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R1029-2)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志强陈志彪于苏建郑丽丹张晓云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耕地
  • 1篇地数
  • 1篇人均耕地
  • 1篇人均耕地面积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增长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投影寻踪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土地利用图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偏离度
  • 1篇破碎化
  • 1篇最小人均耕地...
  • 1篇西岸
  • 1篇溪河

机构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作者

  • 4篇陈志强
  • 2篇于苏建
  • 2篇陈志彪
  • 1篇张晓云
  • 1篇郑丽丹

传媒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福州市耕地动态变化预测被引量:2
2011年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以1988年和2008年TM遥感影像、2004年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编制1988年、2004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图,求取研究区1988-2004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并运用2008年数据进行验证。采用验证后的马尔柯夫模型预测未来耕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未来20年福州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水田和旱地三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别减少了3858.4 hm2、3681.5 hm2和176.9 hm2,导致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马尔可夫模型在耕地动态变化预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简便性,但还需要其它方法配合以提高精度。
邱昌颖黄曦白丽月叶夏陈志强
关键词:耕地LUCC马尔柯夫模型
福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在GIS和Fragstats的软件技术支持下,以1988年和2008年福州市两期的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对福州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福州地区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耕地、林地和水体转化为建设用地。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多样性指数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格局趋于均质稳定化。斑块聚集度下降,向离散化方向发展,景观蔓延度也降低,进而反映了人为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郑丽丹黄曦叶夏陈志彪陈志强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LANDSCAPE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图景观破碎化FRAGSTATS
基于投影寻踪的海西主体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投影寻踪模型,选取典型指标,利用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优化求取最佳投影方向,对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2007年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对应的等级值分别为3.74、3.96和3.30,分别处于较健康、较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结合指标体系,分析3个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于苏建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海峡西岸经济区
闽台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分形对比被引量:2
2011年
以闽台为研究区域,以统计数据为原始数据,绘制闽台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运用ArcGIS计算得到两者的计盒维数。结果表明:(1)闽台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栅格单元边长与栅格数目在双对数坐标下呈显著线性分布,体现出明显分形特征;(2)福建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计盒维数为1.027,台湾为1.004,表明福建耕地数量变化过程更复杂,福建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峰谷变化幅度大于台湾,而峰谷变化频度小于台湾;(3)采用计盒维数结合传统指标,对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的评价会更全面、科学,但分形维数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难题。
陈志强
关键词:耕地分形
福建省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福建省耕地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研究结果显示:(1)由于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人口不断增多,在粮食自给率下降的情况下,1996~2009年福建省耕地压力指数呈略微上升趋势;(2)全省耕地压力地区差异显著,闽东南沿海普遍高于闽西北山区,根据耕地压力指数偏离1的程度,将全省分为4类区,包括耕地压力严重区、耕地压力明显区、耕地压力预警区、耕地压力不明显区;(3)总体上,闽东南沿海耕地压力增长速度较快,闽西北山区则较慢。根据K值增幅大小,将全省划分为4类区,包括急速增长区、快速增长区、相对缓慢增长区、基本稳定区.
黄曦
关键词: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
福建省耕地变化与人口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1996~2008年的统计资料,研究了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变化过程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福建省耕地面积经历了急剧减少一缓慢减少一急剧减少一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对耕地面积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白丽月邱昌颖黄曦陈秀灵
关键词:耕地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
基于GIS和USLE的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选取合理的因子算法,对福建省朱溪河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朱溪河小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023.26 t/km2,属于轻度侵蚀,中度以上侵蚀区域是预防和加强侵蚀治理的重点区域,并分析了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以为当地实施水土保持规划、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张晓云叶夏黄曦陈志强陈志彪陈丽慧
关键词:土壤侵蚀
福建省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选取1997年、2002年和2007年3个时期的数据,对福建省9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值分别为48.40%、39.82%和36.88%;1997年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山区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而2002年和2007年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山区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不同年份福建省各地区产业多样性均较高,各产业部门发展较均衡,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德>龙岩>福州>南平>三明>漳州>莆田>泉州>厦门的规律,总体上表现出山区地区的产业多样性指数高于沿海地区的趋势。
于苏建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