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3014)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5
相关作者:马锦龙王金荣曾亮成志雁樊小龙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成矿
  • 4篇同位素
  • 4篇金矿
  • 3篇盆地
  • 3篇流体
  • 3篇矿床
  • 3篇成矿流体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期次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西秦岭
  • 2篇稀有气体
  • 2篇稀有气体同位...
  • 2篇矿物
  • 2篇化石
  • 2篇阿拉善地块
  • 2篇埃达克岩
  • 2篇柴达木盆地
  • 2篇成矿年代

机构

  • 15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克拉玛依职业...
  • 1篇中国石油
  • 1篇甘肃省地质矿...

作者

  • 10篇马锦龙
  • 5篇王金荣
  • 5篇曾亮
  • 5篇成志雁
  • 4篇余平辉
  • 4篇樊小龙
  • 3篇刘开君
  • 2篇刘昆鑫
  • 2篇翟新伟
  • 2篇潘星
  • 1篇李智勇
  • 1篇张世铭
  • 1篇杨平
  • 1篇何彦彬
  • 1篇贾志磊
  • 1篇赵磊
  • 1篇蒋国豪
  • 1篇黄成刚
  • 1篇张伟
  • 1篇王淑华

传媒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黄金科学技术
  • 2篇岩石学报
  • 1篇黄金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甘肃地质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秦岭不同矿带金矿床成矿流体及其物质来源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西秦岭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为了探讨不同源区参与成矿的程度,对该区3个成矿亚带19个典型金矿床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及H、O、C、S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西秦岭地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具有中低压、中低温和低盐度的特征,成矿物质为岩浆和沉积岩中碳酸盐岩的混合来源。西秦岭地区3个成矿亚带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自南向北其矿源具有从以混合来源为主向沉积来源过渡的趋势。
刘开君樊小龙余平辉曾亮成志雁马锦龙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新疆西准噶尔发现早泥盆世埃达克岩:大地构造及成矿意义被引量:34
2013年
新疆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Boshchekul-Chingiz)岩浆弧南缘,额敏县东南约100km的阿克乔克含铜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其锆石U-Pb年龄为410.5±2.9Ma,形成于泥盆世早期。岩石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SiO2含量在61%~66%之间,具高Al(Al2O3=15.67%~16.87%)、Sr(475×10-6~879×10-6)及高Sr/Y比值(36~77),低Y(9.87×10-6~14.46×10-6)、Yb(0.96×10-6~1.49×10-6),富钠贫钾(Na2O=4.25%~5.58%,K2O=2.26%~3.27%,Na2O/K2O=1.40~2.47),MgO=1.51%~2.58%,Mg#=41~48,并显示富集强不相容元素(Ba、Rb、Sr、Th、U)和LREE,(La/Yb)N=6.0~10.2,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Y/Yb=10,无Eu异常(Eu/Eu*≈1.0)和HREE呈平坦型的配分特点,以及与环太平洋新生代埃达克岩相当的Rb/Sr(0.04~0.07)和La/Ce(0.42~0.51)比值,但偏低的Nb/U比值可能与俯冲沉积物加入有关。阿克乔克花岗闪长岩及花岗闪长斑岩是早泥盆世早期库吉拜-和布克赛尔(Kujibai-Hebukesaier)及洪古勒楞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大洋向南俯冲的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残留相主要为角闪石+辉石+石榴石,源岩应为石榴角闪岩;阿克乔克早泥盆世埃达克岩及谢米斯台-赛尔山晚志留世-早泥盆世A-型花岗岩(422~405Ma,Chenetal.,2010)构造岩浆岩带可东延至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之北的岛弧带,构成一条贯穿东、西准噶尔北部的巨型构造带;阿克乔克埃达克岩伴有斑岩型Cu成矿作用,因此,在东、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达拉特-巴依塔格巨型岩浆弧带有可能存在与埃达克岩有关的Cu-Au矿带。
王金荣贾志磊李泰德马锦龙赵磊何彦彬张伟刘昆鑫
关键词:埃达克岩早泥盆世西准噶尔
塔里木盆地西缘晚古生代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采集于塔里木盆地西缘哈拉奇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遗迹化石的分析鉴定,共识别出遗迹化石8属10种和1个遗迹相.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组建了3个遗迹组,并在遗迹化石基础上结合岩性、古地理环境等特征对研究区沉积环境变迁作了讨论,认为研究区晚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次海水进退循环,泥盆纪-石炭纪总体海水侵进,沉积环境由滨海逐渐演变为开阔台地,砂泥质沉积发育;二叠纪经历了海退-海进-再次海退的过程,沉积环境依次为滨海-台地边缘斜坡-滞留海湾,碳酸盐沉积发育.这些研究对进一步认识研究区古生物面貌,进而恢复古环境、古生态有重要意义.
成志雁刘开君曾亮杨平石满乾马锦龙
关键词:遗迹化石沉积环境晚古生代塔里木盆地
湖相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其储集性被引量:1
2016年
湖相白云岩的成岩作用是非常规油气储层中非常活跃的话题,其成因模式以及储集性的研究对以碳酸盐岩为储层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前人关于湖相碳酸盐岩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以下几点:湖相白云岩成因模式主要有原生生物成因、准同生成因以及热液成因;湖相白云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以生物体腔孔为代表的原生孔、酸性流体作用下形成的溶蚀孔洞、白云石化作用或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晶间孔以及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裂缝等4大类;其物性和孔隙结构分别受控于沉积环境及生物种类、酸性流体的溶蚀能力、白云岩化模式以及构造活动强度和岩石脆性等。以上研究成果可为湖相碳酸盐岩,乃至其他成因的碳酸盐岩物性影响因素以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潘星王海琦潘晓青
关键词:储集空间类型
阿拉善右旗腰泉片麻状花岗岩年代学及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阿拉善地块西以阿尔金断裂与塔里木板块相接,北望中亚造山带,南邻祁连造山带。本区由北向南存在两条重要的边界断裂带,即阿拉善北缘断裂带(或称巴丹吉林断裂带)和乌套海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乌套海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为界,将阿拉善地块划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区[1?5]。阿拉善地块古元古代构造层形成于裂谷型海盆环境,该构造层主要由龙首山群组成,经吕梁运动固结形成本区褶皱基底[6]。中元古代变质地层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元古代太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其上部被古生界震旦系以角度不整合所覆盖[7?8]。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恩格尔乌苏及霍尔森查干楚鲁蛇绿岩带分别代表的古大洋及弧后盆地相继闭合碰撞,结束了古亚洲大洋的演化历史,其形成的构造格架一直延续至今。阿拉善地块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块体,最近有学者基于其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性质的研究,认为阿拉善地块可能不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4,9],或认为与塔里木地块一同构成独特的“西域板块”[10]。
刘昆鑫王金荣赵斌斌翟新伟代俊峰
关键词:片麻状花岗岩年代学阿拉善地块北缘断裂带角度不整合古元古代
山东地区新生代不同类型幔源样品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与成因被引量:2
2013年
稀有气体是地球流体源区信息的有效示踪剂。利用热熔融法对山东地区幔源巨晶、包体全岩及其单矿物以及寄主玄武岩等幔源样品中稀有气体的测试表明,不同类型样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别是He同位素比值差异明显。巨晶和包体单矿物中的n(3He)/n(4He)值分别为0.87~11.31Ra、0.911~10.11Ra,均值分别为6.1Ra和3.73Ra,主体介于地幔—大气—地壳源区之间;包体全岩中n(3He)/n(4He)值0.19~2.30Ra(均值为1.05Ra),且均低于相应单矿物中该比值;而玄武岩中n(3He)/n(4He)值全为10-8数量级,与地壳均值无异。各类幔源样品中n(40Ar)/n(36Ar)值无明显差异,介于296.4~864.3,高于大气但远低于典型地幔值。所获有限数据中,不同类型样品中n(20Ne)/n(22Ne)值均高于大气,具幔源特征,其中包体全岩及其单矿物n(20Ne)/n(22Ne)值分别为10.19~12.42和10.55~11.80,无明显差异;玄武岩中该值介于11.07~13.10,总体高于包体全岩及其单矿物。上述比值特征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类型幔源样品各自不同的成因和演化特征:巨晶和包体单矿物中的轻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主要反映了由于古板块俯冲所导致的岩浆源区地幔—大气/地壳的混合特征,个别样品中可能存在宇宙成因3He;除单矿物中所体现的源区混合特征外,包体全岩还存在放射成因4He;而玄武岩在喷出地表后丢失大量地幔稀有气体信息,其同位素组成主要体现了放射成因4He的影响。
曾亮成志雁也尔哈那提.黑扎提马锦龙
关键词:幔源岩稀有气体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地区N_2~1储层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地区主要目的层N21为滨浅湖相沉积,粒度较细,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以及细砂岩为主;通过岩石薄片偏光显微镜观察、常规物性测试、毛管压力分析等一系列微观储层地质实验研究,并结合岩心观察、宏观沉积相展布研究可以得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10%左右,渗透率(0.1~10)×10-3μm2,为"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岩石孔喉半径较小,但连通性较好;储层质量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两大因素。滨浅湖沉积和远距离搬运致使岩石主要由细粒沉积物组成,在湖泊作用的不断筛选和分异下岩石的碎屑颗粒分选、磨圆普遍较好,较多的刚性颗粒组成和早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岩石的抗压实能力。
潘星黄成刚景茜张世铭李智勇米海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储层评价压实作用
甘肃岷县寨上金矿成矿年代及矿床成因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寨上金矿位于西秦岭大规模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地之中,是近二十年来探获的又一超大型金矿。通过对寨上金矿的6件矿石样品中的载金矿物黄铁矿进行Rb、Sr、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Rb-Sr、Re-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3±10Ma、273Ma±22Ma。该数据大于前人所获的二期成矿阶段年龄,在西秦岭已探明的金矿床中尚无报道,反映了寨上金矿更早一期的成矿年龄为273Ma,这也为该区域寻找金矿床拓宽了时间轴。Sr、Os、S同位素及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寨上金矿成矿物质为深源与壳源物质的混合。二叠纪时位于岷礼前陆盆地的吴家山隆起经历了强烈的隆升延展作用,岩浆热液沿断裂通道上升到有较高Au背景值盆地中的褶皱带,使地层中的Au活化富集,在构造有利部位卸载成矿,形成早期寨上金矿床,后期钨矿化及金矿化叠加在早期金矿床之上。寨上金矿第一期金成矿的年龄在时空上与阿尼玛卿洋盆闭合、共和坳拉谷俯冲碰撞、江里沟及中川喜马拉雅型岩体的侵入时间基本吻合,符合“地壳加厚有利于形成金矿床及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与金矿关系密切”的结论,对在该区域寻找同时代金矿床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王宇昊杜志伟焦学尧马锦龙
关键词:寨上金矿成矿年代成矿期次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
西秦岭金矿床成矿年代和成矿期次划分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对西秦岭金矿床成矿年代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将本区的金矿床年代数据划分为245~225 Ma、220~190 Ma、170 Ma±、135~110 Ma、75~45 Ma 5组。结合区域内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将金矿床划分了4个成矿期:印支期末—燕山初期(245~225 Ma),金矿化的初始富集阶段之一;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期(220~190 Ma,170 Ma±),西秦岭金成矿的主要形成时期;燕山晚期(135~110 Ma),再次(叠加)成矿阶段;喜马拉雅期热液活动对金矿床的影响。对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获得的年代学数据与前人数据对比,从而排除不确定性,精确地划分金矿成矿期次,能为金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和远景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成志雁刘开君余平辉樊小龙曾亮马锦龙
关键词:西秦岭金矿床成矿时代成矿期次
Late Paleozoic-Early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granitoid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Alxa, Western China
2018年
The Paleo-Asian Ocean (Southern Mongolian Ocean) ophiolitic belts and massive granitoids are exposed in the Alxa block, in response to oceanic subduction processes. In this work, we report petrographic, geochem- ical, and zircon U-Pb age data of some granitoid intrusions from the northern Alxa. Zircon U-Pb dating for the quartz diorite, tonalite, monzogranite, and biotite granite yielded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s o f 302 ±9.2 Ma, 246.5±54.6 Ma, 235±4.4 Ma, and 229.5±5.6 Ma, respectively. The quartz diorites (-302 Ma) exhibit geochemical similarities to adakites, likely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initially subducted Chaganchulu back-arc oceanic slab. The tonalites (-246.5 Ma) display geochemical affinities of I-type granites. They were probably derived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odified lithospheric mantle-derived basaltic magmas in a volcanic arc setting. The monzo- granites (-235 Ma)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A1203, but high Y and Yb with notab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In contrast, the biotite granites (-229.5 Ma) show high A1203 but low Y and Yb with steep HREE patterns and the absence of negative Eu anomalies. Elemental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biotite granites were likely derived from a thickened lower crust, but the monzogranites originated from a thin crust. Our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initial subduction of the Chaganchulu oceanic slab towards the Alxa block occurred at - 302 Ma. This subduction process continued to the Early Triassic (-246 Ma) and the basin was finally closed before the Middle Triassic (-235 Ma). Subsequently, the break-off of the subducted slab triggered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240-230 Ma).
Xin SHAJinrong WANGWanfeng CHENZheng LIUXinwei ZHAIJinlong MAShuhua WANG
关键词:GRANIT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