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6063)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代彦军王如竹白涛韩延民李显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钢砂与石英砂太阳能显热蓄能装置性能研究与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使槽式集热器能提供100—200℃的稳定热源,进而使太阳能与该温度区间的工业用热需求结合起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开发合适的蓄能部件。采用石英砂和钢砂的混合材料作为蓄能材料,结合蛇形盘管换热器设计加工2kWh的蓄能装置,并连接槽式集热器进行测试。以Ⅱ仃效率、热效率及集热效率为指标,建立相应模型得到:集热蓄能系统充放热效率为81.3%,炯效率为52.3%,材料导热系数≥2.0W/(m·℃)时,即可得到合适的换热器面积,蓄热体积与集热器面积之比在80L/m2时为最优值。
- 陈宇代彦军林蒙谢文韬李显
- 关键词:槽式集热器
- 太阳能线聚焦腔体结构吸收器热迁移因子理论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对4种用于线聚焦太阳集热器的腔体吸收器的热迁移因子和效率因子进行理论分析,获得热迁移因子的理论表达公式。搭建了以菲涅尔透镜为聚光器和以抛物槽式反射镜为聚光器的聚焦太阳能集热系统实验台,通过实验验证了热迁移因子理论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三角形腔体吸收器具有最好的集热性能。在理论指导下对三角形腔体进行了优化:直接利用管道作为吸收器管道从而提高了热传导;选择合适的管道内径;聚焦比保证在40以上;加大流速强化对流换热。当采用菲涅尔透镜为聚光器时,其热迁移因子为0.834;采用抛物槽式反射镜为聚光器时,优化后的三角形腔体吸收器的热迁移因子可达到0.940。
- 白涛代彦军王如竹
- 太阳能高倍聚光的方案优化及装置构建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分析和对比由菲涅耳透镜、曲面透镜、抛物碟式反射镜组合的聚光方案,得到了太阳能聚光的优化方案.基于理论分析发现,光学系统的效率依赖于光学部件及其结构设计,两级反射式系统能够比两级透射式拥有更高的光学效率.但在接收尺寸相同范围内,两级反射式需要更高的追踪精度,然而提高追踪精度势必增加聚光系统的复杂性和经济性.据此分析,构建了一套由菲涅耳透镜组成的两级透射式高倍太阳能聚光装置,并做了初步的对比性测试.
- 韩延民代彦军王如竹
- 关键词: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