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435-02)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相关作者:任勃谢永宏陈心胜李峰杨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洞庭湖
  • 2篇洞庭湖区
  • 2篇退田还湖
  • 2篇湖区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特征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植被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颗粒
  • 1篇土壤颗粒组成
  • 1篇土壤特性
  • 1篇化学特性
  • 1篇恢复生态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峰
  • 2篇陈心胜
  • 2篇谢永宏
  • 2篇任勃
  • 1篇秦先燕
  • 1篇侯志勇
  • 1篇李旭
  • 1篇杨刚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退田还湖后洞庭湖区土壤颗粒组成和化学特性的变化被引量:31
2009年
土壤质量变化的长期动态监测是评价"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后生态学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洞庭湖区3种不同退田还湖模式(自然恢复、种植芦苇和种植杨树)下的典型"双退"区(青山垸、官垸和小集成)为对象,通过与相邻堤垸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揭示退田还湖后土壤生态特征的变化及其成因。研究发现,以种植杨树作为湿地恢复模式的小集成样地促进了粘粒和粉粒的形成,并能快速累积有机质、全磷、全钾;以种植芦苇为恢复方式的官垸样地中,由于经常受洪水影响而使土壤物理性质有向自然生态系统转化的趋势,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而全磷含量增加;以恢复自然湖泊为方式的青山垸样地中,土壤物理特性和全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研究认为优势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过程的强弱等是造成洞庭湖"退田还湖"系统中土壤颗粒组成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杨刚谢永宏陈心胜李峰任勃秦先燕
关键词:退田还湖洞庭湖土壤特性
洞庭湖区不同退田还湖模式下湿地植被恢复特征的比较被引量:7
2011年
以2006年野外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洞庭湖区3种"双退"恢复模式(自然恢复、种植荻和种植杨树)下的植被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物种数最为丰富,达79种,而种植荻模式下的物种数最为稀少,仅36种;自然恢复模式下湿生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占物种总数的81.0%,而种植杨树和荻模式下所占比例分别为78.7%和69.4%;群落类型以自然恢复模式下最为丰富,达11种,其中水生植物群落类型3种,而种植杨树和荻模式下的群落种类分别为8种和1种;各群落间生产力水平差异显著,以种植杨树模式下群落生产力最高,而多样性水平以种植荻模式下最低.结果表明,从植被特征角度来看,自然恢复模式为3种"双退"模式中的最优恢复模式.
任勃李峰谢永宏陈心胜侯志勇李旭
关键词:洞庭湖退田还湖植被特征恢复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