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3061)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丝雨杨新国钟文斌李士超龙涛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高电化学性能聚苯胺纳米纤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被引量:2
- 2015年
- 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F)与氧化石墨烯(GO)经组装后,进行水热反应,制备了PANI-F/rGO(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借助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GCD),交流阻抗(EIS)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均匀包裹在PANI-F表面,在1M H2SO4的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为1A/g时,PANI-F比电容为378F/g,而PAGO10(PANI与GO的质量比为10∶1),比电容达517F/g;且当电流密度10 A/g时,PAGO10的比电容为356 F/g,而PANI-F的比电容仅为107F/g.
- 钟文斌李士超
- 关键词:自组装氧化石墨烯水热反应超级电容器
- 含叔胺基团苝酰亚胺的合成及其自组装性能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苝酐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不同碳链长度叔胺基取代的苝酰亚胺分子N,N-二(N,N-二甲基乙二胺基)-1,6,7,12-四(4-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四甲酸酰亚胺(MDI-PBI)和N,N-二(3-二甲胺基丙胺基)-1,6,7,12-四(4-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四甲酸酰亚胺(MPI-PBI),两分子分别在两种两相溶剂体系中进行快速溶剂扩散自组装。利用SEM、UV-Vis、偏光干涉和XRD对聚集体形貌结构、光物理性能和内部分子排列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分子在甲醇中的溶解度(S)比在正己烷中大,且S(MPI-PBI)
- 李丝雨杨新国杨新国龙涛
- 关键词:苝酰亚胺自组装电子化学品
- 含密胺基团的偶氮苯类凝胶因子的合成及其凝胶性能
- 2018年
- 以对硝基苯酚和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了含密胺基团的偶氮苯类凝胶因子AZO-1和AZO-2。考察了AZO-1和AZO-2的临界凝胶温度(Tc)和临界凝胶浓度(CGC),并利用SEM和紫外吸收光谱对凝胶的微观结构以及光响应行为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ZO-2较AZO-1具有更高的临界凝胶温度和更低的临界凝胶浓度,表现出较好的凝胶性能。AZO-1和AZO-2的凝胶纤维聚集结构不同,AZO-1纤维取向性较好,排列紧密;AZO-2纤维相互缠绕成三维网络结构,以簇状堆积为主。AZO-1和AZO-2经UV光照后仍可以稳定凝胶,但纤维形态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凝胶因子在不同状态下的红外光谱表明,分子间作用力在凝胶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李文露杨新国张立震李丝雨钱杨
- 关键词:偶氮苯有机凝胶疏水作用凝胶性能
- 二元溶剂体系对含仲胺基团苝酰亚胺衍生物自组装与光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设计了一种含仲胺基团的苝酰亚胺衍生物N,N-二(2-乙基乙二胺基)-1,6,7,12-四(4-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酰亚胺(B-PDI-1),并采用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研究了B-PDI-1在四氢呋喃(THF)/H_(2)O混合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通过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B-PDI-1在THF/H_(2)O中所形成的聚集体形态结构;利用循环伏安法(CV)与Guassion模拟运算研究了其变色机理;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了聚集体的J-V曲线与瞬态光响应,并评估了它的光伏性能。结果表明,B-PDI-1在THF/H_(2)O二元溶剂体系自组装过程中由红色变为蓝色,其紫外吸收光谱则出现了红移现象,在THF含量f THF=10%时达到了最大值35.4 nm,随着THF/H_(2)O二元溶剂体系中THF含量减少,荧光强度将会逐渐降低,但始终存在着微弱的荧光,意味着B-PDI-1具有J型聚集的特征;B-PDI-1在不同THF/H_(2)O比例的混合溶液中都能形成具有明确形貌的聚集体,在不同THF含量的溶液中分别获得了螺旋带状、长斜四边形、棒状、类球形以及长直纳米带等纳米结构;随着该组装体系中THF含量发生变化,分子堆积方式也将改变,分子间的微扰作用集中体现在HOMO能级的提高,由于不同聚集体能带的差异导致了颜色的变化,且在f_(THF)=10%时B-PDI-1的光波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0.43%)。
- 龙涛龙涛杨新国李丝雨毛凤余
- 关键词:苝酰亚胺自组装电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