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20062)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0H指数:8
- 相关作者:焦宝乾孙光宁陈金钊李运杨尹艳丹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西安财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公民参与理论视角下的“微博问政”被引量:34
- 2011年
- "微博问政"是网民利用微博与代表委员进行沟通的方式,在近两年的两会期间受到了广泛的肯定。作为网络民主的扩展和延伸,"微博问政"在推动公民参与政治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种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对于"微博问政"固有的局限性,我们也不能忽视。只有充分认识到"微博问政"的价值与局限,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推动公民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
- 孙光宁
- 关键词:公民参与网络民主草根阶层信息鸿沟
- 衡量的难题——对几种利益衡量标准的探讨被引量:14
- 2010年
- 国内学者与法官在利益(价值)排序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但这种努力注定面临诸多难题。无论是相对主义还是绝对主义,皆试图从内容上规定利益衡量的标准,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法律标准与社会标准,所要谋求的是形式合法与实质合理之间的兼顾与平衡。另外,专家立场抑或普通人立场,也是利益衡量标准的一种。从不同角度对利益衡量标准问题的探究虽然面临诸多难题,但还是有意义的,它彰显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严格来讲,我国目前裁判实务当中还无法找到可行的利益衡量的具体标准。更加具体、规范的利益衡量标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归纳。
- 焦宝乾
- 关键词:法律标准社会标准
- 法治迈向方法的时代--2010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被引量:9
- 2011年
- 2010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色是,转型中国法治出现对法律方法论的需求,以迎合法治时代的到来。不仅各种传统的法律方法备受重视,而且贴近中国法律运作实际与时代要求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这显示出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开始繁荣。其主要表现在中国学者已经围绕着法治建设,开始构建与论证适合中国法治需要的法律方法体系和法律方法论体系,同时以更加精致的理论回应司法实践。法治似乎要走过粗放而进入细腻阶段,法律方法在法治建设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 焦宝乾陈金钊
- 关键词:法律方法法律修辞法律推理法律论证
- 研究的困惑与执着-2009年度法律方法论学术报告被引量:6
- 2010年
- 近些年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学科意识不断增强,实践回应能力彰显,对传统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化。然而,这并没有完全解决困扰学科发展的很多问题。尽管研究者对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有一种执着的心态,但是我们还面临着更多新的矛盾。今后法律方法论研究应该结合中国的问题意识,把握既有司法传统与司法运作现实,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构建我国法律方法论体系。
- 焦宝乾陈金钊
- 关键词: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修辞法律逻辑
- 论题学及其思维探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在西方,论题学虽然有着悠久的研究传统,不过到后来就衰落了,但这种研究在20世纪后半期得以回归。论题学思维实质上是一种问题思维,是一个寻找论辩前提的运作过程,有着特定的思维程序。战后的西方法学中,论题学个案意识的提起,打破了传统的封闭体系观念,对法律思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焦宝乾
- 关键词:论据论辩法律方法法律思维
- 理论与实践的难题——以中国法律体系形成为背景的反思被引量:8
- 2012年
- 作为一个法律移植国家,国外的法条与法学理论在植入本土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真正实施,转化为人的实际行动的难题。几十年来,我国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之间脱节。人们经常对学者的理论进行抱怨,但批判论者也对"理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理论与实践有不同的担当,应当加以区分,但二者也存在密切的关联。在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后,应当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谋求二者的良性互动,以此促进我国法学与法治发展。近年来,我国法学理论及实务部门在探求二者互动方面虽然做了一定努力,但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法学教育和法官培训等方面予以变革,并在体制上建立沟通二者的渠道,真正走出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脱节的局面。
- 焦宝乾
- 关键词:法学理论法治实践法学法治法律家
- 民间法源的权威:基于判决的可接受性被引量:10
- 2011年
- 判决的可接受性是司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衡量标准之一,而权威的存在对于提升判决的可接受性有着重要意义。在司法权威并未完全树立的情况下,借助于其他权威类型可以提升判决的可接受性。作为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民间法就是其中之一。民间法的权威来源于对传统的尊重,它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可以从实体、形式和方法等多个方面予以分析。
- 孙光宁
- 关键词:民间法可接受性法律渊源
- 法律体系形成后的研究转向——2011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司法成为法治建设的重心。这为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提供并营造了珍贵的时代机遇。本年度,法律修辞学和法律语言学受到了更多关注。传统的法律方法研究(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越来越让位于贴近我国法律运行实践的法律方法论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法律方法的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学界对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与延伸。我们应当抓住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方法论面临大发展之时代机遇,深入推进此研究。
- 孙光宁焦宝乾
- 关键词:法律方法法律体系法律修辞学法律论证法律推理
- “法理学”及相关用语辨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法理学"及其相关的学名,如"法哲学"、"法律科学"、"法律理论",在西方法学中的产生、运用情况,其各自的含义、具体用法及相互关系,有着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这些概念被移植并用于中国语境下,在用法上就形成一种较为复杂的局面。法理学及相关用语在我国名称上的演变,实际上也显示出法学思想观念上的变迁。法理学及相关用语在我国名称上的混乱显示,百余年来的汉语法学对那些植入的出自不同传统的法学基本概念未能充分消化,法理学这门学问在我国依然还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尚需重新进行深刻的学理反思。
- 焦宝乾
- 关键词:法理学法哲学法律科学法律理论
- 判决理由的融贯性——从《孝经》判案说起被引量:11
- 2012年
- 对于援引《孝经》来裁判案件,出现了一些质疑的观点。但是,从判决理由的融贯性角度而言,这种做法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融贯性的基本含义是强调各个法律命题之间的协调一致、相互支持。作为一种目标指引,融贯性有助于加强判决理由的说明和论证。我们可以从利用多元法律渊源、掌握多种法律方法等方面在司法实践中贯彻融贯性。
- 孙光宁
- 关键词:判决理由司法过程法律方法法律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