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69)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丁金宏郭永昌崔开昌赵晔琴卿石松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社会学
  • 2篇艺术

主题

  • 4篇婚姻
  • 3篇通婚
  • 3篇城乡
  • 2篇青年
  • 2篇婚姻稳定性
  • 2篇城市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地名
  • 1篇电影
  • 1篇独生
  • 1篇性别
  • 1篇政策视域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乡
  • 1篇中国地名
  • 1篇中国省域
  • 1篇人口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生育行为
  • 1篇生育意愿

机构

  • 12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安庆师范大学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共湖南省委...

作者

  • 11篇丁金宏
  • 2篇赵晔琴
  • 2篇郭永昌
  • 2篇崔开昌
  • 1篇孟庆艳
  • 1篇杨亮
  • 1篇卿石松
  • 1篇孟庆洁
  • 1篇邓志强
  • 1篇郭璇

传媒

  • 3篇人口与发展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南方人口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已婚流动人口婚姻风险与干预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城乡流动人口经历了城乡空间转换后,生活与工作方式及思想观念变化对家庭生活形态产生强烈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城市七成已婚流动人口有过离婚念头,年龄分布相对均衡。小学及以下学历有离婚念头的人比例最高;专业技术人员有离婚念头的人所占比例高,社会资助收入配偶离婚风险最高;夫妻双方均迁出原住地但不在同一地离婚风险最高。应建构制度、社会网络、社会服务机构、网络媒体的调解机制,有效降低城市已婚流动人口的婚姻风险。
郭永昌张敏丁金宏
关键词:流动人口干预机制
中国地名歌曲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基于1990-2015年时间截面分析
2017年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全国地名歌曲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名歌曲在文化区空间尺度上递变性不明显,高值区与低值区交错分布,我国南方的地名歌曲数量整体超过北方;省份尺度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渐变性特征明显;地级市空间尺度呈现"两横三纵"的带状分布格局,出现了若干个地名歌曲高地;地名歌曲数量与省份海拔、降水量无关,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雄厚的经济实力等因素有关。
郭永昌姚欢
关键词:地名歌曲
《嫁妆一牛车》:台湾新电影的性别诠释
2020年
20世纪末期兴起的台湾新电影运动,以文学与电影的互动为重要特征,并注重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反映乡土生活的情境。以电影《嫁妆一牛车》为例,梳理了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发现电影在情感和叙事焦点的迁移中,完成了从男性视角对女性行为的外聚集叙述模式到以女性为叙事中心的转向,并在情感底色上从同情底层男性跨越到认同女性情感,回应了时代浪潮中对女性价值的尊重和性别主义议题的再诠释,点明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典型特征。
李玲薛琪薪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女性主义改编
自由解放、红色革命、情感回归与离婚——基于1898-2009年的考察被引量:2
2016年
1898-2009年离婚变化历程可以十分直观地折射出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我国从戊戌变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诞生了若干部与婚姻相关的法律,离婚由城市最初的星星点点转向农村后来的燎原之势,离婚空间场域变换导致离婚数量增长。从解放初期到"反右"初期,再到"文革"末期,知青返城、新《婚姻法》的修订,《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我国迎来一次次离婚潮。1980年代改革开放并没有停住离婚者的脚步,反而使离婚率呈一路上扬的态势。本研究截取1898-2009年间若干时间截面,选择典型的群体,解析各时期较为典型的离婚事件,阐释国家制度变迁对婚姻离散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婚姻制度对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郭永昌丁金宏孟庆洁
关键词:离婚
上海市城乡通婚典型路径分析——基于结婚登记群体的问卷调查
2017年
通过对上海市853对城乡通婚登记的问卷调查,运用交叉分析方法,从性别和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现今上海的城乡通婚路径。熟人介绍系当今条件下最主要的通婚路径。这一路径有可能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
崔开昌丁金宏
地理空间文化差异下城乡通婚发生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2019年
主要依托课题组开展的"上海市城乡通婚认知问卷调查"数据,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探索空间距离对城乡通婚发生的作用规律.首先给出了城乡通婚发生空间作用的理论解释;随后分析了城乡通婚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空间距离与城乡通婚发生频率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城市婚姻移民的择偶偏好、人口结构特征,以及城乡通婚的达成途径、达成时间与空间距离的关系.
孟庆艳丁金宏
大城市省际迁入人口地域模式比较——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2015年
通过对比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与居住地得出,迁入北京人口的来源地相对分散,集中度不及上海。中心城区仍然是迁入人口的重要目的地。迁入上海城镇占16.55%,乡村占12.58%,迁入北京城镇占6.71%,乡村占9.97%,说明上海城镇和乡村拥有更好的岗位适应性。经济成因是大城市人口迁入的最主要成因;社会成因以随迁投靠为主,是经济迁入的伴随性迁移。
郭永昌丁金宏
关键词:人口迁移
激情崇拜与国家介入:1930—1970年代中国城乡通婚史考察被引量:1
2015年
城乡通婚是两地婚姻达成的形式之一,即婚姻当事人一方来自城市,另一方来自农村。这个差距体现在双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国内有关两地婚姻的研究主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城迁移浪潮,这些研究大都关注横剖面上的婚姻现状,而缺乏历史纬度的纵向考察。而将婚姻问题置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历史和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重点梳理1930年代延安时期至1970年代末中国社会的城乡通婚发展与变化,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城乡婚姻的视角来窥视上世纪大半叶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历史变迁。纵观1930年代延安时期至1970年代文革结束,可以看出这时期出现的城乡通婚不仅受到特定社会历史事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国家权力和政治力量介入的制约。在一定意义上,政治导向和国家政策成为这一历史阶段影响我国城乡通婚达成与否的关键因素。
赵晔琴丁金宏
关键词:国家介入户籍制度
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4
2015年
文章利用上海市夫妻匹配调查数据,分析"单独两孩"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不一致的现象进行解释。结果发现,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有限,"单独夫妻"、"双独夫妻"和"双非夫妻"之间的生育意愿没有明显的差异。配偶的经济社会特征,尤其是丈夫的经济收入影响妻子的生育意愿。妻子收入低、丈夫收入高,即生育机会成本低且有能力养育更多孩子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相对较高。由于生育决策无法单方面决定,尽管男女平均的生育意愿非常接近,但因30%的夫妻生育意愿存在差异,使夫妻一致的生育意愿较低,从而抑制实际的生育行为。因此,文章建议在生育意愿研究中加强夫妻匹配视角的分析,以提高其对生育行为的预测作用与强化政策应用效果。
卿石松丁金宏
关键词:生育意愿生育行为
公共政策视域下青年婚姻匹配及其稳定性研究——基于上海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公共政策与家庭婚姻的稳定性息息相关,离婚率攀升的背后可能是公共政策带来的假离婚现象。通过调查上海青年对现行公共政策的态度来衡量公共政策对青年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政策是影响青年婚姻稳定性的重要变量。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考量其对家庭婚姻的影响,必须科学设计政策内容,避免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邓志强丁金宏崔开昌
关键词:公共政策青年婚姻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