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71141)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舒琦瑾李萍王彬彬朱国猛潘磊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黄虫丸对Lewis肺癌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虫丸对Lewis肺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探索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根据预试结果确定高(H)、中(M)、低(S)剂量;同时设空白组和化疗组。d11处死小鼠,剖取完整肿块称重并计算抑瘤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OX-2的表达,并用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微血管生成状况。结果:实验组高(H)、中(M)、低(L)和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9.70%、38.79%、17.58%、63.64%。免疫组化法表明大黄虫丸具有抑制VEGF、COX-2表达的作用,同时降低肿瘤微血管生成。结论: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及COX-2表达,降低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关。
- 李萍舒琦瑾
- 关键词:大黄虫丸肺癌VEGFCOX-2微血管生成
- 大黄虫丸抑制小鼠Lewis肺癌及其机理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瘤体大小、生存期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影响的观察,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据预试验结果确定高(H)、中(M)、低(L)剂量分别为0.18g/mL、0.09g/mL、0.045g/mL,以每只0.2mL灌胃10天;空白组小鼠以NS0.2mL灌胃10天;化疗组以50mg/kg CTX于第1天予腹腔给药。第11天处死小鼠,剖取完整肿块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以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的表达量。结果:①实验组高(H)、中(M)、低(L)和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9.70%、38.79%、17.58%、63.64%。实验高(H)、中(M)组与空白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L)与空白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M)、化疗组生存期分别为(19.14±0.77)、(19.80±0.75)天,显著长于空白组的(14.50±0.76)天(P<0.05);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2.00%、36.56%,但实验组(M)与化疗组在生命延长作用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③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大黄虫丸具有下调荷Lewis肺癌小鼠COX-2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实验组(M)作用最明显。结论: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蛋白表达有关。
- 舒琦瑾李萍王彬彬朱国猛
- 关键词:LEWIS肺癌抑瘤率环氧化物酶2
- 大黄虫丸对小鼠Lewis肺癌CD44、VEGF及转移抑制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虫丸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黏附因子(CD4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移抑制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肿瘤转移的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根据预试结果确定高(H)、中(M)、低(S)剂量分别为0.18、0.09、0.045g/ml,以每只0.2ml灌胃10d;空白组小鼠以NS0.2ml灌胃10d;化疗组以50mg/kg CTX于第1d予腹腔给药。第11d处死小鼠,肺玻片压片法观察肺表面的转移灶结节并计数。以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测定CD44的活性,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机制及作用靶点。结果:实验组高(H)、中(M)、低(L)剂量组和化疗组肺自发转移抑制率分别为57.44%、55.32%、38.72%、60.00%。CD44值分别为(0.59±0.86)、(0.21±0.28)、(0.33±0.31)、(1.88±1.36)实验组(M)低于空白组(M)及化疗组(P<0.05)。实验组(M)与空白组比,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黄虫丸降低C57BL小鼠Lewis肺癌肺转移发生率,实验组(M)作用明显。实验组(M)还具有抑制C57BL小鼠Lewis肺癌CD44活性,下调C57BL小鼠Lewis肺癌VEGF表达的作用。
- 舒琦瑾潘磊李萍
- 关键词:大黄[庶虫]虫丸肺癌细胞黏附因子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