 2侧血管的硬化斑块进行超声及MRI检查并记录影像。将影像与病理切片相匹配 ,分析斑块成分的超声及MRI影像学表现 ,并将各种病理成分的超声影像用 2 5 6级灰度值进行量化。结果表明 ,体内斑块中钙化、纤维组织、出血 /血栓、脂质的超声影像灰度值分别为 (89±12 ) ,(5 3±8) ,(37±6 )和 (39±3) ,体外斑块中钙化、纤维组织、出血 /血栓、脂质的超声影像灰度值分别为 (16 8± 11) ,(136± 12 ) ,(85± 12 )和 (89± 10 )。体内斑块中的钙化、纤维组织、陈旧出血 /血栓、脂质成分在MRIT1加权像上分别为低信号、等信号、等信号、极高信号 ,在质子像上分别为极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高信号 ,在T2 加权像上分别为低信号、等信号或轻度高信号、高信号、高信号。体外斑块MRI检查结果与体内斑块检查结果相符合。说明灰度值分析可以对动脉硬化斑块中不同病理成分的超声影像进行量化处理 。
王晓刚周定标李俊来许剑宏陈穗惠蔡健鸣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斑块Bcl-2/Bax的基因表达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Bcl-2/Bax凋亡调控基因在不同类型的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探讨该基因表达与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脑缺血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人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标本42例,根据病理学分为稳定型(19例)和不稳定型(23例)两组,8例正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作为对照组。Bcl-2/Bax抗凋亡基因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Bcl-2在不稳定型斑块中分别表达20和9例,在稳定型斑块中表达11和4例(P<0.05);在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泡沫细胞均有表达。Bax在不稳定性斑块中分别表达18和11例,在稳定性斑块中分别表达8和5例(P<0.05);在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均有表达。Bcl-2/Bax在细胞成分聚集的肩区,表达强度在不稳定型斑块中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P<0.01)。结论Bcl-2/Bax在不稳定型斑块的表达均高于稳定型斑块,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不同时期的表达可能是调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之一。
门保忠周定标张笑明石怀银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凋亡BCL-2/BAX
ICAM-1、MMP-2基因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再狭窄中的动态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再狭窄中ICAM-1、MMP-2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了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以新西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为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新内膜中ICAM-1、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中动脉壁中ICAM-1、MMP-2基因呈无表达,ICAM-1在术后4h中膜平滑肌即可见表达,术后3d在新内膜开始表达,术后7d ICAM-1在新内膜的表达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MMP-2于术后1d在中膜开始表达,7d在新内膜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ICAM-1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再狭窄新内膜ICAM-1、MMP-2表达增高,表明ICAM-1、MMP-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介导的局部血管重建和再塑,对再狭窄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梁春阳周定标余新光许百男章文斌王世波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再狭窄细胞间黏附因子-1
MMP-8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8(MMP 8)在颈动脉不同类型粥样斑块中的表达与斑块破裂的关系。 方法30例人体成熟型颈动脉粥样斑块来源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材 ,由组织病理学分为稳定型 (16例 )和不稳定型(14例 )两组 ,6例来源于肝移植供者正常腹主动脉和分支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MMP 8在粥样斑块不同细胞成分中的表达。结果 在稳定型斑块中 ,MMP 8表达 9例 ,不稳定型斑块中MMP 8表达 13例 ,对照组无表达 (P <0 .0 5 ) ,且在不稳定型斑块中MMP 8表达量明显上调 ,每个高倍视野阳性细胞计数不稳定型斑块为79 .5 7± 6 .74 ,稳定型斑块为 34.4 4± 7.2 5 (P =0 .0 0 0 1)。MMP 8表达不仅存在于单核—巨噬细胞 ,而且也存在于平滑肌细胞和泡沫细胞。结论 MMP 8在颈动脉不稳定型斑块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 ,可能是决定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相关因子之一。数据有可能为筛选抑制剂和基因治疗颈动脉狭窄提供参考。
门保忠周定标石怀银张笑明
关键词:MMP-8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胶原
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被引量:485
2005年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开颅、CT引导血肿吸引和微骨窗入路三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10日,国内135家医疗单位手术治疗2464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完成3个月随访,采用多中心单盲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结果2464例中传统组639例,微骨窗组409例,吸引组1416例。1个月累计病死率19.3%,3个月累计病死率21.1%。术前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病人,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GCS≥8分的3.5倍;术后有并发症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无并发症者的4.4倍;丘脑出血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皮层出血病人的2.4倍。3个月的病死率传统组(24.6%)高于微骨窗组(17.6%)和吸引组(20.6%)。三组间术后并发症,传统组(29.9%)与吸引组(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微骨窗入路及CT引导吸引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病死率与致残率,以及预后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开颅组。
赵继宗周定标周良辅王任直王德江王硕袁葛康帅赵元立季楠叶迅
关键词:微创神经外科颅骨切开术微骨窗入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GLASGOW昏迷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