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001CB1088)

作品数:6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孙其信倪中福吴利民孟凡荣王章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杂种
  • 3篇杂种优势
  • 3篇基因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杂种优势关系
  • 2篇普通小麦
  • 2篇小麦
  • 2篇MRNA差异...
  • 1篇等基因
  • 1篇等基因系
  • 1篇性状
  • 1篇性状遗传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恢复...
  • 1篇斯卑尔脱小麦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亲本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4篇倪中福
  • 4篇孙其信
  • 3篇吴利民
  • 2篇谢晓东
  • 2篇王章奎
  • 2篇孟凡荣
  • 1篇秦丹丹
  • 1篇宋星
  • 1篇侯宁
  • 1篇刘立科
  • 1篇刘根齐
  • 1篇彭惠茹
  • 1篇解超杰
  • 1篇许盛宝
  • 1篇刘春光
  • 1篇窦秉德
  • 1篇刘建成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Acta B...
  • 1篇Journa...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构建及性状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以普通小麦3338和斯卑尔脱小麦Altgold为亲本杂交,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法构建了含188个重组近交系的群体,对该群体的抽穗期、株高、每穗小穗数、穗长、不孕小穗率、旗叶长、旗叶宽、芒长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近交系群体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55%到93.38%范围内变化。除芒长、穗长外,其余6个性状都符合或近似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是一个适合遗传作图的理想群体。对株高和抽穗期两个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8%和58%。
许盛宝宋星秦丹丹倪中福窦秉德孙其信彭惠茹
关键词:小麦重组近交系农艺性状
小麦杂交种与亲本发育早期种子的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5
2003年
为深入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选取 3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为一组亲本 ,3个为另一组亲本 ,配制了正反交 18个杂交组合 ,以授粉后 6d的杂交和自交种子为材料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DDRT PCR)研究了小麦杂交当代种子与其亲本自交种子基因的表达差异 ,并与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为降低DDRT PCR技术假阳性的不利影响 ,对每个引物组合均作了两次PCR扩增 ,在处理数据时 ,仅统计能重复出现的条带。结果发现 :杂交种和亲本之间的基因表达模式有 8类共 15种 :(1)单亲沉默型 (2种 ) ,(2 )单亲一致型 (2种 ) ,(3)正交或反交沉默型(2种 ) ,(4 )正交或反交特异型 (2种 ) ,(5 )正交或反交单亲一致型 (4种 ) ,(6 )杂交种特异型 (1种 ) ,(7)双亲共沉默型(1种 ) ,(8)表达一致型 (1种 )。分析发现 ,小麦杂交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在差异表达类型中 ,杂交种特异型和双亲共沉默型比例最低。对上述 15种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表达一致型与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 ,说明杂种优势是由某些有表达差异的基因造成。 9个产量性状均能检测到一种以上与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 ,有些性状受正负相关效应的共同影响 ;沉默型 (包括单亲沉默型。
谢晓东倪中福孟凡荣吴利民王章奎孙其信
关键词:种子杂种优势分子机理MRNA差异显示基因表达差异
普通小麦不同优势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根系基因的差异表达(英文)被引量:11
2002年
为探讨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选用普通小麦品种 (系 ) 3338、6 5 5 4和 2 410TD及其强优势杂种A(3338× 6 6 5 4)和无优势杂种B(2 410TD× 6 5 5 4)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对生长至三叶一心的根系 (初生根 )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小麦杂种一代苗期根系基因表达较亲本明显不同 ,表现为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上的差异 ,且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远高于我们以苗期叶片为材料的研究结果 ,表明小麦杂交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与所研究的组织和器官有关。比较分析发现 ,在强优势杂种组合A中 ,超亲表达和偏高亲表达基因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无优势杂种组合B。以家族特异基因替代随机引物进行的差异显示结果表明 ,MADS_box家族基因在小麦杂交种和亲本苗期根系中存在着显著的表达差异 ,且差异表达类型以杂种特异表达和亲本基因在杂种一代沉默为主 ,说明MADS_box家族基因可能与小麦的杂种优势形成具有重要关系。
倪中福孙其信吴利民解超杰
关键词:MRNA差异显示杂种优势小麦初生根苗期根系
小麦杂交种及其亲本拔节期根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9
2003年
以一套小麦 4× 5双列杂交组合的根系为材料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重复PCR扩增 ,分析了拔节期杂种与其亲本根系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并与杂种的 10个农艺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cDNA 2次PCR重复扩增中可稳定出现的带 (992 .4条 )占总带数 (12 4 1条 )的 79.97%。统计结果显示 ,杂种和其亲本间存在显著的基因表达差异 ,可概括为双亲共沉默型 (W 1)、单亲表达沉默型 (W2 )、杂种特异表达型 (W3)和单亲表达一致型 (W 4 )这 4种差异表达类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 .74 %、5 .93%、4 .38%和 10 .4 8%。相关分析发现 ,各种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性状表现的相关中有 3个呈显著相关 ,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中则有 7个呈显著相关 ,其中双亲共沉默型 (W 1)和单亲表达沉默型 (W 2 )与主穗长和单株生物产量杂种优势均呈显著正相关 ,单亲表达一致型 (W4 )与千粒重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双亲共沉默型 (W 1)和杂种特异表达型 (W 3)与根冠比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基因的差异表达与作物杂种优势的形成可能有密切关系。
王章奎倪中福孟凡荣吴利民谢晓东孙其信
关键词:杂交种亲本拔节期基因差异杂种优势
小麦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筛选和遗传背景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4
2006年
通过连续回交和单株(系)跟踪选择,培育成小麦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D2-CA8057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BC6F1)材料。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单株及不育系msD2-CA8057和恢复系遗4060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比较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到的遗传多样性集中于近等基因系与恢复系之间,而9个近等基因系单株之间及其与不育系之间的遗传背景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近等基因系C3只含一个主效恢复基因D2Rf1,该单株的自交和回交群体可望用于对该基因的精细定位。
刘立科侯宁刘建成刘根齐刘春光
关键词:近等基因系恢复基因SSR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