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8B192)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绍波王昕昕金小红管敏昌赖小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特异
  • 5篇特异性
  • 5篇特异性免疫
  • 5篇特异性免疫治...
  • 5篇哮喘
  • 5篇哮喘大鼠
  • 5篇免疫
  • 5篇免疫治疗
  • 4篇疗效
  • 3篇调节性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细胞
  • 3篇节性
  • 3篇CD4+CD...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小儿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化生

机构

  • 3篇台州市中西医...
  • 3篇浙江省台州恩...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作者

  • 5篇金小红
  • 5篇王昕昕
  • 5篇李绍波
  • 3篇童夏生
  • 3篇管敏昌
  • 3篇赖小英
  • 2篇陈存国
  • 1篇李凤仙
  • 1篇陈玲玲
  • 1篇陈丽丽
  • 1篇陈丽丽
  • 1篇陈玲玲
  • 1篇梁艳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10和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化吸入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干预,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结果、血清和BALF中IL-10水平及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BALF和血清中IL-10浓度分别高于哮喘组和SIT对照组(均为P<0.01),哮喘组和SIT对照组BALF和血清中IL-10浓度低于SIT治疗组(P<0.01,P<0.05);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显著高于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P<0.01),而SIT治疗组CD4+CD25+Tr百分率分别高于哮喘组和SIT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上调体内IL-10和CD4+CD25+Tr趋于正常状态可能是SIT治疗哮喘有效的重要机制。
陈存国李绍波王昕昕金小红童夏生赖小英
关键词: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白细胞介素-10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正常对照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4组,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吸减敏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结果、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及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变化.结果 哮喘组血清和BALF中TGF-β1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和SIT治疗组(P<0.05或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和SIT治疗组(P<0.01),而SIT治疗组CD4+CD25+Tr百分率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下调哮喘大鼠体内TGF-β1水平和纠正调节性T细胞的缺失状态.
金小红陈存国李绍波王昕昕陈玲玲童夏生
关键词: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转化生长因子-Β1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培菲康颗粒联合秋泻灵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培菲康颗粒联合秋泻灵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口服,观察组给予培菲康联合秋泻灵颗粒口服,疗程为3d。5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双歧杆菌含量、乳糖检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呕吐次数、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大便双歧杆菌含量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u=8.49,P<0.01);粪乳糖检测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χ2=15.39,P<0.01)。结论培菲康颗粒联合秋泻灵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金海华管丽芬王秀芬吴彩芬管敏昌金小红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疗效
乐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乐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台州医院儿科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4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急性感染期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乐儿康颗粒口服,疗程2周。1年后评价疗效,并比较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治疗后Ig A、Ig G、Ig M水平分别为(1.38±0.67)、(7.57±1.31)、(1.36±0.42)g/L,对照组治疗后Ig A、Ig G、Ig M水平分别为(1.86±0.52)、(9.78±1.57)、(1.73±0.44)g/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出现呼吸道感染次数为(5.79±1.43)次,干预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为(3.63±1.81)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乐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确切,能显著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金海华汤阿敏彭苍骄金小红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
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氨溴索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氨溴索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选择支气管肺炎患儿130例,对照组65例给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7 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有效率为66.2%,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退热时间(2.62±1.49)d,咳止时间(3.13±1.83)d,喘止时间(2.16±0.83)d,啰音消失时间(3.15±0.53)d;对照组退热时间(3.86±1.57)d,咳止时间(5.79±2.44)d,喘止时间(3.53±0.87)d,啰音消失时间(4.06±0.84)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氨溴索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
俞庆王海英梁艳管敏昌金小红
关键词:小儿咳喘灵颗粒支气管肺炎疗效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肺组织RORγt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正常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组(SIT组),A组和SIT组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哮喘大鼠模型,SIT组再行OVA雾化吸入减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三组IL-17、TGF-β1和RORγt mR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17、TGF-β1及RORγt mRNA均高于C组(P<0.05);SIT组IL-17及TGF-β1均高于C组(P<0.05),RORγt mRNA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T组IL-17和TGF-β1及RORγt mRNA均低于A组(P<0.05)。RORγt mRNA与TGF-β1及IL-17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SIT可能通过减少TGF-β1分泌抑制RORγt表达,进而抑制Th17生成及IL-17分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李绍波陈丽丽赖小英金小红王昕昕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白细胞介素-17转化生长因子Β1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信号转导分子Smad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等4组,每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化吸入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TGF-β1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1以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和SIT治疗组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但SIT治疗组与哮喘组相比,两者的TGF-β1浓度则均有所下降;哮喘组肺组织TGF-β1和P-Smad2/3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SIT治疗组增高,而Smad7蛋白表达下降。结论:SIT通过抑制哮喘大鼠体内TGF-β1和P-Smad2/3的过度表达及上调Smad7,从而阻断TGF-β1的胞内信号转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
李绍波金小红王昕昕赖小英童夏生
关键词: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临海市桃渚中心卫生院内科门诊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泡腾颗粒口服,0.15 g/次,3次/d,连用3 d;治疗组采用连花清瘟胶囊,4粒/次,3次/d;利巴韦林气雾剂,首次使用1 h内喷4次,2~3揿/次,以后每隔1 h喷1次,2~3揿/次,2 d以后4次/d,2~3揿/次,连用3 d。两组5 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1例,有效34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显效89例,有效69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86.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热退时间为(2.41±1.15)d,咳嗽消失时间为(3.13±1.39)d,流涕消失时间为(2.29±1.34)d,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为(3.58±1.37)d;对照组热退时间为(3.16±1.07)d,咳嗽消失时间为(4.25±1.32)d,流涕消失时间为(3.46±1.18)d,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为(4.36±1.26)d,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蒋岳达吴彩芬娄昭君管敏昌金小红
关键词:连花清瘟胶囊利巴韦林气雾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
金小红李绍波王昕昕陈玲玲李凤仙陈丽丽
关键词: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转化生长因子-Β1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