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168)

作品数:9 被引量:76H指数:4
相关作者:谢礼立徐龙军覃锋胡进军于海英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地震
  • 5篇地震动
  • 4篇反应谱
  • 2篇电站
  • 2篇强震
  • 2篇强震记录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核电
  • 2篇核电站
  • 1篇地面运动分析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反应谱
  • 1篇悬臂
  • 1篇设计地震
  • 1篇设计地震动
  • 1篇设计反应谱
  • 1篇随机数
  • 1篇强地震
  • 1篇强地震动
  • 1篇最小二乘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威海市地震局

作者

  • 7篇徐龙军
  • 7篇谢礼立
  • 2篇覃锋
  • 1篇于海英
  • 1篇刘洪波
  • 1篇胡进军
  • 1篇邵永松
  • 1篇孙琼
  • 1篇周道成
  • 1篇陈祉宏

传媒

  • 2篇地震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Earthq...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te dependence of far-source ground motions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被引量:1
2009年
This paper aimed to examine the site dependence and evaluate the methods for site analysis of farsource ground motions.This was achieve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frequency content estim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based on strong ground motions recorded at twelve far-source stat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The stations were located in sites with soil profiles ranging from code classes Ⅰ to Ⅲ.Approaches used included the Fourier amplitude spectrum(FAS),the earthquake response spectrum(ERS),the spectral ratio between the horizontal and the vertical components(H/V),the spectral ratio between the spectra at the site and at a reference site(SRRS),and coda wave analysis(CWA).Results showed that major periods of these ground motions obtained by FAS,ERS and H/V ratio methods were all evidently larger than site dominant periods;the periods were al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mainly reflected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long period components.Prominent periods obtained by the SRRS approach neither illuminated the long period aspect nor efficiently determined site features of the motions.The CWA resulted in a period close to site period for stations with good quality recordings.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for the evaluation of farsource effect in constructing seismic design spectra and in selecting methods for ground motion site analysis.
Longjun XuHaiying YuWenhai CaoLili Xie
关键词:网站功能地震动地面运动分析地震反应谱
悬臂楔形蜂窝构件静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节省钢材、提高构件的刚度和强度,在楔形构件和蜂窝梁的基础上提出了楔形蜂窝构件.通过对悬臂楔形蜂窝构件进行连续化处理,建立楔形蜂窝构件的微分方程,进一步推导出楔形蜂窝构件的刚度方程.考虑次弯矩对楔形蜂窝构件抗侧刚度的影响,引入二阶塑性铰简化分析方法,来计算悬臂楔形蜂窝构件的屈服后变形,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悬臂楔形蜂窝构件计算方法比较准确,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邵永松刘洪波谢礼立
关键词:蜂窝梁刚度
核电设计谱确定方法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抗震设计谱是核电厂抗震设计的主要依据。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核电厂规范设计谱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近期的大地震强震记录,开展了不同方法下的设计谱计算和比较研究,分析了不同设计谱模型计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结果显示,设计谱标定中...
徐龙军谢玉见谢礼立
关键词:强地震动反应谱标定方法
文献传递
基于Nataf变换的相关随机数算法及其应用
2012年
针对极值风浪荷载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Nataf变换的相关非高斯分布随机数算法,用来生成极值风浪荷载随机向量;运用该方法讨论了基于独立风浪的荷载效应和基于相关风浪的荷载效应的极值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不同的风浪联合荷载效应的拟合方法进行了评定;应用最小二乘法及极值Ⅰ型分布拟合实际风、浪荷载效应,然后对此分布模型运用Nataf变换随机数算法和一般随机数算法生成随机向量,最后通过与实际风浪联合荷载效应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徐龙军陈祉宏周道成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分区优化核电站抗震设计谱被引量:6
2011年
以集集地震B类场地(相当于基岩场地)的强震记录为基础,通过分析v/a和ad/v 2(a、v和d分别为地面峰值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取值及其随地面峰值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提出考虑变化的拐点周期值,以实现不同地震动反应谱使用其自身的地面峰值标定.讨论了伪加速度放大系数谱、伪速度放大系数谱和相对位移放大系数谱在所研究的周期范围内的变异性.研究了3类放大系数的概率分布情况,并发现认为放大系数谱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假设存在不妥之处.基于前面分析和讨论,推导出了在不同周期段采用不同放大系数的分区优化标准反应谱,该反应谱具有比现有规范中的设计谱更为一致的概率意义.将此设计谱与各规范中的设计谱作比较,提出了修改我国核电规范中设计谱的参考意见.
徐龙军覃锋孙琼谢礼立
关键词:强震记录核电站设计反应谱概率分布
基于近期大地震特征的核电站设计谱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评价现行核电站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安全性,基于汶川和集集2次大地震基岩场地的强震动记录,通过对地震动主要参数和反应谱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规准和双规准伪速度反应谱不同区段特征确定目标地震设计谱的方法,给出了基于2次地震目标谱的距离相关核电设计谱,并与规范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地震地震动具有长持时、长周期性的特点;地震动幅值率A/V小于规范取值,而设计谱速度控制段拐角周期明显大于规范设计谱取值,使得速度控制段明显向长周期段偏移;加速度控制段的谱值低于规范谱,而长周期段的谱值明显高于规范谱,速度控制区的放大系数比规范谱大.
徐龙军杨圣超谢礼立
关键词:长周期地震动
汶川地震远场地震动场地相关性与分析方法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为考查远场地震动的场地相关性并评价一些场地特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采用不同方法对汶川地震山东省12个远场台站的强震记录进行了分析.选取台站分别位于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C)场地划分中的Ⅰ—Ⅲ类场地上.地震动记录的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幅值谱法,地震反应谱法,水平与竖向谱比率法,参考点谱比率法,以及尾波分析等.结果表明,按傅里叶幅值谱法,地震反应谱法,水平与竖向谱比法计算得到的卓越周期均远大于台站场地的卓越周期,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也有较大差别,且主要反映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频率;参考点谱比率法的结果未反映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差别较大;对完整记录尾波分析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场地的卓越周期.希望本文能为考虑远场地震作用时设计谱的建立,以及场地特性估计时地震动分析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徐龙军于海英曹文海谢礼立
关键词:汶川地震
特殊长周期地震动的参数特征研究被引量:54
2008年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和远场软土层场地类谐和地震动是两类特殊的长周期地震动,当前的规范均很少对这两类地震作用进行具体的规定。研究了近断层脉冲型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的幅值、幅值比(V/A,D/V)、傅里叶幅值谱和反应谱的差别,分析了相位角和作用循环周期数对简单脉冲的影响,并用于解释两类特殊地震动的工程特征。以集集地震动为数据基础,分析了两类长周期地震动的傅里叶谱和反应谱特征;将平均加速度和位移规准反应谱分别与规范设计谱进行了比较。建议设计谱在长周期段考虑近断层作用和软土场地面波效应的影响。
徐龙军胡进军谢礼立
关键词:相位反应谱
地下工程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幅值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明确地下地震动幅值的衰减规律,基于日本最近几年发生的16次强烈地震的443组深井地震动记录,主要考虑分量方向和震级的影响,分析了地下深层(-100^-400m)地震动加速度幅值与地表对应幅值比(Ad/A0)以及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幅值比(Av/Ah)沿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深层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比与深度大致呈线性关系,幅值比(Ad/A0)随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0.2~0.4之间;震级对幅值比(Ad/A0)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震级变大幅值比有减小的趋势;另外,水平向加速度幅值比略小于竖向幅值比。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幅值比(Av/Ah)沿深度也大致呈线性关系变化,且稳定在0.6附近。发现拟合关系式的选取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地下工程结构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幅值的深层取值问题,以期为地下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徐龙军谢礼立
关键词:幅值比抗震设计
基于强震记录的核电厂抗震标准反应谱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依据基岩场地上的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地面峰值和核电站抗震标准反应谱的特性,证明了在推导和使用标准反应谱时所考虑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与地面峰值速度之比(PGA/PGV)受地面峰值加速度和震中距的影响,将对标准反应谱形状产生明显的影响.另外还发现了基岩场地的竖向峰值加速度可能要远比通常认为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2/3大.通过对比汶川地震强震记录的伪速度谱和规范给出的标准反应谱,发现规范中的标准反应谱在长周期段偏小.最后采用两种新的拟合反应谱的方法,不仅改变了以往先确定控制点的做法,而且很好地反映了均值加标准差反应谱.
覃锋徐龙军谢礼立
关键词:汶川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